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张艺谋通过对悲剧环境的刻画:无处不在的红灯笼,史前时间和孤独的陈府,悲剧场景的轮回,符号化的男权,从而描绘了颂莲所生活的悲剧的外部客观环境,用环境烘托出颂莲命运的悲剧性。此外,导演还赋予了颂莲悲剧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身份,成功塑造了颂莲这一悲剧典型。  相似文献   

2.
赵薇 《华章》2011,(17)
苏童小说<妻妻成群>中颂莲是一个男权社会中奋力抗争、渴望获得新生的女性,然而她却在陈腐的封建家庭中越陷越深.颂莲的命运、她的抗争、她的自我放运都时当代大学生的人生选择提出了警示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展现的是中国封建旧家庭深深庭院里女人们斗争和厮杀的场景。颂莲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最终却变成了深深庭院里的疯女人,探其原因,封建男权文化根深蒂固,女性自我价值认同严重缺失,"自我""本我"冲突难以调和是酿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小说《妻妾成群》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主人公颂莲,在两种不同艺术样式中呈现了不同的体格形象、性格特征。通过比较小说和电影中颂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客观原因主要是文学和电影本身存在差异造成的,主观原因主要由导演、文学改编、商业价值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5.
《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电影对原著做出了一定的改动。电影中的"红灯笼"意象、南北风俗的转变和颂莲形象的变化,更加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传统对女性的禁锢。电影通过色彩与音乐的交融,形成了强烈的感观冲击,从而刻画了封建礼教制度下女性人物的悲剧形象,通过大家族女性形象之间的明争暗斗,从而批判了封建男权和礼教,艺术高度与思想深度并存,电影票房与观众口碑齐飞。  相似文献   

6.
幼年的周恩来生活在生母、继母和乳母等组成的女性环境影响了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天津南开学校是影响周恩来一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当他离开南开时,性格已定型,表现了以下3个性格特征:一是重理想和事业,轻名誉和地位的性格;二是求同存异的宽容性格;三是坚定不移,执著追求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的早期作品。影片叙事按季节的脉络娓娓展开。娴熟的着色与造型,人物形象的雕琢与刻画,民俗符号的意指与象征,细节的描摹与醒目等等,实现了视觉语言与叙事策略的完美结合。本文节选颂莲进陈府后片段,试从民俗化叙事、蒙太奇表意及镜头造型语言等方面对该片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8.
哈代小说的女性形象以其矛盾性格和不幸命运已在批评界反复被人提起,《心烦意乱的传道士》同样也塑造了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莉萨一方面纯朴善良,向往自由生活,追求人格独立,具有叛逆精神。但另一方面,她又在暗中参与走私贩卖私酒的交易,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另类"新女性。哈代同情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压抑的生存处境,同时又保留了某些男权意识和价值取向,冲破男权传统樊篱的女性最终走不了多远,体现了哈代女性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荆棘鸟》通过对克利阿里家族三代女性.性格的刻画和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觉醒到成长并最终解放的过程。老一辈女性虽然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不能认识到自己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男权专制,因而最终未能获得独立自由;新一代女性通过实现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摆脱了男权束缚,最终实现了爱情和自我价值的圆满。  相似文献   

10.
以男性性格为本体 ,渗进某些女性行为特征和性格因素 ,从而促成了贾宝玉男女双性化性格类型的特殊存在。其双性化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文化根源 ,中国传统的阴柔型文化因素为其提供了深层的文化基础 ,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潮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文化氛围。贾宝玉双性化的性格特征显示了文化转型期个体性格特征规范的偏转。此外 ,曹雪芹对女性文化的崇拜和对男性文化的批判也是塑造这一形象的直接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1.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对我国作家玛拉沁夫的创作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茫茫的草原>中的莱波尔玛与<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在性格特征、爱情生活和悲剧命运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她们共同彰显了男权社会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男权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男权传统文化中,女人的处境是从属的。这种从属性是女性长期被剥夺的文化主体地位造成的。这种状态的解除有赖于女性自强自信的性格特征强化和全社会对男女性别观念的进一步更新。  相似文献   

13.
以男性性格为本体,渗进某些女性行为特征和性格因素,从而了贾宝玉男女双性化性格类型的特殊存在。其双性化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的阴柔型文化因素为其提供了深层的文化基础,明清时期人启蒙思潮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文化氛围。 宝玉双性化的性格特征显示了文化转型期个体性格特征规范的偏转。此外,曹雪芹对女性文化的崇拜和对男性文化的批判也是塑这一形象的直接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4.
陈谦的小说《莲露》以莲露为叙写对象,通过对祖母和母亲的回忆,展现了女性解放中所遭受的来自于男权社会以及自己的阻力.同时,小说采用三线交叉、倒叙及插叙手法,巧妙运用“莲露”这一意象,营造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相似文献   

15.
李彦风 《现代语文》2009,(10):119-121
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无疑是一个“中西合璧”式的女性主体形象。她以自己身上野性的自由精神和性格强悍、大胆泼辣的个性突破男权统治的藩篱,实现了作为女性主体的一场生命欲望的旅行,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她释放出的强力的女性生命能量既有法国文学中“包法利夫人”的影子,又有川西地域文化特征的“辣妹子”的精神性格。李劼人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激发中对中国男权社会和男权意识的越轨与突破,以及对自身的超越,表现出了宏大的文化视野和广阔的现代意识,重建了女性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李彦凤 《现代语文》2009,(8):119-121
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无疑是一个‘呻西合璧”式的女性主体形象。她以自己身上野性的自由精神和性格强悍、大胆泼辣的个性突破男权统治的藩篱,实现了作为女性主体的一场生命欲望的旅行,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她释放出的强力的女性生命能量既有法国文学中“包法利夫人”的影子,又有川西地域文化特征的“辣妹子”的精神性格。李劫人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激发中对中国男权社会和男权意识的越轨与突破,以及对自身的超越,表现出了宏大的文化视野和广阔的现代意识,重建了女性的“神话”。  相似文献   

17.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先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已经学会了思考,能够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然而,综观这些女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先进"女性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她们的行为、性格、心理都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之中。她们看问题也仍然只立足于恋爱、婚姻、家庭。而所有这些具有缺陷的觉醒女性的形象正是基于作家男权文化传统建构起来的,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男权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进行的有效操控。由于她们不符合作者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义,因此,她们的生存空间注定是黯淡的,生存空间仍然是狭小的、灰色的。  相似文献   

18.
“颂莲”作为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和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人公,有着独特而普遍的意义。小说和电影在表现这一人物形象时,选择了不同的表现角度,也取得了不同的社会审美效应。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电影在强化封建传统伦理文化批判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弱化了颂莲个性意识的张扬、女性意识的飞翔。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金锁记》和王安忆《长恨歌》都是以传统女性为书写对象,展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悲剧。通过对比曹七巧和王琦瑶性格命运的相似性,从男权社会意识和女性心理痼疾两个角度梳理造成她们悲剧的根源,从而可以看出两位不同时代的女作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与着眼点的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20.
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鲜活人物,其性格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他既可气又可叹,既可悲又可笑,其性格特征不仅代表了他那一时代的人,而且也体现着现代社会人的性格,他既坚强又软弱,既狂妄又谦卑,既邪恶又善良,从他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性格特征是当下人性格的集合体,通过他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可叹与可悲,他的性格特征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