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年前,范长江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任社长,负责《人民日报》的全面工作。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仅仅两年多,就离开了《人民日报》。可是他的办报思想和工作作风,深深留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现在,追忆长江同志,爰择一二,以志永念。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日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许多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大家都在摸索之中,以求努力适应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要求;并且希望有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好同志来加强报纸的领导工作。12月间,长江来到报社,向我们进行调查,了解报社的工作和人员的情况。我们如实向他作了简要的汇报。  相似文献   

2.
李庄同志简介李庄,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先后在《民族革命》半月刊、《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6年3月3日15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6月15日)丁关根丁关根同志讲话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受党中央委托,谨向人民日报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中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有很...  相似文献   

4.
马学清 《青年记者》2012,(27):85-86
李庄(1918~2006),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1948年,党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局《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我一直在北京市做新闻工作。北平解放、我军进城以后,中共北京市委的机关报是《人民日报》(北平版)。后来,《人民日报》(华北版)迁京,成为党中央机关报,市委的机关报就改为《北平解放报》。为了支援新解放区,《北平解放报》在1949年7月停刊,全班人马——除留几个对北京比较熟悉的年轻记者外,都随军南下。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市委没有机关报。但是,市委对宣  相似文献   

6.
1948年6月15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暨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但是,它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民日报》。在此之前两年多,就有一份《人民日报》在解放区印行,那就是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史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正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又是由中共北方局北方  相似文献   

7.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心开创人民日报改革发展新局面本刊北京6月14日讯一杯清茶,一个小型座谈会———6月13日下午,人民日报社以这种简朴的方式,纪念《人民日报》创刊55周年。人民日报编委会成员和报社各部门代表一起,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心开创人民日报改革发展新局面。55年前的6月15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炮声中,根据中央决定,将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立人民日报,履行党中央机关报职责,社址就设在党中央当时的所在地河北省西柏坡附近的里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刘少奇同志在人民日报创刊、发展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并概括阐述了其党报理论。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刘少奇在《人民日报》创刊、确立党中央机关报地位、建立人民报出版社、1956年首次改版等方面,曾给予极大支持,发挥了实质性作用。此外,他修改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和文章时表现出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他关于党报工作的一系列理论阐述,至今令党报工作者深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方兴未艾的报业集团现象 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报团现象蓬蓬勃勃发展很快。特别是中央、省市两级机关报,多年来陆续创办了多种新闻媒体,初步形成以机关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功能的报团。《人民日报》社,除了办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之外,还办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市场报》、《讽刺与幽默》报、《新闻战线》杂志等多种报刊。还组建了自己的通讯机构,成立了出版社和新闻人才培训中心,并经营相关实业,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了。这三十年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伟大的发展,也经历了严峻的曲折和反复;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十几年来,人民日报的同志,怀念最深的,是与他们共同工作了八年的邓拓同志。他忠实地听从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挥,实行政治家办报,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每年3月,中国的“两会”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3年的“两会”以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尤为世人瞩目,因为这是中共十六大后的第一次“两会”,又是一次换届的大会。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两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广泛好评。近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长江绍高应本刊记者之约,就《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回答了本刊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6月15日,人民日报编委会召开全社大会,总结“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开展两年来的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记者,吴兴华、吕岩松等10位同志获人民日报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优秀记者荣誉称号,王金海等10位同志获优秀记者提名。邵华泽社长在会上讲话,要求报社全体同志向优秀记者学习,把“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推动全社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编采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把人民日报办得高出一筹。至此,“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第一周期圆满结束。两年前,在隆重纪念人…  相似文献   

13.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创刊之际,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把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邓小平同志题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将迎来创刊60周年。为纪念这个在党报史和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中央机关报的优良传统,本刊特辟《社史专辑》,选发几位曾在人民日报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回忆文章——  相似文献   

15.
穆青同志是我们十分敬重的新闻界一位老前辈,是我国当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领导人和名记者。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重要讲话之际,举行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总结穆青同志几十年的新闻生涯和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肩负起新形势下党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使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穆青同志16岁参加八路军,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进入延安鲁艺学习,1942年21岁时进入在延安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收日报》。  相似文献   

16.
邓拓是人民的新闻家,是我们值得纪念和学习的榜样.他的新闻生涯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在这之前他的才华和能力已经开显露,作为一个年轻的史学家他已经写过多篇历史文章.1937年11月7日《抗敌报》(《晋察冀日报》的前身)创刊,在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后,邓拓就参加到报纸的编辑工作中来了,初来时邓拓担任晋察冀日报社主任,以后又担任社长、总编辑等职.1948年6月15日, 《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的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9年8月《人民日报》开始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版,邓拓受命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一直到1958年"反右"斗争时期被迫离开报社.离开《人民日报》后,他到北京市委的理论机关报《前线》担任主编,继续从事新闻活动.二十多年的新闻人生,邓拓为我们留下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老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报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最近就如何适应新形势办好党的机关报问题,组织座谈,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七月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我们的心愿》,表达了党中央机关报同人在改革的年代改革报纸自身的意愿。报社主要负责同志曾两次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介绍编委会改革报纸的意向,委托新研所为人民日报的改革进行研究,提出意见。新研所欣然接受人民日报的委托,组织了专门工  相似文献   

19.
郑梦熊(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 《中国记者》的同志问:自从今年8月初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到现在已近4个月了,人民日报的情况怎么样?我的回答是两句话:初见成效,常抓不懈。人民日报各级领导对贯彻落实《通知》有一个共识,就是:“有偿新闻”是新闻界最主要的不正之风,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一定要在严禁“有偿新闻”方面带好头。我们采取了“五抓”措施,即抓动员、抓教育、抓规章、抓监督、抓奖惩,使全报社出现了对“有偿新闻”像“过街老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事业人民日报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北京出版。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创刊;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通称华北《人民日报》,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日报》合并组成。1949年3月迁北京出版。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为中央机关报。②中国共产党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通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16年5月15日创刊,先后在河北邯郸,武安出版。1948年6月14日终刊,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