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书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争议较大的著作,古今学人毁之者众,誉之者寡。如果真正冷静地分析、客观地评价,就会发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字书。不论编排体例,还是对文字形、音、义的探讨,它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它打破了《说文解字》“据形系联”的文字编排体例。按照字的意义类别把所收的字分为九类;它较早地引用铜器铭文考证文字,较早地从理论上倡导“因声以求义”等。《六书故》以前的字书,对词义的研究约可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分析文字形体入手,进而说明文字的本义,如《说文》;另一是仅仅罗列  相似文献   

2.
历代史志目录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首次对“小说”进行相关记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这一“源”对后世子部小说这一“流”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后世子部小说的选材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思想三方面。《汉书·艺文志》还在小说观方面确立了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实录精神;二为“君子弗为”与“一言可采”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屈赋标题论     
《诗经》的标题比较随意,大多从诗歌的第一句里摘取二、三个字作为篇名,并没有别意。如《关雎》来自“关关雎鸠”,《江有汜》来自“江有汜,之子归”。而《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则较《诗经》有了很大进步。“内七篇都是特立题目,后做文字”,外篇十五“其命题但取篇首两字”(宣颖《南华经解·庄解小言》)。就是说《庄子》的命题除继承  相似文献   

4.
《阅读》2008,(9):6-8
罗尔德·达尔,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一位了不起的童话魔术师。在他的笔下,诞生了《好心眼儿巨人》《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女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许许多多让全世界的孩子们痴迷疯狂的经典童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六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作品中的人物已成为许多电影、电视连续剧、音乐和诗歌的创作源泉。达尔曾经说过:“我热衷于教孩子们学会读书,使他们对书感到惬意而不是畏惧。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让人受益无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神奇和魔力吧!  相似文献   

5.
忠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核心。忠义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的重要思想,但两部小说中的侧重点不同,《三国演义》侧重“义”,《水浒传》强调“忠”。“义”在《三国演义》和“忠”在《水浒传》中都具有复杂内涵,且两部小说中“忠”与“义”的思想倾向对形象塑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生命最有意义的主题,也是文学最为普遍的主题。当我读到帕斯的《双重火焰:爱与欲》(蒋显璟、真漫亚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不禁被清晰透彻的剖析所吸引,感受到这是一部精彩的“西方文学的爱情主题学”。 《双重火焰:爱与欲》是帕斯于 1993年出版的一本散文论著,他用优美流畅的、诗歌般的语言论述了他一生对爱情的哲学化诗学思考,用各个时期的文学为例清晰地勾画出爱情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这实际上描述了西方文学爱情主题的发生发展史。他认为文学与爱情具有天然的联系,他说:“色欲是肉体之诗,…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被一些舆论捧为“文坛奇才怪才”,他的《废都》被赞为“使沉寂多年的文坛惊起阵阵狂涛巨澜”,是“当代《红楼梦》”;吹捧书中性交写真是“惊世骇俗,现当代史无前例”,“性描写是《废都》的真正成功.”是作品主人公庄之蝶对“美的事物”的追求.舆论把一部《废都》连同其作者“炒”得火爆火热,于是引出了以下的一番对话.W:读了《废都》.兴奋不已.作者思想解放,不怕尊奉“万恶淫为首”的道学先生们的谴责,毅然写出了解放以来空前的第一部反映当代中国性文化的巨著,真是一个伟大的贡献!n: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全书40万字.竟有数十处赤裸裸地描写男女性交和详细描绘性欲的文字.这是哪家的“伟大的贡献”?我认为,这是败坏社会公德和社会文明的色情文化,是公开的精神污染和精神堕落!这些文字带有很大的负面效应,是地地道道的庸俗和下流!W:老兄,改革开放搞了15年了,你怎么还如此冬烘先生,思想如此保守!别忘了,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性爱是人类延续的需要,也是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性文化是人类文明不可须臾离开的.文学是人学,而人的生存与发展能离开性文化吗?《废都》敢于面对现实,用艺术形式来反映现实.好比美术创作中的裸体画一样,是高尚的艺术嘛,这有什么不对?可以断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废都》;作者是  相似文献   

8.
校点本《隋书·琉球传》有一处标点有误:“多斗镂树,似桔而叶密,条纤如发,然下垂。”以“发”字断开,“然下垂”,与上句文意不连。“然”为转折连词。发之下垂,何用转折? 查《隋书》这段文字,移植于《北史》、《通典》、《寰宇记》等书,这句话都做了小小的改动。《北史》换“然”字为“之”字,校点本这句话中间不断开,成为“条纤如发之下垂”使文气贯通。而《通典》和《寰宇记》的处理办法,均是在“然”字前加一“纷”字,成为“条纤如发纷然下垂”,也使文字顺畅了。  相似文献   

