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区里洋洋和凯锋正将桌上两块磁铁分开一段距离,他们嘴里边嚷着“出发啊!”边用下面的磁铁“指挥”上面的磁铁快速前进。当两  相似文献   

2.
在《磁铁的两极》教学中,当我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南北极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的互相作用,并归纳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我提出一个课外探究的问题:如果磁铁被敲断后,变为两块小磁铁,这两块小磁铁还能吸起来吗?学生兴奋极了,显然,他们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住了。第二次上课时,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性急的孩子马上说:“打碎的磁铁不能吸在一起。”我顺势说:“你能来展示一下吗?”瞧他那高兴劲,边说还边把两块敲断的环形磁铁拼命地合在一起,但不管他怎么用劲,两块还是两块,怎么也凑合不到一起。见此情景,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纷纷地说:…  相似文献   

3.
“赶”矿泉水瓶.成功了 实验器材:一瓶矿泉水。两块环形磁铁,一卷塑料胶带。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磁铁“同性相斥”。  相似文献   

4.
铃响了,只见头发已有些花白的黄老师,照例拎着一个密码箱昂首进来。今天,他首先拿出的是两块条形磁铁,一碰,磁铁牢牢吸在一起。“大家都知道,磁铁的这个‘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物理现象。按你们所学,这两头能吸在一起的,应该是异极,调个头就应该排斥了?”黄曾新一边说,一边演示,把一块磁铁换个头,谁想“啪”一声,两块磁铁又吸住了。同学们不由叫了一声,奇怪了。  相似文献   

5.
友人送我两块磁铁,儿子高兴地问我能不能玩,我回答“当然可以“。连续几天,儿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忙着摆弄那两块磁铁。他用磁铁一会儿吸吸塑料插粒,一会儿吸吸小汽车,直到将玩具箱里的玩具吸了个遍。他还拿着磁铁去吸灰尘,嘴里自言自语:“看你上不上钩?”  相似文献   

6.
在《磁铁的两极》教学中,当我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南北极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的互相作用,并归纳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我提出一个课外探究的问题:如果磁铁被敲断后,变为两块小磁铁.这两块小磁铁还能吸起来吗?学生兴奋极了,显然,他们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7.
《磁铁的性质》一课中安排了两组实验。第二组实验是指导学生研究磁铁的两极是相互作用的,课文中是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在支架上,用另一块条形磁铁去接近它,让两块磁铁的任意两极相互接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可是课上,学生回答说:“支架上的磁铁被吸过来”和“支架上的磁铁被推开了”,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相互”。我后来设计了一个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是这样设计实验的: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 “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住,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2.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  相似文献   

9.
有句话说得好:“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也是管事最多的主任。”的确,班主任身上的琐事多、担子重、责任大,尤其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新世纪的班主任更是任重道远。如今,婆婆妈妈似的“老保姆”和只会讲大道理的“老古董”已不适应时代,学生希望自己的班主任与众不同,能理解、尊重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像块“大磁铁”吸引着他们……那么,班主任如何摆正位置,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当好班级这个家呢?  相似文献   

10.
一节二年级的自然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上课,教师就拿起一根悬着铁块的钓鱼杆,同学们都惊奇地望着教师,只见教师从讲台桌下钓起一条大鱼(纸做的,鱼嘴上有一个铁环),全班哗然大笑。跟着,同学们就议论纷纷:“钓鱼钩一定是块吸铁石……” 教师说:“吸铁石是它的小名,它的学名叫‘磁铁’(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铁。” 同学们的实验桌上都摆着一个纸盒,旁边还放着两块磁铁。教师告诉学生一块磁铁叫蹄形磁铁,另一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思想“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住,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二) 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重力”一节,只是抽象地给出了重力的概念,没有用形象的实验来显示“产生重力”原因,既不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对“重力”概念的正确认识,对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介绍如下。   器材:铁制地球仪一个,磁铁若干块,做一脚下粘一铁钉的纸人。   根据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制作时将若干块磁铁置于地球仪内,形成磁场 (结构如图 1)。演示时把脚下粘一铁钉的纸人放在地球仪的任何地方,纸人都能立住,并且其方向永远指向地心。这样即可达到演示目的。   本演示仪形象直观,课堂上演示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13.
没想到我一句鼓励发现的话,真的让几个同学有了新的发现。那是本学期初上完《磁铁》一课,我们在讨论思考题:“一块磁铁,假如不知道它的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怎样才能判别呢?”同学们根据磁铁的性质想出了“悬挂看指向”和“用另一磁铁靠近”等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呢?我说:“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你一定会发现新的方法。”几个星期后的一个课间,鲁彬和马菊霞同学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一种别出磁铁的南北极。原来,他们一直没有忘记那个问题,在“自制磁铁”的科技活动中,他们发现铁针的一端与磁铁的一端摩擦,然后把铁针穿上泡…  相似文献   

