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家举荐“儿童的眼里有一汪鲜洁的清泉,期待着教师精心的呵护;儿童的心灵是一方纯真的世界,渴望着教师真情的引导。”在刘小杰老师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时又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在语文教学中,她满腔热情地点燃孩子们心灵的智慧之火,精心地呵护着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灿烂的、充满情趣的语文世界。——儿童的语文应该是儿童自己亲历的体验。在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刘小杰老师深切体会到,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眼里有一汪鲜活的清泉,期待着教师精心的呵护;儿童的心灵是一方纯真的净土,渴望着教师真情的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进行的童话般的幻想,体现儿童精神的个性化表达,都隐藏着创造的萌芽,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这样的萌芽,不应轻易地否定,而应积极地给予肯定,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自由的、个性的、创造性的课堂。一、缘由:基于儿童,构建儿童精神的语文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世界,一个不断生长着的世界;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言语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不同于尚未长大的成人,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自有儿童的成长方式,儿童教育需要儿童的方式,我们的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一、呵护童心,让孩子享受自在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世界,他们用他们的眼光、思维对世界进行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作为启蒙老师,必须永葆一颗不老的童心,与其同行,一起感受阳光的明媚,一起承受风雨的侵袭,才会让孩子们打开心门,得到孩子们的完全信任。  相似文献   

5.
<正>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表达着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的精神本质。既是儿童天性具有的本质,又是儿童文化的展示,它与儿童富有幻想的天性相契合。我们的语文童话教学在很多时候没有去更深地理解儿童内心,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去发现孩子们真正的需要。因此,我觉得必须真正走进儿童的童话世界去了解和呵护他们,去感受他们的需要,聆听他们内心世界的呼唤,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并从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有诗人的敏感和孩童的视角,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仅在于教师才情的展示,更在于对孩子们的生命个性的呵护与培育,以最简单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用儿童的视角解读它,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因此,教师的高雅气质与童心本质在课堂中要充分融合,高雅气质中见童趣。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把握孩子们的心灵发展。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通过课文的内容来鼓励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在文中结合具体的实例就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温暖学生的心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我省第一家省级特奥运动培训基地,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爱说爱笑、美丽优雅的体育老师。特奥会赛场上,她是智障孩子心中的金牌教练;日常训练中,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妈妈”。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微笑和爱心精心呵护着智障儿童的心灵,并用辛劳的汗水换来了智障儿童脸上自信的笑容。她就是“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高玲玲。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1课 设计理念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要用小学语文来呵护儿童的生命发展,润泽儿童的精神世界。"神话故事《沉香救母》中那神奇的人物,神奇的力量,神秘的色彩,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与逻辑而言,应该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的身心敏感而脆弱,需要关心、呵护.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让你因此而走进儿童心灵,因为这是心灵对话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刘桢 《湖南教育》2005,(10):18-18
如何尊重孩子们的感受与体验、需求和愿望,更好地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心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与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学生缔造一个与他们的生活、情感、需要息息相关的美术空间,这是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每位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一、注重少儿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呵护兴趣是行动的先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注意对儿童美术兴趣的培养,按照儿童心理特征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一堂《献给妈妈的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充满激情地进行了一系列美术活动。教师首先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笔者有幸作为一名志愿者奔赴四川,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心理援助。灾后孩子们的心理表现出发呆、麻木、忧郁等诸多不良现象,所以回归正常化、正规化同时要学会灵活变通是帮助孩子们建立安全感最好的方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要做的就是用音乐呵护灾后儿童稚嫩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让语文教学更美丽。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广西教育》2013,(45):78-78
有人说,语文课堂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笔者对此颇有同感。没有哪门学科能像语文那样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也没有哪门学科能像语文那样魅力四射,感人肺腑……语文课堂因为儿童的参与而充满灵性,因此,只有灵活而巧妙地处理好语文课堂与儿童个体的关系,正确而科学地定位好儿童个体在语文课堂中的位置,让语文走进儿童的心田、拨动儿童的心弦、滋润儿童的心灵,才能真正让童心在语文课堂中飞扬。  相似文献   

15.
饶宇 《早期教育》2010,(10):19-19
近日来.在幼儿教育优秀教育随笔评选活动中,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有幸阅读了近百篇来自全市教学一线教师撰写的教育随笔,这些“随笔”的触角伸向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世界,伸向了孩子们尝试探索的过程,也伸向了教师对孩子纯美心灵的触摸与呵护。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幼儿纯真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如杲想让这张白纸变得美丽而多彩,需要精心地描绘与呵护,而为这张白纸画上第一笔的就是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才能画好这关键的一笔呢?我认为首要条件就是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文雅的言谈举止。幼儿一进入幼儿园,最先接触的就是教师,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17.
屠天佑 《江西教育》2003,(24):23-23
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心灵火花,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爱学语文,走向语言文字的天地。一、人文关怀,呵护学生的自信小翔是位三年级的学生,高高的个子,眉清目秀,字写得干净漂亮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任何一个孩子心灵的深处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作为教师就是要小心翼翼地呵护这美好的愿望,使孩子们从小就有一种自强自信的良好心态,使他们驱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它以象征的手法,拟人的修辞,夸张的故事情节,从儿童观察世界的视角出发,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小学生喜闻乐她的一种文体形式,孩子们往往对于童话阅读爱不释手。可惜的是,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活动的时候,容易将童话阅读与一般的语文阅读混为一谈,从主题解剖到层次分析,再到重点词句、环境烘托,淡化了童话教学的独特魅力,影响了孩子们童话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充分重视童话教学的审要地位,从教师泛读、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心灵幼小稚嫩,需要成年人的精心呵护和培养。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和教师都忽略了儿童正常的心理需求。严重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本就赏识教育的来源、必要性及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