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篮球运动的进攻与防守技术中始终贯串着脚步移动技术的运用。人们观赏篮球比赛,注重的是进球,往往对运动员怎样运用进攻和防守的脚步移动技术,创造良好时机,获得球权等关注甚少。尤其对初学者来说,这项基本功容易被忽略,而这恰恰是我们教学、训练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剖析脚步移动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求对这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有所研益。1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1.1脚步移动技术应融于各项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中在每堂课的教学训练中要把脚步移动技术融汇于各项基本技术的传授…  相似文献   

2.
移动技术是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控制自己身体和改变位置、方向、速度,争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它们是掌握和运用攻防技术的基础。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不论是持球,还是不持球的情况下,完成各种进攻或防守动作,都需要有脚步动作的参与。因此,移动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基本技术动作。本文通过剖析脚步移动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求对这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篮球防守的技术动作由脚步移动和手臂动作共同构成,手臂动作在防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防守质量不容忽视的环节。为了提高防守的攻击性,必须重视对防守时手臂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在比赛中也必须避免盲目、随意用手的习惯。本文分析了几种防守状态下的手臂运用技术,以期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防守反击是比赛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得分手段。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究防守反击技术在散打锦标赛中的重要性,以其丰富散打技术的训练方式,为散打运动员更加科学合理地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在三回合的比赛中,第一回合与第二回合及第三回合在防守反击运用方面,呈现出巨大差距;在同一级别当中,技术运用丰富的一方,最擅长于使用防守反击技术。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足球运动员移动能力训练进行研究.指出,移动能力是足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球员的比赛表现密切相关.在对移动方式特征和分类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针对长期被忽视的发展感知能力和移动效果反馈两方面,提出足球移动能力训练的内容和重点,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要点.认为,发展移动能力要符合力学原理、结合专项技术训练,最终实现训练能力向比赛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网球运动中影响移动步法的因素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球比赛中移动步法是影响网球技术掌握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步法移动是做好完整技术动作的重要保证。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找出影响移动步法的因素并提出其训练方法,为提高我国网球运动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采集法等方法,对世界优秀拳击运动员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比赛中进攻技术特征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塞尔丹巴是一名典型的远距离打法型,技术运用全面,隐蔽性强、击打准确,具有较好的距离感和掌控进攻时机的能力;进攻技中移动较少,能较好控制重心,多以控制距离的方式移动;以直线性拳法运用为主,速度快,且突然攻击;但他攻防技术运用相对单调,变化不大,很容易被对手发现防守破绽,比赛中失点主要集中在进攻起动和与对手在相持阶段被对手用后手直拳击中。本研究对中国运动员制定参赛预案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篮球防守的技术动作是由脚步移动和手臂动作共同构成的,脚步移动在防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提高防守质量必须重视的环节。为了提高防守质量和效果,必须重视对防守时移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就需要提高对防守移动技术的认识,在训练中提高对防守移动技术的训练水平,掌握正确的技术,以不断提高防守质量。本文分析了几种个人防守状态下的移动技术运用,以期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对比实验法 ,对强化横拍两面攻选手侧身攻技术的优越性作了追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强化横拍两面攻选手侧身攻技术能明显提高脚步移动频率、步法移动到位率和侧身攻成功率 ,有助于改变比赛节奏 ,摆脱对手攻中路的威胁 ,增加正手控球范围及技战术变化 ,提高比赛成绩。这种技术是横拍两面攻选手比赛成绩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8年国际沙滩排球女排公开赛前4名比赛各技术的统计与分析,认为轻扣、垫调、挡球3项基本技术在沙滩排球多项技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掌握程度与应用效果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在此3项技术的使用上,中外选手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运动员处劣势。建议在其今后训练中加强对3项技术的认识,多加练习,及早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研究技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对提高训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排球运动中的主要基本技术,得分的重要手段——扣球,在比赛中运用效果怎样呢?哪些扣球技战术在比赛中效果最好呢?笔者利用六届全运会女排决赛这个机会,对扣球技战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临场统计,其目的是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前扑滑垒是棒球运动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否正确运用该技术会对棒球比赛的攻守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全国十运会棒球比赛中,前扑滑垒技术被各运动队广泛运用,进攻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被触杀的风险。但同时存在前扑滑垒动作不规范、技术失误过多、上垒率下降等不足,给运动员埋下了损伤的隐患。在查阅文献资料、采访知名教练的基础上,利用技术统计资料,结合自身运动和裁判实践的经验,对前扑滑垒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其动作要点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运动中视觉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篮球技术得以发挥必须依赖的一项基础战术.在篮球训练和比赛时,由于运动员视觉观察能力跟不上,往往影响篮球技、战术的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训练比赛实际,对篮球运动为什么应重视视觉能力的训练进行了分析,找出提高视觉能力训练的方法,为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中视觉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篮球技术得以发挥必须依赖的一项基础战术。在篮球训练和比赛时,由于运动员视觉观察能力跟不上,往往影响篮球技、战术的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训练比赛实际,对篮球运动为什么应重视视觉能力的训练进行了分析,找出提高视觉能力训练的方法,为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3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中中外女子运动员腿法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腿法技术运用是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使用次数较多、成功率较高的腿法技术主要为鞭腿和侧踹腿,而正蹬腿及其它腿法技术在比赛中逐渐被淘汰.中、外女子运动员在鞭腿技术的使用能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国外运动员运用侧踹腿技术的意识、能力均远逊色于国内选手.  相似文献   

16.
WCBA主要技术与净胜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2002年WCBA常规赛各队技术统计表》,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比赛的14项技术同净胜分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在14项技术中总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命中率和抢断是决定净胜分多少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对训练工作提出建议,供参加WCBA比赛的各队教练和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后踢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腿部技术,在跆拳道比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比赛得分的重要技术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后踢技术的概念、分类以及实用价值进行分析,提出了跆拳道后踢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以后的跆拳道训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以提高运动员科学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现代篮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个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篮球战术的不断创新,导致了攻守双方的对抗异常激烈,急停跳投作为篮球运动投篮技术中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得分手段,具备了快速、突然、多变等特点,能在激烈的对抗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此内容也从不同水平层次的比赛中进入到了我们普通的课堂教学中。因此,研究如何摆脱防守后的急停跳投技术对于战术的创新,科学的指导篮球技术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急停跳投动作技术和运用时机分析,以达到对摆脱防守后急停跳投动作技术的深入了解,便于在教育教学和训练比赛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比赛中最积极、最有效的进攻手段。正面扣球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进攻技术.也是普修课教学卜的一个重要教材,而且扣球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要想提高扣球技术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错误动作,对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及时加以纠正,从而提高扣球的教学质量。亚正面扣球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1)上步起跳时间过早或过晚a.以口令信号或触动队员身体,使学生体会跑动上步的时间。b.强调当球升到最高点时止步起动。(2)助跑起跳前冲a.进一步讲解助跑起跳的技术动作要…  相似文献   

20.
弹跳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弹跳能力是投篮、抢篮板球的有利保证,是取得比赛最后胜利的关键.通过观察、分析并运用已经取得的某些研究成果对篮球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各种起跳进行理论研究,探寻最佳的弹跳能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