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这次旅程,目标是位于重庆石柱县的黄水风景区,当地海拔由四百五十米到二千四百米,风景区广大并且有丰富的原始森林。午餐过后,全家由万州出发,五个小时左右抵达黄水风景区入口。儿子兴奋地大叫:"爸爸,这边的树好多,一定有很多昆虫对不对?"我回:"对啊!今天吃完晚餐后要观察昆虫喔。"儿子听到后瞪大眼睛说:"要晚上找昆虫?但是黑黑的,我看不到怎么办?"妻子将准备好的手电筒拿出来递给孩子:"这是爸爸特别给你买的手  相似文献   

2.
儿子想做官     
儿子学习很好,我问他:"大学准备念什么?"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政治。""你不觉得搞政治很没意思很枯燥吗?"我说。儿子笑笑,望着我说:"那是你没当领导。"儿子的话让我脸红,我在机关混了一辈子,还是个小科员。儿子说:"我是有理由的。我不喜欢做饭。"我纳闷:"当领导跟不喜欢做饭有什么关系?"儿子说:"据我调查,你们领导一周之内在饭店吃了十八顿。十八顿说明了什么?说明除了中午和晚饭不用在家吃以外,还有四天早晨也不用做早饭。"  相似文献   

3.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一将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就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儿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4.
正12月26日是毛泽东120周年诞辰。毛主席纪念堂始建于1976年,次年落成。进入纪念堂大门,卖花的摊位正在出售白菊花,三元一枝。据工作人员介绍,三十多年来,纪念堂出售的菊花价格变动不大,不过纪念堂刚开放时的菊花是纸折的。进入肃穆的瞻仰厅,灯光暗了下来,游客不再说话。经过毛主席身边时,一个七八岁模样的男孩突然悄悄问:"爸爸,圣诞老爷爷给我的礼物哪去了?"他爸爸迅速跟儿子比划了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呆在房里准备自杀。父亲破门而入,用力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没出息,钱是我赚的,也是我赔的,与你不相干,我都没想死,你凭什么死!"儿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问父亲:"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7.
树上那只鸟     
夜晚,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晚餐是一家人会齐的时间.吃饭时,儿媳掩饰着欣喜试探着说:"又来电话了,下周就要开始排练,怎么办?"话是冲儿子说的,眼光却悄悄地瞟向我们.  相似文献   

9.
这是我前两年在北京写下的文字.本意是留给儿子今后看的,从没想到拿出来发表.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儿子"篡改"一节课文--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里,有一段"先朗读,再背诵"的课文:"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10.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后,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他匆匆往深圳打电话,那端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叫你妈给你寄……"儿子漫不经心地答:"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喋喋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马上就买!真啰唆!"撂了电话。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父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你们那儿今天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风疾疾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老父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  相似文献   

11.
淘汰     
南方某电视台选拔"家庭矛盾调解员",选手全部来自普通民众。很快,选拔进入有趣的淘汰赛——"借钱"阶段:在五分钟之内,每组派出一位选手打电话借五千元钱,并强调急需,马上要取。主持人说:"这将考验你们的沟通素质以及危机处理能力。"第一组派出的是两鬓斑白的老者。他的求助者是儿子。儿子问:"上个月妈生病花了三千块,我现在手上没这么多钱。家里又出什么事了?"父亲讷言,转而又找女儿,同样未果。大家表示同情,这位父亲却说:"我不怪他们。你们看,我的羊毛衫、羊绒外套,都是他们置办的。"  相似文献   

12.
兔子 《文化博览》2006,(8):56-57
爸爸是个挖煤的,绝大多数傍晚,他都是全身黑不溜秋地回来,然后把手上的衣服、皮带重重地摔在椅子上,这表示他不高兴。我一直不知道他为什么愤怒,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我长得太白。因为有一次,妈妈给他盛饭的时候,他斜眼瞅了我一会儿,嘟嚷道;"这么白?"我也觉得自己太白,不像挖煤工的儿子,我以为自己是捡来的。我12岁那年,妹妹降临人间。妹妹属兔,爸爸就叫她"兔崽子"。临出门的时候,他总是把妹妹抱过去啃半天,"兔怠子""兔崽子"地叫上几十遍才肯走;傍晚从矿上回来,把东西一揉,就叫道"兔患子呢"。其实我比妹妹大整整一圈,也属兔,可他从来没叫过我兔崽子。只是在合称我们兄妹的时候,才说一句"这两个兔息子"。这明显是搭配。我没什么怨气,因为妹妹实在太可爱了。她哭声响亮,笑容甜美,总是在大家感到乏味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结果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死。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我晕!现在的初中生不知道什么是缸?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第二个学生:"哪儿买的缸?多少钱一个?"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把我家最贵重的东西砸了吧?"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泡菜。"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  相似文献   

