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问题。利用传统算法进行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监测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远程监测无法进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监测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盾构隧道三维建模优化算法。通过扫描参数的择优选择和标靶的合理安置,建立盾构隧道三维优化模型,对激光扫描数据进行优化训练,能够得到盾构隧道三维坐标,建立盾构隧道矩阵关系式,从而能够有效的实现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能够实现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的可视化,所获得的地铁盾构隧道变形检测结果接近于实际变形检测结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铁区间隧道经常会发生渗漏,引起地铁设备的锈蚀,导致地铁区隧道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危及地铁行车安全,因而地铁区间防水是开发地下工程的重难点。本文介绍国内外地铁区隧道建设的现状和防水施工技术情况,并就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盾构防水堵漏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盾构隧道漏水的原因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地铁隧道的建设工作,由于盾构隧道对地层适应性强、施工便利、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其它设施的影响,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型式、分块方案、拼装方式、连接形式、接缝设计等内容,其成果将为我国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某过江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主要介绍了高水压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例如盾构始发与到达风险、隧道进水风险、盾构内进水风险、建(构)筑物变形风险、换刀作业风险等,并针对每种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为类似工程的预防和抢险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内城市地铁施工规划的特点决定了地铁隧道施工中存在盾构过站施工作业,由于不同的设计特点即决定了盾构过站方式的不同,作者主要针对成都地铁2号线特点,对滚钢法盾构过站技术进行了论述,并确保了盾构施工的安全。实践认为这是一项先进的盾构过站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交通建设的加大投入,城市地铁建设遇到机遇,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也迅猛发展。本文针对成都地铁4号线与规划中的17号线盾构区间在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交叉加固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新建地铁线路穿越既有线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形状的位移变化数据和信息,为及时判断隧道结构对地铁运营安全提供依据.本文以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一区庄站盾构区间下穿地铁一号线东山口过街隧道的自动监测为例,介绍了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地铁隧道内的全自动变形监测方法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张会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280+285-280,285
盾构始发是盾构施工中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非常容易发生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如何对盾构始发的安全和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并形成风险对策以付诸实施,是确保盾构始发安全和质量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一般采用盾构掘进施工为主,在特殊地段如连续的岩石地段一般采用矿山法施工,而在本工程中岩石地层并不连续,中风化岩层在地层中呈波浪状出现,软硬地层交替出现的工程地层对采用盾构施工和矿山法施工都形成了较大的难度,而采用矿山法结合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工艺能够很好的实现区间隧道施工质量的连续性,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成型隧道与其他盾构隧道结构的高度一致性,确保了后续地铁施工项目能够有效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魏元振 《科技风》2013,(20):132
盾构法是机械化的暗挖法施工,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进行隧道的支撑。盾构法在地铁隧道的施工中有效的结合了我国的水文地质特点,在地表下快速施工,突出了时空效应对防塌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根据莞惠城际地铁隧道施工方法和土层的加固措施,对盾构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铁重叠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地铁重叠盾构隧道的变形,并分析了上下隧道的施工顺序、盾构隧道净距、土体加固措施等因素对变形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先上后下、先下后上对地面沉降影响很小,先下后上施工顺序中下部隧道会上浮,先上后下施工顺序中上部隧道会沉降;盾构净距越大,先下后上施工顺序中下部隧道的上浮量越小;采用注浆加固措施能有效减少下部隧道上浮量。  相似文献   

12.
地铁隧道耐久性设计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本文梳理了地铁隧道耐久性设计的方法和设计内容,讨论了地铁隧道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取值,结合地铁盾构隧道的特殊性,对管片密封垫、连接螺栓手孔、联络通道特殊衬砌环、后锚固施工、预埋管道等与耐久性相关的构造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耐久性构造措施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杭州某工程大直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影响区前试验段现场实测研究,得出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复合地层时周围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和消散的规律,以及相应的分层沉降及地表沉降数值;从而判断在城市繁华地段及复合地层条件下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的风险及可行性,对类似下穿既有地铁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杭州地铁盾构浅覆土水底施工且需要侧穿桩基,因此必须对盾构隧道施工穿越河床的影响进行提前预测。通过分析盾构隧道从江底浅覆土穿越时对河床周围的土体进行应力应变及破坏规律以及盾构还近距离穿越大圩河桥桩基时对桥梁桩基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简要的对浅覆土穿越大圩河及桩基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伏虎 《中国科技纵横》2014,(16):106-106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地下工程尤其是城市地铁的建设工程变得普遍,而传统施工方法受到地下工程施工场地的限制和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因素影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普遍使用,此时盾构隧道施工因其对城市正常生活和节奏影响较小而成为了地下隧道施工的首选。这一技术已在很多地方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在盾构隧道方面有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但问题仍然存在。如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开挖面稳定等技术问题和盾构隧道施工管理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盾构隧道施工的现状以及出现问题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凸显,开发地下工程修建地铁成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地铁隧道结构运营期间的防水维护工作一直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与难点,一旦出现隧道渗漏现象,常常会引起地铁设备腐蚀、隧道结构不稳和危及行车安全。本文论述了隧道运营期间的渗水预防措施及治理措施,以便提升地铁盾构隧道运营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某路段放射线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已建道路上实施,包括地面道路工程和高架桥梁工程两部分。高架桥梁工程包括立交和主线高架桥以及上、下行匝道桥工程。主线高架桥梁起点接昌岗路立交预留的高架桥接口,终点处左幅落地接地面道路,右幅接南洲路立交预留的高架桥接口,主线桥全长约3.4KM。其中主线桥终点处第113#桥墩地下有即将实施的地铁二号线延长线的盾构隧道穿过,加上与已建南洲路立交跳水台相接处有两个桥基落于地铁盾构隧道的保护线范位内,为保证主线桥及即将实施的地铁二号线延长线盾构隧道的安全,需要对第113#桥墩桩基进行托换处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地铁运行环境的特殊性,施工受地质结构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会选择用盾构施工方法,具有机械程度高以及施工速度快等优点。文章分析了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并且结合工程实际,对其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是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但随着运营时间不断增加,外部环境变化,地铁交通隧道结构也逐渐劣化,为了确保地铁盾构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全波运营稳定,就需要对加固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和利用,确保地铁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地铁工程项目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GAP法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沉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AP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模型的改进和数值计算,以某地铁双圆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为依托,对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沉降规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路基顶面最大沉降量为8.84mm,最大沉降坡度为0.401‰;沉降槽较平坦,形态为单峰,先行隧道施工引起的路基顶面沉降值大于后行隧道引起的路基顶面沉降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