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写出一篇好的调查文章,首先要走进生活实地调查,通过问、听、看,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感人。《跛脚爷爷》这篇习作就是在小组调查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文中的主人公闫爷爷,70多岁,跛脚,又是退休工人,每天带着老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每个人成长的舞台,文章是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中学生要写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必须走进生活,写出真情。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让其在生活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去体验,融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3.
谢进来 《考试周刊》2011,(12):75-75
写文章要有材料.这正像盖房子要准备足够的砖瓦、钢筋、水泥和沙土等建筑材料一样,否则,有再好的设计也是枉然。没有材料,就没有好文章。要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观点鲜明的文章,就必须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记叙文中必须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材料积累,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每到习作练习时,  相似文献   

4.
要让中学生写出思想丰富、情趣高雅、文质优美的文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做到"三性": 一、培养学生作文要有生活性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它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有厨艺的厨师,如果没有做出菜肴的各种材料,那是做不出色鲜味美的佳肴来的.同样,一个不管你多么有名气的作家,如果不深人生活获取创作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我们要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就必须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做到心中、手中都有"米".如何让学生去获得这些"米"呢?  相似文献   

5.
面对同一个生活材料或者同一个话题,同学们可以思考的角度其实是很多的。要想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你首先必须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因为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学会观察,才能写出文章,激发写作兴趣,挖掘主体潜力。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现实的生活反映,写作要靠生活积累,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广泛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我手写我心,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文章才能生动感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积累情感。胸有成竹还要有一支好画笔,要写出好文章就要多练笔,积累写作技巧。只有学会了积累,学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只有勤于积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在教学实践中,常听学生感叹:我作文素材的掌握不谓不多,但为什么不能写出个性独特的佳作呢?其实,如果只是掌握大量材料,在写作中不能把这些材料按文意进行巧妙的组合,没有运用材料的非凡能力,要想写出好文章也是不切实际的。下面,笔者介绍几种作文材料运用的技巧。一、翻出新意,独放异彩现在一些学生的作文,大多一味迎合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了庸俗化的套路写作。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灌输多,感染少;说教  相似文献   

9.
王秀珍 《教师》2014,(3):31-32
作文源于生活,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就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我们要让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0.
习作写得越具体细致,中心思想就会越清晰、突出,给读者的印象就会越深刻,也就越能感染读者。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具体呢?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注重积累材料固然重要,但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写“具体”的方法、技巧也不容忽视。下面列举一些写“具体”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实例法。写具体的最好办法是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说话。写人,重要的不是给人物写评语、作鉴定,而是要写出人物在具体的事例中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记事,就是要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写出典型的事例,写出动人的场面…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社会中广泛获取材料。叶圣陶先生还说过: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学生的写作能够妙笔生花,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写出独具一格的亮点,从而使读者在看到文章的时候可以眼前一亮。如果学生只是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简单的陈述和描写,那样的文章是无滋无味的,没有个性和特点,不会呈现出熠熠生辉的光彩,也不会展现出栩栩如生的灵气。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要求学生立足文本,积累材料,由文本到名著,由课内走向课外,同时有条不紊地训练学生引用名言、注重细节、深化文句。学生掌握了写作技巧,在写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应该是丰富充实、充满活力的,然而现实中农村中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出的作文思路狭窄,题材陈旧,内容枯燥,语言贫乏。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生活积累贫乏,缺少写作素材。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增加学生生活体验,积累作文素材,拓展写作思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教师平时就应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养成积累的习惯,掌握积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大家写作文时掌握了文章的语言、材料、结构、主题四个方面的内容后,对作文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基本上能有鼻子有眼地写出一篇作文了。不过,要想成为真正的作文高手。大家还欠缺一套功夫——将生活内容和作文方法融会贯通的功夫。今天老师就结合自己的一次“考试”经历,把这套功夫一五一十地演练一遍。  相似文献   

15.
一、要写出感悟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但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却不能满足于这一点,而要通过写人记事,写出美好的人性,写出生活的感悟,使文章有新意,有深度,有“亮色”。例如,写自己的成长,成长过程固然要写,但更要点出成长的原因;写学校、家乡的变化,一定要联系时代的大背景;写人物,不限于事实罗列,而要写出人物的思想灵魂;写场面,绝不能机械照搬,而应透过画面写出它的实质,等等。要使文章写出生活的感悟,平时一定要注意:1.要不断加强生活积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有了生活积累,即使以前写过的内容,也会由于…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与作文     
<正>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中学生,怎样才能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理想的作文呢?笔者认为,应该很好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概括生活、表现生活,作文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一、观察生活,熟悉所写内容文章是客观事物和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要注重观察、分析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去认识自然界、掌握生活,并用思想去钻研其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时候,生活才能成为创作的巨大源泉。只有经过细致观察,透彻了解要写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生动。  相似文献   

17.
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现自我,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教师一是要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真诚地袒露自我;二是要实破传统观念,倡导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现自我,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教师一是要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真诚地袒露自我;二是要实破传统观念,倡导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是在熟悉生活,掌握描写对象的特征,充分了解事物内在和外部的联系等方面,要求是相同的。而且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比较贫乏,更需要掌握具体的材料,才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我从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毛病是:用抽象概括空洞的语言来代替具体的形象的描述。写出来的东西干瘪平淡。作文指导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目前我们的作文指导偏重于“怎样写”,即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不少同学尤其是初中同学来说,要写好一篇给材料一事一议的小作文,也许是件很头痛的事。其实,写好这类小作文,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仔细研读所给的材料,深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并确立论点,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意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肤浅表层。为此,我们特选辑以下一组文章,每则材料均附有“材料简析”和“思考提示”,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多角度构思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