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读《红楼梦》。《红楼梦》是一本最经得住读,经得住分析,经得住折腾的书。《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多活了一次,至少是多活了二十年。读《红楼梦》,就是与《红楼梦》的作者的一次对话,一次“经验交流”。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红楼梦》的经验,以《红楼  相似文献   

2.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民国名刊简金》,共10本,以一刊一本或二刊一本的方式,分别选编了《小说月报》《语丝》《现代》《文饭小品》《太白》《杂文》《论语》《人间世》《逸经》《鲁迅风》《万象》《野草》等12种期刊的散文随笔,它们与通常以作家个人或以作品内容为中心的编法不同,别辟蹊径以期刊为中心来选编,不仅避免了编辑方法的雷同,也避免了所选作品的大同小异,突出了散文随笔刊物在繁荣散文随笔创作与促进散文随笔风格流派形成中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展示了不同散文随笔期刊的内在不同风格特色,因而具有其特有的价值与意义。这里我不想全面地来谈全部十本书,而只想就其中副题为“《太白》散文随笔选萃”的《寒水悲风》一本引发而想说的一些话。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战线》上,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由于酷爱《新闻与写作》,对《新闻世界》中的《新闻通讯》《新闻三昧》,缺乏《新闻探索》和《新闻研究》,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在《中国记者》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我考上了《国际新闻界》著名的《新闻大学》。在培养《记者摇篮》的大学里,我系统地学习了《新闻知识》《新闻采编》《新闻学论集》《新闻传播》《新闻业务选编》《广播业务》《电视业务》《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和《对外报道业务》,进行了《新闻学探讨与争鸣》。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闻与成才》杂志社当一  相似文献   

4.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引发一场媒体大战,许多报纸都推出世界杯特刊。在杭州出版的报纸中,《钱江晚报》有《过足瘾》,《今日早报》有《球动》,《青年时报》有《得意言志》,《都市快报》有《一球成名》,《每日商报》有《球胜之道》,《浙江日报》和《杭州日报》也推出了世界杯特刊。这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发生了什么公元1992年1月4日,这一天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它是一个周末,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但正是后一点,使它与一件新闻界的新闻有了瓜葛。这一日,中国大陆众多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向世人推出了“周末版”,展示了新的一年报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纷纷出版了“周末版”;《辽宁日报》、《陕西日报》创出“周末版”;《南方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贵州日报》推出“周末扩大版”;《解放日报》则随报奉送四开八版的“周末彩报”;《四川日报》打出了“天府周末”,《吉林日报》则名之为“周末增刊”;《河北日报》为“周末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亦由半个版扩大为一个整版,更名为“大地周末”;《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出版报》等亦推出“周末版”。如果将这个日子向前推一日,还有《参考消息》的“周末增刊”,向后推一日则有《工人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的星期刊……这是继1991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周末版浪  相似文献   

6.
搞了多年新闻工作,我最钟爱的还是新闻性的小言论。它短小精悍,事理溶合,二三百字,通过一件小事、一种现象、一种倾向,说明一个道理,或褒扬新风,或抨击时弊,写起来有感而发,轻松自如;读后像吃了精美的风味小吃,回味无穷。难怪大报小报都应用这一新型评论文体。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职工论坛》,《文汇报》的《虚实谈》,《天津日报》的《津门小议》等,并放在一版要闻版,成为一枝亮丽的小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周易》一书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研究成果迭出。这其中,杭州大学黎子耀教授的新著《周易秘义》独树一帜。《易经》自古被视为卜筮书。《周易秘义》作者断定它是一部借宗教之名而言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其中留下了殷周奴婢起义的史迹。解经的《十翼》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序卦》是一页殷周奴婢起义史,不啻是《易经》的纲领。《杂卦》是一篇殷周奴婢起义赋,因其全篇用韵,不啻是《易经》的总结。作者指出,《易经》在奴隶制社会里突出  相似文献   

8.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8,(1):121-127
1935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册《丛书集成初编目录》。内容有《缘起》《凡例》《丛书百部提要》《目录分类说明》《目录》《新闻纸本样张》《新闻纸本预约简章》等,除《缘起》由王云五署名外,其他均不署名。《丛书百部提要》占该书很大篇幅,是民国时期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起就创办了党刊,通过党刊指导斗争。在80多年的历程中,她创办过多种刊物,仅中央主办过的机关刊物就有18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新青年》、《向导》、《布尔塞维克》、《斗争》、《解放》、《群众》、《共产党人》、《红旗》、《求是》等。《求是》杂志社部分老同志和中青年同志,在众多单位的热情支持下,数度寒暑,集体攻关,编写出了一部  相似文献   

