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公 《精武》2006,(1):46-47
笔者二十年前就著文介绍中国武术中罕见门派“通背合一门”之概况,近年来笔者不再闻武术界事, 惟独有关“通背合一门”的资料、讯息均悉心收集,惟恐漏失,但十九年只得一麟半爪,且只是介绍一些动作的东西。最近总算看到一篇大文、一本书。文章是发表于《精武》杂志 2004年9期的《静海武林有奇葩, 合一通背又一枝》(以下简称《静文》),作者燕野耕夫;书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通臂二十四势》  相似文献   

2.
赵伟 《精武》2006,(8):60-60
大连素有“通背拳窝”之称,习者甚众。我自幼习通背,访过很多师傅,经数年练习,成效却不大,因此非常困惑,暗想通背功夫是否失传了。后来,在《精武》杂志上见到赵宝安老师发表的系列文章,感悟颇深,于是给杂志社打电话,详细地询问赵老师的地址,遂前往访之。赵老师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赵老师为人严肃而坦诚,直指通背拳的本质而无废话。于是,我提出学艺,老师慨然应允。  相似文献   

3.
隐身技术     
一桥飞渡 《桥牌》2013,(5):62-63
门派8年大庆,掌门非常兴奋,一声令下,大队人马奔赴海南岛集合。游览了火山口地质公园,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与很多新老朋友把酒聊天,为门派的温馨而感动。  相似文献   

4.
刘敬尧 《精武》2008,(2):59-59
在2007年第10期《精武》杂志上,本人细心拜读了张方、郑启龙二位先生撰写的《内家新术在辽宁》一文,张、郑二位先生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探研了辽沈地区内家拳门派的传承,对本人启示很大。  相似文献   

5.
陈伟 《武当》2013,(1):2-F0002
徐州尚武之风兴盛,武术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是中华武术文化发祥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起源或流传于徐州民间的武术拳种有37种之多,占全国129个武术门派拳种的28.7%,是中国武术拳械门派的富集地。  相似文献   

6.
围在网中央     
M 门派列传 蓝色天空任翱翔 几大围棋网站中,弈城的门派建设相对比较成熟.新清风的门派基本上也都是弈城的老面孔,他们每天都会组织各种赛事活动,很是热闹。而TOM在建站之初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路线",各路高手纷纷登场,尽情展示自己的个人风采。TOM的各家门派创立不过半年有余的时间,但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目前被批准通过的棋友会已逾百个,令人瞠目。这其中既有其他网站的棋友会开辟新疆土,更多的是横空出世的新门派。百舸争流。一时间TOM对弈  相似文献   

7.
中国拳术种类繁多、门派林立,以少林、武当为首,以内、外两家为鸿沟,南拳、北腿、蒙古摔、太极、形意、八卦掌……可谓不一而足、举不胜举。然而,种类与门派之划分,不能损拳术真谛之分毫。拳术之名称,人皆能得而呼之;拳理之错对,非智者不能分辨。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  相似文献   

8.
一、功法概要易筋经相传为达摩所传,武侠小说将其神化为天下内功之首,现实武林中很多门派都流传有一套易筋经,名称不同、动作大同小异,功效快慢不一。特别是四川的武术门派,很重视易筋经的练习。笔者有幸拜入僧门彭元植先生嫡传弟子江少明老师门下,见识了本门所传易筋经功法,此套功法为彭元  相似文献   

9.
郑世证 《精武》2010,(3):68-69
在清朝以前,中国武功有门派之别(如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等),没有内家、外家之分。清代以后(据文字记载,应自黄宗羲始),内家、外家之说逐渐流传开来,并由此开始有了褒内家、贬外家的门派高低之争,当代武术界似乎对这种含糊不清的分类方法予以认可,并且,误认为少林武术是外家功夫的人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0.
“精武会”的两大谜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起 《精武》2007,(4):50-51
“精武会”何以不过长江?“精武会”有很多难解之谜,譬如“精武会”的分会很多,奇怪的是,却没有一家分会设在北方。“精武会”起初一直在上海活动, 1918年夏天,它才走出上海,在汉口成立了第一家分会(惟一一家跨过长江的  相似文献   

