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镇西 《班主任》2012,(9):65-66
正在腾讯微博上看到一个老师写道:"我很不喜欢听到评价一个老师的标准是‘爱孩子',我觉得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最后只剩下爱时,这个老师是无比可怜的,因为,孩子到学校来,不只是让老师爱的,更是为了变得聪明的。对弱小生命的呵护是任何一个善良的人应该有的最基本的东西,更何况老师。不要把爱孩子当成一块遮羞布。"当时我正忙着出去,但这个话题引起了我的兴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89):168-169
<正>"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的一句古训,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是教育学生爱自己的老师,要主动和老师亲近,只有亲近、喜爱老师,才能对老师所讲的道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笃信不疑,潜心研习。从我的角度看,则是指教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是搞好教育的出发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从热爱学生开始。正如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孩子爱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从教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4.
<正>当了十三年的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不是乏味的,而是充实的,班级管理是爱与智慧并存的艺术。一、用爱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1.关爱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希望我教的孩子们都能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快乐成长,现在我教二年级,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特别热情,课后经常会围着老师问各式各样的问题,说自己开心或烦恼的事情。每当  相似文献   

5.
正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成千上万的优秀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但是也有很多老师常常抱怨:好心被当作驴肝肺,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自己的"爱",很受打击。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想说的是,学生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原因恐怕主要还是在于老师,在于老师的爱是否真诚,是否理智,是否智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有些老师的"爱"的确让学生不能承受。需要申明的是,以下事例绝对是千千万万辛勤耕耘的老师们中极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爱,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弱势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伟大而神奇的。一、用爱去透视问题学生的心灵问题学生一般是不守纪律,学习成绩落后,诸多方面表现欠佳的孩子。由于长期受歧视,遭遇冷落,他们一般都很自卑,对外界极其敏感,对他人存有戒备心理,对同学存有敌意。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希望得到同学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而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我们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也付出爱啊,有个别的后进生为什么就是不理解、不领情呢?"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感受理解到老师的爱,尤其是让后进生理解到老师的爱,的确是一个难题.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学生感受到你真心爱他(她).  相似文献   

8.
<正>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爱是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扉;爱是春雨,能润泽滋养大地上的生物。爱是人间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斯霞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者,最不可缺的是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善爱确实是一个艺术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将爱生之情巧妙施于学生身上,产生极大的爱的渗透力、持续力、爆发力和震撼力,并触动孩子  相似文献   

9.
赵锋 《上海教育》2012,(28):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0.
赵锋 《上海教育》2012,(19):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要尝试着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后进生,更是毫不吝啬地播撒自己的爱心,用真情去温暖、激励、鞭策他们,时时用爱为他们导航。  相似文献   

12.
王升 《宁夏教育》2011,(6):30-30
一、爱心是班主任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班主任的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班主任的天职。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叫小敏,她聪明活泼,性格外向,成绩还不错,但比较任性,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她都不放在眼里。在初三的第二学期她与化学老师发生了矛盾。那一天晚自习,我刚从教室回到家不长时间,化学老师打来电话:"王老师,你过来一下,你们班的小敏太不像话了,晚自习让她搅得都上不成了……"我迅速赶到教室,先将小敏叫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原来一直以为谦虚是一种美德,于是当别人当着儿子的面夸他时,我总要说几点他身上的缺点,有时甚至将他的小毛小病放大了。今天读到一则故事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愚昧无知,真是枉为老师了。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意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是检测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过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语言性智愚症",其病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从真爱每一个孩子做起",用自己的"真爱付出"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对待",真心对待老师、同学,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意"为老师"读书,真心对待数学学习。一、表扬是最直白的爱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大多数爱表现、有个性,更喜欢听到他人的夸奖。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  相似文献   

16.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各色各样的学生,处理各种各样简单的、复杂的问题。有一种孩子最让老师头疼——爱打架、常惹事又不爱学习的"拧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老师都束手无策,就连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望而生畏"了。我们有没有真正感受过他们的内心世界呢?这次,我有幸在著名心理学家陈虹博士的体验活动中扮演了真实案例中的一个拧孩子,随着情节的深入,我渐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他的感受与变化,为我们老师今后处理类似"头疼"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教育学生的巨大心理效能。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做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在教育教学生活中,触摸是一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一种特殊的爱。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缺少"爱"的心灵,犹如一阵阵北方的沙尘暴,所到之处皆是冷漠。一颗冷漠的心灵,对未来还抱有美好的梦想吗?而爱心,正是沙漠中的绿洲,能带给他们清泉,带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相似文献   

20.
"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便是爱。在教师道路上,我一直在摸索怎样做个好老师,陶行知的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生活即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爱是相互的,所以第一步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