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定律性质的认识,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的事物,或借助教师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或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知识,从而掌握理论知识(间接经验).形象直观的事物给学生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抽象概念的难度;可以展示事物内部的结构、相互关系和变化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认识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思维碰撞”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科学、有效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那么学生回报教师的将是无法预约的精彩和收获。  相似文献   

3.
巢萍仙 《考试周刊》2009,(30):156-157
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内为把重点和难点问题讲清讲准,明晰主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素质等所采用的科学教学方式。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收”与“放”:二是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供”与“需”:三是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四是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疑”与“释”。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5.
地理演示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展示各种地理教具,让学生观察,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及其变化过程等感性知识的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演示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而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地理感性知识。又可从中获得新知识。 在中学地理“地图”一章的教学中,主要是集中训练学生的读图知识和技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是地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和“帮助”,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让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校开展的“强化活动,优化环境,发展儿童创造力”的整体改革试验,笔者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环境设计作了尝试性的实践,在此浅谈一些体会。第一,环境设计形象、直观,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最初形成的新知识是感性的,这种感性知识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思维。环境设计得好,能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出发,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我在上《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课时,讲到石头是否会变成小鸡这个问题,为了讲解得好,我把受过精的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通过文字说明和相应的插图画在幻灯片上,从而使学生很快地认识翻受过精的鸡蛋是  相似文献   

8.
王红  李俊峰 《地理教育》2014,(7):109-110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经历和体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也明确要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歌曲为例,探讨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歌曲在地理感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地理知识,由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而获得,属于认识地理事物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学习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础.地理感性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和地理数据.地理景观知识是反映各种地理景色和外貌的感性知识.  相似文献   

9.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通过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动协调和控制来实现。主要是:处理好教师的个体劳动同表现为教学质量的集体劳动成果的关系,真正实现教师个体劳动功能融于群体劳动功能之中,各学科知识融于学生整体素质结构之中。处理好统一教学方案同表现为个体行为的学生学习结果、理解内化过程的关系,重视对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的研究,重视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内在过程中能力与态度变化的研究,重视学生接收知识状况及发展差异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冯有胜 《考试周刊》2009,(21):192-193
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文作者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应的一些“阅读”材料的实践,分析初中科学课程“阅读”材料的使用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1学生主体作用的内涵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开放式教学形式,创设宽松、自由、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具有获取知识的方法、技巧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13.
龙吟 《广西教育》2005,(1B):35-36
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要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口语教学,在教学中当好“规划人”和课堂学习中的“对话人”.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同教师处理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处理得好,教师的讲课就可以变“传授性”为“开发性”,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反之,教学流于单纯传授知识,就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的教  相似文献   

16.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子解周围环境、事物、现象的一种知觉过程。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了解事物的现象、结构、特征、用途及其发展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然后将这些感性知识通过推理加工成理性知识。所以说,观察是一切知识多得的“门户”。自然教学也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教小学自然《种大蒜》一课时,对大蒜的形状、气味、蒜球内外的形态,教师大多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观察的结果。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说出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对大蒜生长的季节,…  相似文献   

17.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采用一些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缺少了创新平台,创新教学的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是理想中的乌托邦。怎样才能构建好这个平台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师生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求异、联想、质疑,善于挖掘知识内在的育人价值,赋予知识创新的元素;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完美结合。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每一堂数学课都是对学生进行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的思维练习 ,学生由无知到有知 ,由认识事物表面现象到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由掌握知识到形成技能技巧都与教师是否正确运用科学的教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掌握好每一堂课的关键所在 ,而且要认真钻研好教材。然而 ,有人却说 :“数学不过就是一些简单 ,枯燥无味的数字 ,很好学。”正因为如此 ,有人就不认真钻研教材 ,忽视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而犯了科学性的错误。在一次听课中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按比例分配…  相似文献   

20.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实效性必须处理好探究中的“放”与“收”的关系,即处理好科学探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二者的关系。本文结合科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从“放”、“扶”、“伸”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