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付华兵 《四川教育》2001,(12):30-30
一、直观引入,感知“圆”。 多媒体演示:播放汽车行驶的画面,定格车 轮;播放人们骑自行车的画面,定格车轮。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以上画面,你发现了什 么? 师:对,所有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 要把车轮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其它的形状呢? 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椭圆形、圆 形学具作车轮进行滚动实验,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后教师抽学生汇 报实验结果。 师:不错,圆具有能滚动的特性。像车轮、锅盖 等物体的形状,我们叫做圆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 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同学…  相似文献   

2.
一、巧妙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小猫、小鸭、小狗、小兔分别骑着不同形状轮子的自行车进行比赛,闪烁小猫骑的自行车的方形车轮,小鸭骑的自行车的椭圆形车轮,小狗骑的自行车的圆形车轮(车轴不在圆心),小兔骑的自行车的圆形车轮(车轴在圆心)。]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思考:猜一猜谁能得第一?为什么?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猜测,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多媒体演示:动态演示小猫、小鸭、小狗、小兔骑车比赛的画面。小兔骑车跑在其它选手的前面。]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片段)活动(一):猜一猜。师:同学们,你喜欢放风筝吗?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尔后出现金鱼、蜻蜓、蝴蝶、脸谱风筝的一半画面。师:这些风筝只能看到一部分,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风筝?在学生猜出分别是什么风筝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只有一部分的风筝能飞上天吗?为什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它们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学生猜说后,教师多媒体演示以上风筝另一部分的画面,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教师出示“金鱼风筝”的纸片,接着把风筝对折,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发现…  相似文献   

4.
孙绪民 《山东教育》2011,(11):45-45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环节:大家喜欢动画片吗?……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演示课件:小狗骑着圆形车轮,小兔骑着车轴不在中间的圆形车轮,小猴骑着椭圆形车轮,小猫骑着正方形车轮,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2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顾丙杰 《甘肃教育》2006,(3A):51-51
一,教学举例 教学片断一:“圆的认识”教学。新课快要结束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设计成圆形。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但车轮就一定要设计成圆形,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车轮设计成圆形后车轴应该装在哪里?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想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将学生分成每小组4-6人的若干小组,用手边的纸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学生事先准备),选择出适合做车轮模型的一张,组装成一副合适的车轮模型。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花15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车轮的探究,发现圆的特征,学习圆的知识,效果颇佳。首先出示问题: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设计成圆形,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但车轮就一定要设计成圆形,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出现在学生身边的一个“鲜活”的生活问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易激发兴趣。紧接着各小组按实验要求,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探索实践的学习活动(学生按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听过三位教师执教《圆识》,这三位教师在教使用了一个内容基本相同的课件。但由于使用的时机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A教师教学情景描述:上课伊始播放课件:四只小熊骑自行车,车轮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车轴在中心的圆形和车轴不在中心的圆形。学生被画面吸引,在笑声中看完了演示。师:看完四只小熊骑自行车,你有什么发现?生1:第三只小熊骑得又快又稳,车轮不是圆形的自行车上下颠簸得很厉害。生2:车轮是圆形的,车轴不在车轮的中心,车子也上下颠簸。师:从这些现象中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生:…  相似文献   

8.
《海外英语》2014,(3):28-28,64
目标:学习有关“交通”的英语单词和表达。 想一想:你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你多久乘一次火车?你骑自行车吗?你喜欢开车出门吗?  相似文献   

9.
学骑车     
吴文和 《小火炬》2013,(1):35-35
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看见一群比我大几岁的哥哥们正在进行骑自行车比赛。我心里便想:“我为什么不也去学自行车呢?”我立即跑回家,用乞求的的目光看着妈妈说:“妈妈,你能教我骑自行车吧?”妈妈微微一笑:“我教你可以,但是你要认真学,你能完成任务吗?”我应声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0.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早上,爸爸骑着自行车载聪聪去上学.路上爸爸问聪聪:“听说你们刚学习完圆的知识,那你知道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吗?”  相似文献   

