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琴 《语文天地》2012,(12):27-28
《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写于1987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笔疏朗清淡,诙谐幽默,寥寥几件事就勾勒出一位别具个性的教授形象。有人说: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酒是需要细品才能体味出其芳醇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一、初读感知 师: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67岁的汪曾祺在金先生去世后为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着汪曾祺的回忆走进金岳霖先生的人生世界。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超脱了儒家传统文化习气,上接魏晋士人风度,造就了汪氏散文人物的别样风采,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意蕴.本文以《金岳霖先生》为例,分别从他记叙人物之魏晋风度的四个方面,探索汪曾祺《金岳霖先生》及其记人散文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培育 《教育》2011,(26):49-50
1987年,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个颇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金岳霖先生》的文章,在知识界引起了反响,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金岳霖热。据说,这篇文章还收入了中学课本。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说,他和王浩是好朋友,"相当熟",王浩是国际知名学者,而他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岳霖的"。接着,汪曾祺发表了  相似文献   

5.
更正     
<正>本刊2014年第2期《文本阅读,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一文,所引课例中提及汪曾祺写作《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时"已经80岁"。事实上,《金岳霖先生》文末标注文章写于"1987年2月23日",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汪曾祺先生出生于1920年,如此推算,写作《金岳霖先生》一文时作者应为"67岁"或"近70岁"。特此勘误,并向读者表示歉意,同时向来信指正的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缪真义老师表达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一册《金岳霖先生》一文,为汪曾祺先生所著。文中介绍了金岳霖先生教书及生活中的一些奇闻轶事,但我认为这还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浓厚兴趣,或者说还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金先生的情况。如果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先从人格魅力的角度全面介绍金先生的情况,能更好收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受到深刻思想教育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品味细节,准确把握金岳霖先生纯真率性的性格特征,鉴赏细节描写和以点带面的手法. 2.鉴赏“闲笔”,领会作者复杂的写作意图,感受“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收入了汪曾祺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一文,课文后面的"活动体验"要求学生"说说作品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金岳霖的‘有有趣’"(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1,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也明确说:"第1段有总有领有全有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一位’,这是有全有文有的有核有心有句,其中‘有有趣’有二有字有是‘有文有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2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选录的<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写于1987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家写此文时已经67岁.有人说:读汪曾祺的作品,就像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平静地听年迈的祖父在絮絮叨叨记忆中的那些陈年往事;也有人说:汪曾祺的作品"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相似文献   

10.
正《金岳霖先生》是一篇语文平实又不乏真情的人物散文。这篇课文从内容上看,简单易懂,学生易于抓住主要人物形象。但从情感把握上看,学生易于停留在"有趣"、"好玩"的层面,不能真正品味汪曾祺先生笔下所流露的隐隐约约的"苦味"。鉴于此,本文设计"四读"引导学生理解金先生身上所凝结的"名士"精神,品味汪曾祺先生言语中的"一剂苦味"。一、一读勾形象本环节主要采取"默读",让学生初步了解金先生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特征的"怪"来串起全文,引发学生兴趣。如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二段,用一句话来勾勒一下先生的  相似文献   

11.
正《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的一篇课文。该文是作家汪曾祺以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对另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泰斗级人物——金岳霖的精神关爱和深深的怀念,浅白平实的文字背后隐含着一种淡淡的人生况味。在教学之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90%的学生在预习文本之后,只是简单地认为金岳霖是个有趣、好玩的人。这也难怪,学生的阅历有限,生活大都很幸福,因此难以体会金岳霖先生"有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中国哲学第一人”的学问大家金岳霖先生,知识渊博,学贯中西,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有趣”的人。汪曾祺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写了这位“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被选人苏教版高一第二册。这篇文章写了金岳霖教授许多“有趣”的方面,读来令人捧腹。“有趣”是解读全文的关键词,也是通向金岳霖先生内心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正>《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为金岳霖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语言平淡质朴,充分体现了汪氏散文风格: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这个"味道"的品读过程,就是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促进思维提升和发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汪曾祺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之第四专题中,是一篇自读课文,同时收录在长春版义务教育国标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文章浅显晓畅,初读感觉语言平易、手法平实、感情平淡。作者就用聊天的方式随便、轻松、真实地讲述着金老先生的故事。很多教师将教学定位在欣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细节美,通过细节分析金先生的有趣、天真的个性。然而汪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苦心经营的随便"。这句话是说小说的,但于他的散文创作也  相似文献   

15.
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金岳霖先生》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背景《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模块中"一花一世界"专题的一篇耐人寻味的写人叙事性散文。语言平实而有韵味、文字简练而不事夸张,每每读来,都掩卷而思,回味无穷。然而,作为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在预习文章时大都只停留在简单的浏览上,对金岳霖先生的认识也较为表面化,只停留在"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认识上,觉得文章写得也很平常。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读到汪曾祺的一篇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写作上深受老师的影响。在这篇散文中,汪曾祺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回忆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教书的点点滴滴,其中对老师是如何教学生创作的,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介绍。读完全文,禁不住感慨:沈从文先生不愧为一代宗师,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深谙作文教学之道。他的许多做法,对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依然有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该文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的教学为例,从让学生参与课堂预设、让教师主导课堂预设、让师生在合作探究中促进课堂生成三个方面就阅读有效教学作初步的探讨,以寻求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身边,活动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活泼有趣,有的严肃拘谨,有的热情开朗,有的老实木讷……不论是谁,都是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一个优秀的作家,总能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把它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下面这篇由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写的文章,可以说就是这方面的典范。通过细细品读,我们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金岳霖先生的音容笑貌,还能学到不少写人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的小说以“闲美”著称,读他的小说如在丛林中徘徊漫步,惬意无比。他善用“闲笔”,自然天成,别有一番情味和意蕴。譬如汪老的《金岳霖先生》,这是一篇十分寻常的回忆性散文,但由于闲笔的运用,使散文旁辟小径,曲径通幽,尽显自然洒脱的“散”文之美。请看课堂上关于“闲笔”探讨的四个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