11.
网尽天下     
大逆转,徽帮又现新名人 网络围棋门派的红火一般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很多名门大派都有自己的低迷期。这和网络门派组织的松 散紧密相关,毕竟大家在现实中都还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能总在网上折腾着。而且离开网络就相隔遥远。联络 组织活动也不是那么方便。相比较之下,以地域结盟的门派交流要更密切一些,因为大家在现实中本就隔得 不远,各位会员之间也大致熟悉,他们的比赛与活动针对性就要强得多,门派内部往往是生机勃勃。 徽帮棋友会以安徽围棋爱好者为主要班底,当然也团结了全国各地的棋友。他们从不张扬,而是一步 步稳健进行着门派的建设。他们的比赛活动名目繁多,各级别棋友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这里成为真 正的棋迷乐园。  相似文献   

12.
峨嵋武术门派分类中五花八叶是一种流传很广的,也被很多峨嵋派武术文化研究者习惯采用的分类方法。本文从五花八叶的具体内容,产生的历史原因,峨嵋佛教文化史考证,峨嵋武术历史记载,明清时候四川哥老会的历史等方面对此种分类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考证,说明将峨嵋武术门派分为五花八叶的分类方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武当》2008,(11):15-27
武当内家拳法在武当道人修炼的基础上而产生,而且不断丰富和完善。元明清时期,随着武当道场的兴盛——顶峰——衰落,武当内家拳法门派拳种骤增,且由宫中流传到民间,并向全国散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挖整出29个门派,208种功法套路,呈蔚为大观之势。  相似文献   

14.
车星辰 《武当》2006,(1):30-30
武术界唯我独尊,褒己贬彼的门派陋习古已有之。时至今日,这种陋习非但不能收敛,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只要你与习武人士(包括一般的爱好者,练习者以及扬名立万的“名家”、“大师”、“掌门”等) 一打交道,这种门派陋习便会扑面而来,令你躲都躲不及。  相似文献   

15.
《电子竞技》2008,(8):72-73
备受瞩目的3D动态武侠网游大作《武林群侠传OL》精英封测已有数日,笔者有幸获得了非常珍贵的全国限量300个封测帐号中的一个。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抢先体验了一把这款武侠巅峰之作。进入游戏后,最让我关注的莫过于游戏中的各大门派和武功绝学,这是《武林群侠传OL》的亮点和精髓。游戏中共有四大门派,角色达到10级便可以选择加入。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游戏角色练到了10级,开始了与各大门派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6.
卖炭翁 《桥牌》2012,(1):43-43
自从有了互联网,牌友们就多了一个交流、练习的平台。在联众江湖里,晶莹剔透的“绿水晶”门派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特的值班制度、活跃的论坛文化、精彩纷呈的门派比赛、忠职敬业的门派领导,毫不夸张地讲:绿水晶门派是联众网络里最为成功的桥牌门派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武术门派根植并发展于社会基层,因此,礼治必然在武术门派管理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分别从礼义、礼节及礼仪三个方面,对礼治的管理作用及武术门派中的礼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礼治在由宗法制度为基础,血缘纽带为联系而形成的门派中,具有管理内部合理运作的作用;礼治具有协调武术门派间关系的作用;礼治使门派具有补充法治、维护所在一方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F0002-F0002
拳种纷纭,门派林立是传统武术一道特殊而靓丽的风景。然而,何为拳种,何为门派,却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武术拳种是在一定人群中传承,具有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拳术种类。武术门派则是以武术拳种为组带所形成的一种武术组织、由此可见,武术拳种是武术门派的载体,武术门派是武术拳种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刘瑛  邢岩 《中华武术》2006,(12):54-55
中国传统武术训练中,有许多训练手段,各门各派也各有其自家门派的训练手段,真可渭丰富多彩,因其门派所练要求不同,所以训练手段也大不相同,但总归无外乎有“功法训练”“套路练习”“拆招喂手”等四大类,而对于这四大类之训练顺序和侧重,各有不同,有的门派以“功法”为主,有的以“套路”为主,而我认为,无论什么门派以什么类别人手训练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对于“功法”“理论”“套路”“拆招喂手”等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见解,因为传统武术训练中,“功法”训练乏昧,“理论”学习之深奥难懂,“套路”学习单调重复和“拆招喂手”很苦。现代人,是少有人将它系统的学练下去的。而如果传授者在训练中正确分析和研究,将不会失去传统武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掌门人考评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门派,每个门派都有一个掌门。2005作为新奥运周期的第一年,很多事情在奥运会这一关键性战役之后飘摇落定,有了全新的格局。而这其中,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管理中心掌门人的诸多变动足以用事实彰显振荡之后“新格局”的主色调。◎发生地: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震级:八级◎中心人物:谢亚龙事件回放:2005年2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钧和局长助理崔大林及总局人事司、宣传司等工作人员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