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鹰捉鹰是自然界中的猛禽,心意拳中鹰捉即取其捉物之势,鹰之捉拿把敌抓于近处打一合劲,心意拳为短打拳,所以捉拿实战价值很大。鹰捉的双手一上一下、一前一后,有撕物之劲,恨天无把之意。落时,头、肩、肘、手扑击,威猛凌厉,加以雷声相辅,其气势如天塌落一般,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2.
鸡腿、龙身、熊膀之力,从下向上合为一个整体力,而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鹰捉则是手的上三节梢节发出的关键。拳经云:鹰有捉拿之精,起如虎扑,落如鹰捉物,手落似佛眉是也,踩者如置物足下是也,脚落如石碾物,即是落如鹰捉是也。发作要鹰捉勇猛,起手如闪电,打人如迅雷,鹰捉燕,鹞钻林,狮搏兔。起手三心相对,不动如书生,动之如龙虎。起手如箭钻,  相似文献   

3.
马雷石 《精武》2005,(12):19-21
心意六合拳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是用来练内外三合及浑身六面(上下、前后、左右)整体内劲的,始终贯穿于心意六合拳的每一把艺中。不明六艺,就无法盘出心意拳的整体爆发劲来,盘会十大真形、四把捶、十二大势也只是做做体操而已。六艺在此拳法中非常重要。六艺中每一艺以“十字手”起势,而以按把、虎扑、雷声收势,下不赘述。  相似文献   

4.
心意拳劲力来自丹田,丹田翻滚使内劲发至周身,但是丹田发劲尚须下肢配合,这就是“腿弯绷、后脚蹬、前步钉、劲力挺”。 下肢功能与丹田的对应关系 戴氏心意拳的丹田功能在于“滚”,束身进步呈倒立圆向前翻滚,展身进去呈正立圆向下倾滚,圆滚中则可身落手起束中进,身起手落展中击,俗称“阳起阴盖”。如同脚踢足球之理,踢其下半部球将顺着上旋圆  相似文献   

5.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心意六合拳内称“守洞尘技”或“守洞老技”,属于内家拳。是取鸡、熊、猴、鹰、马、鹞、燕、龙、虎、蛇十种动物形态演变而成的拳法。特点是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身成六式(鸡腿、熊膀,龙身、鹰捉、虎抱头、雷声)与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相结合,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是专门研究技击之拳术,所以心意拳择徒谨慎、门规森严,历代能得到真传者极少。  相似文献   

7.
《精武》2006,(3):20-21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身法,膀为上肢之根节,故为上肢发力之源。练熊膀必须在下三节鸡腿贯为一气而通过龙身时,经脊背过熊膀催肘至手,才能发出内劲。此为心意拳由下而中达上节节贯穿,从而发出整体内劲的不传之秘。如只有鸡腿到龙身,不经过熊膀之劲,力是无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马雷石 《精武》2006,(2):22-22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身法,膀为上肢之根节,故为上肢发力之源。练熊膀必须在下三节鸡腿贯为一气而通过龙身时,经脊背过熊膀催肘至手,才能发出内劲。此为心意拳由下而中达上节节贯穿,从而发出整体内劲的不传之秘。如只有鸡腿到龙身,不经过熊膀之劲,力是无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心意拳是以意领气,气沉丹田,以气催劲,由内催外的内功拳。练精、蓄气、养神是宗旨,强内、壮外、达意是目的。可见劲为拳之魂。气为劲之源,气是血之帅,血是气之母。以气为本则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如何调息运气? 光与气融 光与气融就是掌握练拳的宝贵时刻,把光气融入功法之中,从而增强内气强身健体。心意拳是内功拳,  相似文献   

11.
鹰形滚丹田功是心意六合拳十大行功中的一大重要功法,该功法为行桩走势,主练身形之起落劲,丹田之松沉劲,其动作沉雄彪悍,气势雄阔,集形意气劲于一体。通过习练鹰形滚丹田功,能有效强化人体筋骨的伸拔与开合力,培养和提升丹田之元气与内力,在散手搏击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现介绍如下:一、习练方法预备式:全身放松,自然站立,两眼平视前方,意守丹田。左脚向左移半步,两脚间距与肩同宽,双手由两侧(掌心向上)慢慢向上至头顶,  相似文献   

