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的妈妈     
有一个人,她无私地给了我生命;有一个人,她无条件地向我倾注爱;有一个人,她永远地包容着我。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生了我,养育我,爱着我十二年的伟大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我是在满七十五周岁的第二天开始动笔写这本书的。说“动笔”,确是写实,因为我不会用电脑写作,只能很笨地用笔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甚至连大段引文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录。这样写了两年多。到了这个年龄,为什么还要这样自讨苦吃?从个人来说,大概有几个原因:第一,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里,我生活了超过七十年。  相似文献   

3.
佚名 《高中生》2008,(2):60-60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我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里,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3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考上大学。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那  相似文献   

4.
我的大学梦     
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十二年寒窗,就是为了一个梦,那就是我的大学梦。大学是一个梦,考进复旦大学更是一个需要我不懈努力地追求的梦。我觉得我一出生就与复旦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我生在一个复旦世家中。我父亲在复旦大学本、硕连读,我母亲也毕业于复旦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里,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我的情况更特殊,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带大的。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  相似文献   

6.
正一年时间能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许多人问过我,我也问过很多人。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我认识一个演员,几经受挫,她决定苦练英语口语。闭关前她问我,如果每天都学英语,坚持三个月,能不能学好?我说,不能,时间太短。她又问:半年呢?我有些犹豫地点点头。她继续问:如果一年呢?我使劲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7.
品德无价     
那是2003年深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对我作访谈的那期节目播出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和家人从一个小饭店用完餐起身出来,忽然背后有人把我叫住。是一个中年人,很诚恳的样子。我习惯性地掏出笔来,想当然地以为他是想让我签个名,或者会当着面颂扬我所  相似文献   

8.
师恩难忘     
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的入学考试是在1977年的秋天进行的。下过乡、上过两年中师的我,在选择报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开封师院中文系。因为这是一个大师云集而颇负盛名的地方,是我心目中一个神圣的学术殿堂。当我在次年3月如愿以偿地来到开封师院读书时,并没有意  相似文献   

9.
品德无价     
那是2003年深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对我作访谈的那期节目播出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和家人从一个小饭店用完餐起身出来,忽然背后有人把我叫住。是一个中年人,很诚恳的样子。我习惯性地掏出笔来,想当然地以为他是想让我签个名,或者会当着面颂扬我所配的某个角色,  相似文献   

10.
我的初小四年,是在母亲的教诲中读完的。母亲是共和国的第一批小学教师,也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那时候的小学六年分成两段,前四年叫初小,后两年叫高小。初小四年,我随母亲换了五所学校,几乎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就要换一个地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前的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但竞争是残酷的,同学们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地苦战,在学习成绩上你追我赶。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我很清楚,巨大的精神压力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我家离校不远,她就跟老师说情,说寝室里吵闹,让我…  相似文献   

12.
倾斜的雨伞     
十二个春夏秋冬,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忘不了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地帮我检查作业;忘不了早上起床后妈妈摆在桌子上的热腾腾的早餐;忘不了妈妈几年如一日在教室门口耐心等待的身影……推开记忆的大门,两年前的一个下午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刚放学的我一个人无助地伫立在雨中。这时,我忽然发现一个瘦弱的身影正撑着一把伞,好像在等着谁,原来是妈妈。我立刻扑进了妈妈的怀抱里,妈妈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对我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我的身上干干的,而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结识过许许多多的人, 其中很多人给过我帮助。其中有一个给了我自信的人,使我终身难忘。 2004年6月,爸爸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作一年的访问学者。在爸爸走后的一个月, 我和妈妈也获得签证, 来到美国。不久,我就上了当地一所美国小学。第一天上学,我就没了自信,因为自己英语不行。我经常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在一起快乐地交谈、快乐地玩耍,感到很尴尬,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一年,我接受了一个新的班级。为做到学生座位搭配合理,开学第一天,我对同学们说:“大家可以自由组合选择座位,但只管一个月,一月后,座位由我重新调整。”话刚说完,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找自己想坐的座位。我两眼不停地扫视全班,发现一个男生两眼呆滞地望着别人,然后无精打采地在教室最后一排靠角落的座位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父母给了我真正的生命我出生的那一天,医生就告诉我的父母说我不可能活过当天,他们建议我的父母立即为我准备葬礼,我的父母真的为我买了棺材,买了墓地,甚至还准备了我的衣服。我活过了一天之后,他们又说我不可能活过一个星期;我活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又说我不可能活过一个月;我活过了一个月,他们又说我不可能活过一年……但三十年后,三十五年后我依然健在,而且自由自在地周游世界。  相似文献   

16.
刘丽恒 《成才之路》2009,(25):47-49
在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常会遇到让我感动的学生,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终身难忘:在2003年5月的一节高职英语课上,一名从不曾积极发言的学生在完成presentation任务的过程中,用他一个神秘的、装满各式各样汽车模型的箱子,和流利的、夹杂着许多汽车专用术语的英语。征服了全班同学,也征服了我。我当场给予他高度表扬。事后我惊奇地发现他变了,在课堂上总是热忱地听着我。看着我,积极地响应我的提问和布置的作业;他的同学也变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咨询着,查找着,练习着,  相似文献   

17.
一 “约定”的缘起 2010年秋,我接了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似乎在努力看透我;我也逐一打量着他们,努力认识每一个人。学生如此关注我,为什么不让他们写一写呢?于是,我郑重地对学生说:“你们认真观察我,我认真观察你们。一个星期后,你们写我,我写你们。咱们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谁写得像。”  相似文献   

18.
遥想2008年     
有时候,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进行一番美丽的遐想。让时间的指针飞速地旋转,眨眼间已经是2008年的一个秋天,我是一个18岁的青年。  相似文献   

19.
从1984年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在不断地回忆我过去的每一位老师,希望能从他们的身上归纳出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以指导自己去书写教育人生。后来,在与同事、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决定一个人品位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来,无论境遇如何,我都坚定不移地追求着一个崇高的目标——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几经考验,今年,当我年近花甲之时,宿愿终于实现了。三十年来,我怀着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的信念,积极热情地投身于革命洪流,无论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在平凡的学校工作中,我都毫不犹像地坚决贯彻党的指示,竭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成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