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新闻业史的分期标准与分期的起点,以求教于新闻史学界的同志们。分期的标准一部成功的新闻业史著作,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期的基础上。科学的分期可以体现出新闻事业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根据新闻事业本身的逻辑来说明它的发展过程,也容易  相似文献   

2.
陈江 《出版史料》2001,(1):114-121
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按照现代的译法就是《中国月刊》或《中文月刊》。这份刊物于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8月5日创办于马来亚的马六甲,木板雕印,形式  相似文献   

3.
作为说唱艺术的曲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并为其所喜闻乐见。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曲艺艺术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曲艺艺术长期流传于民间,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史演进的三大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昆 《新闻大学》2008,1(2):60-65
新闻传播史规律是新闻传播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深藏于新闻传播现象背后,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特点。一部新闻传播史发展过程,在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及其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辨证统一,而且在时间的推动下,新闻传播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其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而实现新闻传播螺旋式的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档案法史是档案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档案法学理论体系和基础的同时,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历史上档案法律方面的变迁,总结经验,以达继承优秀遗产并发扬光大之目的。 在研究中国档案法史特别是古代档案法史之前,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中国古代档案法史体现了“中华法系”根本特征的一些内容,如“法自君出”,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钦定”)和最大的审判官(“廷审”),皇帝的诏令具有最权威的法律形式;“民刑不分,诸法合体”,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同时也集民法、行政法(文件与档案管理法基本  相似文献   

6.
袁同礼在中国藏书史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具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藏书史特别是私人藏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主要特征的整理,其专题研究中提出的中国藏书发展史上某些重要的观点,以及其对中国藏书史上某些具体问题的考证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探析,有助于中国藏书史与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研究袁同礼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己的广播诞生于1923年,其管理经历了66年全程。中国电视诞生于1958年,故而中国电视管理的历史,至今只有30年。中国现代的历史,内忧外患丛生,战乱灾祸层出,政权更迭频仍,经济文化落后,影响、决定了广播的管理体制不一,水平不高。建国后,虽然管理统一,有相当的提高,但距科学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限于资料匮乏,现在只能对这60多年广播电视管理的专项史实作一大致的描绘。  相似文献   

8.
世界新闻的演进,从烽火传递信息的古代,到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卫星为标志的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报纸的雏形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在东方,它最早产生于中国。相传在我国唐代已出现了一种封建朝庭的机关报——邸报。最近在伦敦发现的敦煌邸报,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发行于公元887年,距今1100年。在西方,报纸的雏形则首先问世于古罗马,它称为《每日纪闻》是公元前60年按凯撤大帝指令出版的政府公报。《每日纪闻》直到公元后四世纪还存在。 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报纸,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报纸是在资本主义纪元开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9.
一本开先河的散曲史力作──《中国散曲史》评介马丕环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诗、词一道,形成了中国韵文文学鼎足而立的局面。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自史》滇补了散曲史研究的空白,是一部引起世人关注的分体文学中专著。散曲萌芽于宋金,大...  相似文献   

10.
手边有两部《中国童话史》,作者分别是金燕玉和吴其南。都是儿童文学研究的卓有成效者,且是出生于 1945年的同龄人。这两部史著都出版于1992年,都只印了一千多册,待我有机会读到它时,又都是两年后了。 两部史著虽然是同一题材,但各人对“童话”的理解却不尽相同。金燕玉给童话下的定义是“供少年儿童阅读的幻想性叙事文学”,指出“童话具有叙事性、幻想性和儿童性,这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吴其南将童话界定为“以  相似文献   

11.
文学经验史研究与一般的文学史研究之间存在着差异,前者不仅是对后者的丰富和补充,而且是对它的拓展。文学史是一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规律和史学逻辑的总结,它是一个收集、梳理、遴选的结果;而文学经验史研究更注重历史原始面貌的挖掘,以及各种历史资源的整理与积聚。如果说文学史的知识体系体现的是一种文学权力结构,则文学经验史的研究就是对权力框架之间的大量疑案和事例的质询和详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翻译通史》以其厚重扎实的特点,体现了著者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格,丛书的学术价值也由此凸显。  相似文献   

13.
“稿酬”是个现代概念,它在我国古代的常见名称是“润笔”,也有简称“润毫”、“濡润”等的。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稿酬的内容也在改变,古今稿酬在概念、内容、范围上必然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古代的润笔除了包涵现代书籍稿酬这部分内容外,主要的还是统指为人作文作书画收受的钱物报酬。因此其范围似乎更广。但以书写创作这一特殊劳务形式换取一定钱物报酬的基本精神却是古今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本书共分七卷出版发行。前六卷按历史时期分编,起自先秦,迄于清末,分别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以求完整地显示中国诗学萌生、演进以至转型、蜕变的基本历程;另设《词  相似文献   

15.
金城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战争史》(1—5册)开始征订发行。此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战争通史,作者历经30年编著而成。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对我国古代有史记载以来三千多年的战争史做了系统、全面地记述与分析。它除记述战争活动外,还对历代的改朝换代、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战争中的用间与反间斗争也做了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同许多国家一样,在近代报纸出现之前,也有过类似报纸的东西,叫做"瓦版".它产生于17世纪初期,是一种单张的木版印刷品(起初大概是粘土版的).凡新发生的怪异事情,如地震、火灾、战争、自杀等,都是它的题材,往往还配上图画,印好后就拿到街上边读边卖,因此又叫做"读".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读卖新闻》,其"读卖"两字就是这样来的.虽然"瓦版"并没有直接发展成近代报纸,其重要的意义仍不能忽视.它出现在日本封建社会的末期,发源于新兴的商业城市大阪,在一定程度发挥了报纸的作用.特别是在天保年间(1830—44),"瓦版"甚至敢于突破最大的政治禁区,以狂歌、川柳等诙谐的短诗形式对当局进行冷嘲热讽,这也预示着,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寿命不长了.在内外政治经济条件的压迫下,1639年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副刊,在中国,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由报纸的编辑们,在新闻的后面,刊载少量的旧体诗词和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作品,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彦昌(与戴喜梅合著)大作《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一稿即将付梓,索序于我。我为彦昌能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感到无比欣慰。彦昌是我硕士研究生中十分勤奋刻苦又善于钻研的一位。他出身于河北晋州农村,在吉林大学历史系档案专业读本科时,寒假就经常留在学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一部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著作。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伟大的作用。本书有三大优点值得强调:一、它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撰写的。本书两位主编从50年代建国不久就开始献身中国工...  相似文献   

20.
科学工作者如果想在某一科学领域中有所成就,有所前进,他首先必须了解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即必须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继续前进。如谁忽略了这一点,他就很可能重新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