11.
史峰 《教书育人》2005,(8):18-18
一位丹麦警察正在街上巡游,忽然发现对面有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警察习惯性地打开测速表,发现自行车跑的是汽车的速度。于是他毫不客气地将自行车拦下,车上跳下一个满头大汗的学生:“先生,我要迟到了。”警察说:“先生,你超速了。”“要罚款吗?”学生问。警察说:“当然,你是那个学校的?叫什么名字?”学生如实告诉他,警察将交罚款的时间和地址告诉了学生,然后说:“你可以走了。”  相似文献   

12.
教海拾锦     
简单问题复杂处理一位教师讲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始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啦,便争着回答:“圆形。”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三角形、四边形等。”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2002,(6):31-31
学科:小学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教师:郫县郫筒镇第二小学唐学蓉。教学过程:上课了,唐老师首先操作计算机,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演示:孙悟空的动画画面。“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唐老师亲切地问道。“喜欢!”学生七嘴八舌地争着回答。“那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孙悟空喜欢吃桃子。”“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孙悟空是怎样吃桃子的。”多媒体演示:孙悟空吃桃子的动画。“刚才,我们观察了孙悟空吃桃子的情境。现在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14.
一、创没问题情境,引导想象,促使主动发现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只猴子坐在一辆正方形车轮的车上,在音乐的伴奏下狼狈前行。同同们看到猴子被颠得一上一下,乐得哈哈大笑,又不禁联想到:这是为什么呢?这便是学生心中久存的疑惑:大街上飞驰的汽车,车轮为什么一定是圆的呢?各种形状的车轮岂不是能让世界显得五彩缤纷吗?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在问“为什么”的同时进发出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有的想把车轮换成三角形的试试,有的想换成椭圆形的看看效果如何等。  相似文献   

15.
文芳 《四川教育》2001,(9):23-23
一、复习引入。 师:还记得什么叫面积,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吗? 多媒体演示:出示一个长方形,分别闪烁它的长、宽和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长方形的相关部分出现“长”、“宽”、“面积”。 教师指出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让学生数出屏幕显示的各种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多媒体演示:出示校园情境图,重点突出操场是长方形。 师: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它的操场是什么形状?要知道它的面积,采用面积单位去量合适吗? 在学生指出不合适后,教师指出:我们需要知道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那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长方…  相似文献   

16.
Just For Fun!     
圆形的物体 老师:汤姆.你能说出一些圆形的物体吗?汤姆:当然可以了,有太阳、地球、车轮,还有……老师:还有什么?汤姆:还有我这次数学考试得了零分。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举例教学片断一:“圆的认识”教学。新课快要结束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设计成圆形,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但车轮就一定要设计成圆形,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车轮设计成圆形后车轴应该装在哪里?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想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将学生分成每小组4 ̄6人的若干小组,用手边的纸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学生事先准备),选择出适合做车轮模型的一张,组装成一副合适的车轮模型。这一下每个小组忙开了,选车轮、装车轴、探缘由,…  相似文献   

18.
有一幅漫画:一群孩子刚进学校时,脑袋的形状各式各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可等到毕业,原来长着不同脑袋的学生都成了和老师一样的圆形脑袋。那么,是什么磨掉了孩子的“棱角”?  相似文献   

19.
当刚刚讲完“机械能”一节,在讨论课后练习题“人们骑自行车上坡前,为什么往往要先加紧蹬几下后再爬坡感觉容易些”时,大部分学生会不加思索的回答:“因为惯性.”当教师再问:“我们骑自行车下坡时,不需要蹬车,车速却越来越快,也是因为惯性吗?”这时学生才与“机...  相似文献   

20.
一、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动机,往往能达到“欲罢不能”的地步。因此,上课刚开始,我就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探求中。如在讲“圆的认识”这节课时,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有正方形的吗?有三角形的吗?为什么?”“那么椭圆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学生们进入了深思中。接着,我因势利导地提出:“圆有什么特征吗?”当学生面对着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感到困惑时,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