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统一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作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为了反对分裂国家,促进和保证国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而不是一部战争法,不是要以非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与台湾关系法》是一部“和平分离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要维持两岸“和平”。强化两岸“分离”。该法对台湾问题产生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在蒋经国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离”(一个中国);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裂”(一中一台)。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湾岛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为实现统一的关键。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用和平方式还是非和平方式,应该说港澳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即实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部具有现实可行性。为此,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港澳的回归,将出现“一国两法”等重大法律理论和现实操作的诸多问题:一、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特别行政区不但突破了单一制下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而且比许多联邦制成员国享有更多的自治权,从而影响我国现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使我国从此将变成一个带有复合制特点的单一制国家形式,形成一个“一国”、“两法”、“三系”、“四域”的新格局;二、特别行政区现行法律的取会必须遵循法律冲突原则、反殖民地统治原则、国家主权统一原则等;三、港澳回归以后应按照“一国两法”的新体制加强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建设,应注意其立法背景,解决好港澳法律本地化等问题,提出了未来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法制模式;四、”‘一国两制”成为现实后,要解决好四个异法法域与区际法律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祖国统一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愿望,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创建了现代中国统一体制,在实现港澳回归和争取解决台湾问题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关于中国统一的理论和政策。历史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统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扬中华民族全民族的爱国积极性,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相似文献   

5.
台独思潮及台独运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意识及行动,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背景。它经由台湾岛内的“本土化”运动到所谓“台湾意识,”进而异化为国家分裂主义思潮,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掩盖下,以“去中国化”为内核,通过断绝、割裂海峡两岸的历史传承和交融,从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和民众灵魂等方面,悄然影响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理念的认同和统独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祖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6.
祖国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4500我强台弱的格局没变慑力越来越强。]的合作、两岸人员的往来和科技、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陆的依赖进一步增加。大多数台湾民众主张维持两岸众对两岸关系前景的看法仍然呈现266\300)]”,众也不等于全部支持“台独”。台湾岛内仍有一支反对“台独”、反对陈水扁的力量。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要求积极发展对华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一个中国原则得到普遍认同。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对台湾问题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认识加深,…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在台湾岛内喧嚣多时的金马“小三通”正式启航,元月2日中午,金门县长陈水在率领通航访问团搭乘太武号和浯江号轮船自金门缓缓驶入厦门港,与此同时,台马轮也自马祖福澳港出发安抵福州马尾港。金马直航的一小步,能否引领两岸关系的一大步,熟悉两岸关系的人们持怀疑态度。正如台“行政院长”张俊雄所言,现行实施的“小三通”不是“大三通”,“中转”还是禁止的。事实上,与岛内大肆炒作“小三通”相比,祖国大陆表现出冷静的态度,甚至不使用“小三通”这种提法,因为台湾当局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两岸民众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直是台湾问题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在政治上表现为注重发展美台实质关系,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经济上密切合作,以经促政,以台制华;军事上强调对台安全承诺;扩大对台军售。虽然今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干预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在增加,但受中国因素,国际环境因素等的制约,其影响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受限,美台关系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清廷对台湾“番民”实行“弃”和“剿”的消极政策,从而使得台湾岛内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刘铭传为了促进了台湾岛内的民族融合和加强对“番地”的管理,便实行了“以抚为主,攻心为上”的“抚番”政策。由于刘铭传“抚番”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终于将台湾的全部“生番”归化,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说“秀”     
“秀”是时下颇为流行的一个字眼儿.由它衍生出的大批“秀”族词,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秀”由英“show”音译而来,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出现于台湾,在港澳被写作“骚”。台湾和港澳都有大批“秀”族词和“骚”族词。在汉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