9.
"情兼雅怨"是钟嵘《诗品》中评价曹植诗歌的重要特征,也是他品评其它诗人的一个重要标准,"雅"与"怨"两个美学概念是《诗品》中的诗学理论的两极,本文试从这两方面作切入点,从《诗品》对具体作家与诗歌作品的评述中分析概括钟嵘"情兼雅怨"中"雅"与"怨"的内涵、内容、形式和艺术效果等各方面的理论体系,来探索《诗品》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布莱克的诗歌《天真之兆》(Auguries of Innocence)中“沙”意象的形成与他所处时代的科学革命与社会革命密不可分.对诗中“沙”意象的解析须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视角同时进行——不仅要从“自然”的视角出发,透视“沙”意象所代表的“微”与“宏”的对立统一;还须从“社会”的视角出发,解读“卑”与“尊”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的这部《诗论》中,作者对诗的节奏、音律、韵律等因素极为重视,他将诗歌起源、诗的本质等问题用音乐性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探讨,把音律节奏看作是组成诗歌思想情趣的天然特征且对其加以强调。本文从音律是诗歌的命脉、音律是区分诗与散文的重要标志以及音律的艺术功用这三方面简要的论述了音律节奏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色的贵州西部山地,不仅养育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同胞,同时也养育了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作家们,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这种充满独特魅力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之下,作家笔下的世界自然就展现出神奇的生活画面,为人们掀开了生活在大山深处的高原山民神秘的一角。在这一群跋涉者中,金永福数十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以他的生命,以他的悟性感知着这个世界,描绘着这个世界,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半边户》、《挂职》;两部中篇小说集——《汉子》、《匪女恩仇》;一部短篇小说集——《喜鹊》及一系列报告文学。他的这些作品虽然说称不上史诗性的画卷,却于无  相似文献   

13.
(一) “奇正”,本是兵家术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奇正”应用到文学理论批评领域,赋予它以丰富的内涵,使它成为《文心雕龙》以及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组重要概念。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虽没有辟专章论述“奇正”,但这一组概念的应用是贯串全书的。他常常用“奇正”来说明文章的某种总的特点和要求,或对文章作总的评价。例如,《正纬》篇概括儒家六经和纬书的根本区别是“经正纬奇”,《辨骚》篇说屈原的诗歌中存在着“奇”和“正”两种因素,要求人们学习屈原时要“酌奇而不失其真  相似文献   

14.
作为鲁迅的“心灵秘史”和诗化哲学,《野草》是一组由梦境笼罩着的系列组诗。它展示的是一个战士在心灵死亡阴影的威逼下彷徨回顾、不屈不挠,从生到死进而再生的心路历程。而鲁迅选择“散文诗”作为自己个体生命的符号载体,其本身就有一种冲决传统诗歌文体的叛逆性和创造性,更何况他在创作中对这个“泊来”文体进行了诸多创造性的转化和熔铸。这种文体创造性表现在文章的离奇和芜杂、隐喻的表达和象征的结构以及绘画式的视觉文字这三个方面。它不仅是鲁迅在小说中进行的文体创造的延续和深化,也显示出了现代诗歌直逼灵魂、洞悉生命的散文化趋向。其艺术精神与屈原的《离骚》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5.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是钱锺书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编选的两部诗歌选本.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两部诗歌选本在选目理路、选本特色以及选诗标准等方面表现出互异性与一致性.在选目理路上,两者都有意勾勒断代诗歌史的演进脉络;在选本特色上,两者旗鼓相当、各有千秋;在选诗标准上,两者都以艺术标准为先.在钱锺书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废名和他的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派 ,特立独行 ,他通过小说所表达的东方形态的生命智慧、创作风格以及他在作品中对中西方文学沟通的自觉实践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桥》和《莫须有先生传》都表达了废名对中国传统的“禅”文化和“妙悟”的理解与运用 ,而两部小说行文风格上的大不相同又体现了废名对“禅”认识的变化。同时莫须有先生身上那挥之不去的堂吉诃德色彩又展现了废名在中西方美学沟通上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公、颂、谷、容四字,索其本义,皆容貌也。 公,许慎《说文解字》释日:“公,平分也。从八厶,八犹背也。韩非日:背私为公。”黄约斋《字源》认为厶即是○,是一个小圈子,加八示分散,化私为公的意思。这仍不脱韩非之意。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认为,韩非《五蠹》中“自营为私,背私为公”这两句名言,“虽然两千年来信之不疑”,但“只不过是杜撰骋辩而巳”。他说,公“象双手提起一釜形的省文”。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是他闯入“五四”后文坛贡献出的两部厚重的文学精品。他的创作,本意是为了“革命”,为了救世思想的传播和一种崭新死界观及政治理念的鼓吹。他的“文学”才能多半是天赋的。他是一个政治和文学的混血儿,其两面无法分离:离开了政治,文学的瞿秋白就不可能在历史上完整地站立起来;而离开了文学,瞿秋白的政治形象是苍白、孤单,缺乏历史与人格魅力的。瞿秋白一生的事业进步是与新俄国紧紧捆在一起的,他选择走俄国道路,进入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事业是历史的选择。在介绍新俄、学习新俄、实行新俄这个大事业上,他是成功的一位。从文学视角披览其两部散文精品,让人最多感慨的是他一颗热血澎湃的赤心以及他展示这颗赤心的勇气与真诚。  相似文献   

19.
李慧 《阅读》2015,(14):6-8
叮当的话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如果童年的岁月真有一条河陪伴,哪怕只是一条小小的河,那必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河田半会发生多少故事呢?在摘获国际诗歌大奖——“斯梅德雷沃城堡金钥匙奖”之后,诗人赵丽宏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儿童小说:《童年河》。他用诗人的情怀,用散文家的语言,娓娓述说了一段质朴的故事。因为这自然、流畅的风格,《童年河》被喜爱它的人们称作“海派《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20.
翻译诗歌难,难就难在如何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性的艺术效果完美再现。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本文通过分析唐代柳宗元的名篇《江雪》的三种英译版本对这一美学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