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走出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与政府、私人企业、跨国公司、科研机构协同育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学生方面还存在资源不足、体制浮于表面等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展开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可视化方法对核心期刊上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作整体的分析,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数字化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数字化、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信息资源建设和教学管理数字化六个主题,其中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数字化发展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热点,而院校自身的数字化建设,如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信息资源建设和教学管理数字化等,是当前研究的薄弱地带。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三教”改革、信息人才的培养、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师队伍的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研究是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关系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依据饲料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总结了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情况,以期为高职院校本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技能考评方式上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方法,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能力培养与实践技能为本位的特征,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分析国内高职院校考评模式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可以促进现行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同时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种特点.根据涵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职业能力要求,当今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是改变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探索顺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创新课程模式.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网络专业为例,阐述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3DCC)的开发以及实践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有效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专业上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而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中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凸显出加强人文教育之必要。文章分析高职人文教育的意义、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现校企合作的深度推进存在不少困难。文章在对国家与地方政府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高职院校视域分析了制约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司法警官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警官类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既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同时,它又具备自己的特点。1、学院定位与一般院校不同。2、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与一般院校不同。3、警务化管理体制。司法警官类院校培养的人才要突出其法律专业性、职业特殊性、实务应用性等职业特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司法警官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已暴露出很多弊端。笔者立足我国司法警官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对司法警官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艺体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依据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构建以“问题引导、项目化教学、自主学习、学习评价”为基本环节的自主学习模式,并以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改革为例,思考并阐述在艺体类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目前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本文将围绕着"工学结合"这一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弹性学分制的核心特点和实施条件出发,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弹性学分制的实施现状与困难,然后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5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凸显专业核心技能的弹性学分制的创新实践,并提出了关于问题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浅谈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模式(CB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赴加拿大学习的亲身体会,文章介绍了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模式(CBE)的基本特点及其课程开发(DACUM)的基本步骤。反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借鉴他山之石,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与借鉴董操,张素玲1-1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林东才,吕福军,高汉运,耿献文,等1-6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唐文君1-11高职生学习动机行为激发与培养策略实证探讨龙绍贇1-14略论冯友兰的“诸子出于职业说”马荣良2-1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探析张森,韩国梁2-5浅谈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刘克星,王乐杰2-8基于归因理论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孙兆扬2-15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于秉娟2-19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李君2-22浅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理念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己形成普遍共识,与此同时,终身教育理念也为高职院校的师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职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网络信息化培养模式,深入分析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网络信息化培养的途径,从观念转化、人员结构、培养方法、培养步骤、培养内容、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要转变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做好他们的素质培训,鼓励他们参与到职业院校信息化改革的进程中来,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富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双师型网络信息化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必须探索和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给原本就显薄弱的人文教育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从转变教育理念、重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培养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迁,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师教育模式。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状况与建设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无不与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改革发展趋势,要努力构建和创新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题目作者期序页码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中共潍坊职业学院委员会2006.13-5关于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田建国2006.16-9浅议高校和谐后勤的构建娄树军2006.110-11浅谈高职教育的考试改革刘德强刘红艳2006.112-14论现代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徐京峰徐之军2006.115-17高职院校软实力建设的几点思考王家爱2006.23-6对新形势下高校培养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工作的思考刘贞富胡斌翟立红2006.27-9奥地利职校师资培训体系研究赵庆云2006.210-13浅谈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刘德强2006.214-16高职院校公寓管理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内涵的角度,对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应从社会、院校、个人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提高高职教师能力的培养体系,以促进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办高等职业院校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而发展多层次的人才结构系统,创新和改革新的教育模式,则是为了跟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众多高职教育模式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和各类企业合作的最佳途径。为了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探究,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改革,本文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对其内涵展开了讨论,并依据分析研究的结果,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