12.
李明 《武当》2013,(10):25-26
心意拳的全部动作,要求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周身协调,手法刚中寓柔,眼神集中不散,心与眼和多一明,身法完正不懈,步法快速稳定,动静相间,节奏分明,形神如一。根据以上要求,决定了它的锻炼步骤,以便逐步提高。锻炼心意拳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略有区别,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是逐步提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人之生命在气血,拳之灵魂在劲捷。劲力越丰富,拳法越有生命力。劲力越艺术,生命力越强盛。太极拳以劲力上的缠连绵柔,潇洒飘逸,风靡全球。少林拳以劲刚势猛,气势磅礴,风行大江南北。心意拳则以劲力富涵科学原理,能将精气神贯注于拳法变化之中,既富技击又可强身健体,故而为中青年所厚爱。 劲向六说 劲力即内劲之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的抽象“衍化物”,  相似文献   

14.
李洳波 《精武》2006,(1):11-13
十大形,龙、虎、猴、马、鸡、鹞、燕、蛇、熊、鹰,又谓十大真形。其意是取其十种动物的特长特技之真意,仿其灵法,取法为拳,即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捉之勇,猴有纵身之灵,马有奔腾之功,鸡有争斗之精,燕有取水之能,鹞有侧身入林之术,蛇有拔草之功,熊有沉稳之态, 鹰有捉拿之精。  相似文献   

15.
心意六合拳内养八段锦,是心意拳的上乘内功心法。此功须在六艺的基础上,以心意拳论为指导方可盘练。长盘可加速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环,从而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达到调理内养五脏六腑,以及对各种慢性病皆有一定的疗效,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日久功深,丹田气足,实战时心意一动,丹田警动,发出丹田爆发整体内劲,击人时可达一触即发,有感  相似文献   

16.
水火居士 《精武》2010,(7):28-31
心意拳的十二形,就是龙、虎、猴、马、熊、鹰、鸡、燕、鹞、蛇、鼍、[鸟台](鼍——猪婆龙、[鸟台]——兔虎子,这两形不在十形练法内)。这十二形,乃是心意拳的创作家跋涉山川考察水陆择性加猛的大动物,  相似文献   

17.
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五虎抱头,为心拳身法总体法则之一。头可领全身之劲,鸡腿、龙身、熊膀、鹰捉必须在虎抱头的领起全身之劲,才能发出心拳的整体内劲。拳经云:头颅起枕骨,讲的是在盘艺时,必须脑后枕骨上起方可领起全身之劲。但起不是僵硬的起,拳经云:软脖颈,身如碑,三  相似文献   

18.
杨天放 《武当》2013,(7):42-43
一、八卦掌技击分析(一)刚柔相济。八卦掌是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歌诀曰:刚在先兮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稳扬。用刚劲之先必须隐含柔劲,此谓"刚中寓柔";在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刚劲为后备,此谓"柔中寓刚"。攻与守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当对方用柔劲时,我则以刚劲对付;对方用刚劲时,我就用柔劲吸腰稳步而化之,进而击之。(二)整劲击人。八卦掌击人用的是整劲。这个整劲是从根节而出,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  相似文献   

19.
刘俊峰 《中华武术》2001,(11):29-29
练过形意拳的人大都知道形意拳劲的核心就是“钻翻”劲,练好鹰捉正是掌握“钻翻”劲最好的一趟拳,是向更深层技术进军的必经之路。五行拳、十二形拳,虽劲路各有特点,但练哪趟拳也不如练鹰捉对掌握“钻翻”劲的效果明显。因此,鹰捉被视为开启形意拳奥秘之门的钥匙,被称为形意母拳。  相似文献   

20.
(一)心意六合劲 心意六合拳要求身成“六式”: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鸡、龙、熊、鹰、虎、雷,为心意六合拳之身法,拳技运行六形合为一体。强调内、外三合,六百一致。盘拳练艺,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 (二)心意之阴阳劲 心意六合拳在发力劲道上其理深奥,融道学、阴阳学、生理学、力学为一体。盘拳练艺,刚柔相济,发招技击,内外合一。心为技艺之体、技艺为心之用。心欲动周身俱动,意欲发视谁谁惊。其劲力的产生和击发之道,概略为蓄之中节、固之根节、达之梢节。集蹲、涮、摇、拧、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