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设计课程导语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科学地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情境导入、知识导入、背景导入、兴趣导入、设疑导入等等,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进入学的角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1.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教师要使每堂课的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内容是,导入时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相似文献   

3.
刘标  李爱华 《考试周刊》2013,(49):131-132
<正>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课堂导入则是主要形式。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环节,导出新意,讲出字里行间学生看不出来的"奇珍异宝"。因为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源泉就是教师对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每个课题的导入。实践证明,"课堂导入"的优劣往往决  相似文献   

4.
一堂课想要有高效率、高质量,科学合理有趣课堂导入设计尤为重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设计导入科学性、合理性和艺术性,为课堂教学整体有效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5.
所谓导入,也就是教学活动开始时所讲的话。导入设计得当,能使本次教学活动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参与。反之,公式化、模式化的导入是不能引起幼儿兴趣的,导入应紧抓"注意"和"兴趣"不放。我在多年的常识教学中,归纳并设计运用下列几种形式的导入,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猜谜式猜谜语,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用猜谜活动作为常识教学活动的导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集中注意力,还能引出本次教学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如在进行"认识蜜蜂"的常识活动中,我就用"勤劳又勇敢,飞在百花园,采遍千朵花,酿成蜜…  相似文献   

6.
课堂导入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如开门见山、顺藤摸瓜、演绎推理、情景设置等,没有较为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发挥能动性作用,使用不同的导入策略.笔者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在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李响 《文教资料》2012,(6):186-187
课堂导入是课堂设计和教学的第一步,合宜的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兴趣。高度重视并且深入研究课堂导入的作用、方法和原则,有助于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启导和引领环节。兴趣导入教学设计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本文简要介绍几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初中英语课堂主题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导入内容与方式教学设计时,要坚持科学的导入设计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导入内容与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往往也离不开好的导入设计。导入作为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任务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动机,把学生引到课堂情境中来。下面我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导入"设计的方法1.直接导入教师直接将所学语言点展示给学生。直接导入设计得当的话,可以促进学生大脑中系统知识构建的形成,为后续教学环节做好  相似文献   

11.
王艳平 《中国教师》2013,(Z1):266-267
教学导入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导入设计的好,会激发学生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教师可以把教学导入作为一门艺术,为了实施好这门艺术,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一下方法进行课堂导入设置:一、"丢包袱"导入法这种"丢包袱"导入法在教师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对新课进行导入设计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  相似文献   

12.
导语是每堂课教学时的开场白,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随机应变,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虽占用的时间不长,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但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容易走进一些误区,本文针对在导入中存在的问题,略谈一下导入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一些切实有用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许祥忠 《考试周刊》2010,(45):177-177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教师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设计精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上课伊始,学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因此,课前的导入教师应该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思维的齿轮运转起来。导入的类型颇多,有听曲、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开门见山、温故知新、看课文插图等,面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先板书"狼",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再板书"小羊",让学生讲小羊是什么动物;然  相似文献   

16.
精心设计导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精彩的导入,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厌学情绪的产生。比如,新课的教学难点突破,可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新课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运用经验导  相似文献   

17.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语文课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因此,设计导入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数学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19.
王娟秀 《考试周刊》2013,(38):43-44
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消除"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疲惫,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何优化导入呢?可以从"激趣"、"激情"、"创新"、"回顾"四个方面尝试。课堂导入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格式,而教师设计的种种导语,目的都在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导入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这四种导入方法能很好地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学习语文,感悟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的第一环节——导入则是艺术中的艺术,好的导入犹如一把"金钥匙",顺利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智慧之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课堂导入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这样才会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的神圣、魅力和诗意,在学生纯净的心田埋下"热爱语文"的种子。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只有做到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洞开思维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