10.
赵世惠 《军事记者》2008,(12):I0002-I000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解放军报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从最初的一张《解放军报》和一份内部刊物,发展成了今天的三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四刊(《解放军画报》、《军事记者》、《中国民兵》、《环球军事》)、一网(中国军网)和两社(长征出版社、长城出版社),变成了实际上的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矿工,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每当接到许多报章杂志时,首先拿起的是由《工人日报》主办的《新闻三昧》,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笔者初次写稿,不得要领。一位搞宣传工作的好友赠给我一本《新闻三昧》,内中栏目既有《采访生活》、《编读往来》、《传媒天地》,还有《新闻内幕》、《业务研究》、《充电乐园》……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文章给人以启示,且各具特色。打学了《三昧》以后,她教给我写稿的基本常识,帮助我提高了写稿的能力,使我在几次参加征文活动中得奖。之后,我试着写了《从喜宴上抓出新闻来》被《新闻三昧》采用。从此,我按期收到这份刊物后,就像老师来到我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的新闻丛书《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新闻丛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继《新闻研究资料》丛刊出版后的又一套有关新闻方面的书籍。它是《新闻研究资料》的姊妹读物。除《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外,已出版的还有《报人生涯三十年》(张友渔著)、《世界日报兴衰史》等。新闻丛书《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汇集了三十年代以来的一些新闻记者的采访回忆。作者各自通过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有的描述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个侧面,记下了珍贵的史料;有的追忆了采访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读了于鸣镝、尚玉卿二位同志的《藏书流通过程中的增殖现象》(载《图书馆学刊》,1989年年第3期以下简称《现象》)一文后,写了一篇《藏书流通过程中的增殖现象”读后》(以下简称《读后》),发表在《图书与情报工作》,1990年第3期上。于鸣镝同志于是在《图书与情报工作》,1991年,第2期上刊登了《价值一词有两种含义》(以下简称《含义》)来答复我在《读后》中所提的问题。于鸣镝同志在其《含义》一文中引用《辞海》一九七九年版(缩印本)第200页上对价值一词的解释如下: “价值:①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如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立 《新闻知识》2003,(12):46-48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成功地播出了第一档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获得空前的成功。自此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都办起了谈话节目,荧屏上说声一片。中央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一系列谈话节目,聚焦商界精英的《对话》(原先就有一档类似的节目《商界名家》),为倪萍量身定做的《聊天》,以及《朋友》、《艺术人生》、《文化视点》。  相似文献   

15.
《心灵长城——中华爱国主义传统》一书一问世,立即在学术界、舆论界、读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求是》杂志、《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  相似文献   

16.
2004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的第一批著作共十一册,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马来西亚》、《马基斯坦》、《越南》、《南非》、《以色列国》。笔者花了不少时间,将这十一册浏览了一遍,获得颇深的印象,认为这是一批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好书。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最基层的通讯员,虽说有10年的写作时间,但长期来不知有《新闻三昧》刊物,2000年我由宣传科调到团工会,主管通讯报道,才认识《新闻三昧》。通过一年来的接触,从中获得了不少知识,真有点相见恨晚之感。《采访生活》增长了我的采访技巧;《业务研究》帮助我克服了写作上的弊病,使我的业务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采写经验谈》的经验、《我们的同行》、《记者手记》等栏目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读;《新闻夜大学·专题讲座》更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新闻  相似文献   

18.
执着阅读     
余华 《出版参考》2010,(10):5-5
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读了一遍: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闪闪的红星》,然后是《矿山风云》。  相似文献   

19.
熊茵 《出版广角》2013,(2):76-77
《牡丹亭》是昆曲中一部著名的爱情剧作,它分为55出,包括《惊梦》《寻梦》《婚走》《再生》等。在昆曲的早期剧作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政治主题展开,例如《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等,也有少部分以男女爱情为主题的戏曲。到了明朝的万历年间(1550),一位可以和西方戏剧家莎士比亚相媲美的戏剧家汤显祖诞生了。他所写的《牡丹亭》将大家闺秀的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1977,(1)
《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斯天》。去年《十月》,《在最紧要的关头》,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采取《伟大的战略决策》,《坚持三要三不要,彻底砸烂四人帮》,打了《漂亮的一仗》,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除四害》、《送瘟神》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喜讯》传开,从《咆哮的松花江》到《武陵山下》,从《箭杆河边》到《南海长城》,处处《莺歌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