14.
《磁铁》这一课的重点是要儿童通过实验,认识磁铁的性质。难点是总结实验,归纳出磁铁的性质。只有在深刻地认识了磁铁的性质后,才能较顺利地较完全地归纳出磁铁的性质。上课时,教师先应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可从坏的动圈喇叭中得到)及磁针等。让儿童观察,要他们根据形状给它们命名。同时,要他们注意磁铁上(条形,蹄形、磁针)的颜色和标的字母。可在此时,告诉他们读“N”和“S”,但这表示什么意思,则应让他们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使儿童在好奇心的使驱下,带着这团疑云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分析小学科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磁铁的磁性特点,能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了解磁铁的两极等知识点。(一)四(1)班的“吃一堑”:对于《磁铁的磁性》这课,我觉得应该容易教学,因为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对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一定津津乐道。我只要“炒炒冷饭”,给学生稍作讲解,学生应该能掌握的。于是拿了课本与几块磁铁便走进了四(1)班。我根据书中介绍把磁铁能吸铁这一特性告诉了学生,还让学生在课本中画下了“磁铁的磁性是两头强,中间弱”这一段文字,并要求学生牢记。整堂课上得很…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材料 1.标有南北极的大小一样的矮圆柱形磁铁两块(其中一块可以是环形磁铁)。 2.大试管一支。 3.规格要求:两块磁铁的直径都要略小于试管的内径。 二、实验方法及操作  相似文献   

17.
你看过水上芭蕾表演吗?现在就让你当导演,训练几个芭蕾小演员。制作材料:条形磁铁1块、七号缝衣针4枚~6枚、软木塞4个~6个、泡沫塑料块4块~6块、彩色布若干、盛水的木盆1个、颜料。制作方法:1.将缝衣针尖朝下放在磁铁上,第二天取下。再将针尖一头插在软木塞的中心。2.用泡沫塑料雕成“小演员”,用彩色布做衣裙,用颜再将“小演员”插在软木塞上的缝衣针上。这样形态各异的“小演员”就做好了。游戏方法:将“小演员”放入盛水的木盆中,它们会自动排成整齐的队形。将磁铁在“小演员”上面移动,“小演员”就能随着改变队形,在水面上左右移动…  相似文献   

18.
磁铁的性质片断实录(出示用纸包着的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各一块)师:两块磁铁外面都用纸包着,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两端分别是什么极?请讲出你的理由是什么?同学们议论开了。生:让它们的一端相互接近,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可以测出它们的两端分别是哪一极。...  相似文献   

19.
自制小磁针及应用湖北省罗田县平湖小学(436631)何正平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带两段细线,4根大号缝衣针,尽量搜集各种磁铁。大部分学生搜集了淘沙用的环形磁铁和喇叭上的圆形磁铁。我先将14块磁铁发给没有磁铁的同学。让每个学生照小学自然教材40面的第一幅图做...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认识磁铁二、教学目的:通过磁铁能吸铁的小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其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评:在教学目的中突出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显示了教师对幼儿园常识课教学的这一重要任务有正确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1.研究教材,了解磁铁的物理性质;用各种磁铁教具做一遍吸铁的实验。2.教具:长条形、圆柱形、马蹄形磁铁各一块,一个左半是铁右半是木的小娃娃,一块背面是磁铁的小镜子,一枚五分硬币,一小块铜;三十二块小磁铁,三十二张塑料薄板和手工纸,十六盒大头针。[评:把准备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理解教材上,并且先做一遍实验。这样才会把课上得“实”,把课堂实验搞得“准”。] 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