14.
二蛋上学     
也许因为难产的缘故,二蛋生下来就是个白痴。长大后,他见到舅舅常叫叔叔,见到叔叔常叫舅舅。二蛋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把一百元的钱当做十元的用掉。父亲拿一百元的钱和十元的钱放在一起教他:"一百元的钱上面有四个大人头,看清楚没有?"二蛋趴在桌上看半天,抬起头嘟哝:"十元钱上面人头也不少。"二蛋九岁那年,父亲完全出于一种责任心,把他送进了学校。二蛋的父亲对老师说:"我的儿子是个白痴,让他在教室里坐就行了,不必给他发课本。"老师说:"那怎么生?我们要教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秘诀     
这是件真实的事。一位老农用心培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历经十年寒窗,大儿子考上清华大学,二儿子考上复旦大学。报社记者得知这个消息,赶到这位老农家里,问他教育子女有什么"秘诀"。老农说:"有啥秘诀?咱是庄稼人,种庄稼嘛,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能实打实。"对待孩子,也得跟种庄稼一样。说穿了,不是我教孩子,是孩子教我。"记者又问:"怎么个教法?"老农说:"这就简单了。我只上过两年学,大字也识不了几箩,怎么教孩子?教不了孩子,咱就调个个儿,让孩子教我。白天,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晚上回家就给我讲一遍。我不懂的就问孩子,孩子答不上来,就  相似文献   

16.
幽默画选     
职位老王奔走数年,上下打点,他儿子终于分配到了他所在的交通局。晚饭后,老王买好两瓶茅台和一条中华,然后去了上司钱局长家。"钱局,您准备把我儿子分配到局里哪个部门?"老王毕恭毕敬地问。钱局长扫了礼品一眼,冷淡地说:"年轻人需要锻炼,先到局机关食堂干勤杂吧!"老王听了心中有数。他早有准备,急忙从左边口袋里掏出一个装有1500元的红包放在茶几上:"钱局,现在的年轻人都爱虚荣,求您再考虑考虑吧!"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中旬,海外社交媒体和网站被一幅"雨伞爸爸"(Umbrella Dad)的图片刷屏:一位父亲在雨中为年幼的儿子撑起雨伞,而自己则暴露在雨中被淋透。根据w w w.inquisitr.com,这张照片9月14日访问量达到320万。该网站称,在"这个坏消息充斥头版的世界","雨伞爸爸"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暖心"的故事。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照片走红的原因。西方媒体长久以来为博取眼球单方面为受众提供大  相似文献   

18.
常想一二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让他挂在新居的客厅里。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写书法了。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我便在朋友眼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我说:"意思是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涵,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谅我了。"  相似文献   

19.
买菜管理学     
一位老板向我诉苦说,他的公司管理极为不善。我问这位老板:"你到菜市场去买过菜吗?"他愣了一下,答道:"当然。"我继续问:"你是否注意到,卖菜人总是想办法缺斤少两呢?"他回答:"是的,是这样。""那么,买菜人是否也习惯于讨价还价呢?"  相似文献   

20.
千里马证书     
国王看坐骑死了,就叫伯乐帮挑一匹千里马。伯乐说:"好,我这就去。"伯乐来到千里马交流中心,租了一个摊位,挂起一条横幅,横幅上红底白字大书:"国王招聘千里马,待遇优厚。"应聘者立刻蜂拥而来,把伯乐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纷纷递上证书。伯乐接过证书,一一翻开,戴上老花眼镜仔细端详,每一本证书上都写着"千里马"三个字,还盖有又红又圆的公章。伯乐自言自语:"咋这么多千里马?"众马齐声说:"以证书为准嘛。"伯乐说:"我要验验你们的证书是真还是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