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天晚上写一篇日记。”通常语文老师都是这样布置日记作业的,学生们听到这样的作业时常会叹口气:“哎!又是日记。”日记属自由习作,指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练习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爱写的。这种练习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兴趣。可为什么学生们却不感兴趣呢?我想,原因出在老师设置日记的漫无目的和缺乏技巧上。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爱写日记,会写日记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2.
万青 《学周刊C版》2011,(5):128-128
新课程强调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开放性。我个人认为让学生撰写数学日记能达到这个意图。写数学日记,可以拓展学生认知领域,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广阔性;写数学日记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数学问题能力……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写数学日记有许多好处,它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魅力,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基于这一点,我结合自己平时布置的作业——数学日记,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日记     
茅卫东 《陕西教育》2002,(12):31-31
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老师除了布置课堂作业外,还会布置一定量的课外作业(孩子们常称其为家庭作业).可是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往往令人担忧,首先是作业质量明显不如课堂作业,更有少数同学不愿做或少做,老师们常常抱怨学生的懒惰和不自觉.原因是课外作业统一机械、脱离生活.学生没有选择作业题的权利,更无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尝试""发现"的机会.那么,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才能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呢?学生的日记触发了我的灵感,何不来试一试,让学生写写数学日记.不想,一试还真灵,数学日记真成了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努力追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传统的数学作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这种数学学习的需求。相对于传统数学作业的统一内容,写数学日记不再要求学生“一二一.齐步走”。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来写,它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更富有个性与人情味。传统数学作业重视呈现解题结果.写数学日记更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更多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数学实践渠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状况、效果、问题、感悟、收获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学完乘法后,正好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去国防园春游。我要求学生春游后写一篇数学日记。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篇数学日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日记是一类特殊的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欣喜地领略到数学日记的独特魅力,进而不断地将数学日记的形式付诸实践。一、让学生拥有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缺乏兴趣是直接的原因,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数学日记可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所以最近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写数学日记.  相似文献   

8.
一、日记主题化安排,内容丰富 通过对日记写作的主题化设计,我们提升日记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写日记并非老师随意布置的“放羊式”作业,而是一项或由课内延伸出,或取自生活世界、服务自我和他人的重要任务,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9.
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根据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它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赋予了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学习空间,使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智慧传递的桥梁。1,构建联系学生生活的桥梁。在作业中增加数学日记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加深对数学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了"两位数乘法"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调查写一篇数学日记。有的调查了家里一周的支出情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学生的数学日记,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真正建市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日记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日记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倾吐数学学习的心声,阐释数学学习的生命意义;有助于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过程,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展示数学学习的成果,构建数学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话说日记     
正日记是一种应用文体,也是小学作文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有些同学很想写日记,但不知怎样写,还有的同学写了几篇日记后就坚持不下来了,说明他们还不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没有掌握写日记的方法,没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的同学写日记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检查时就写,不检查就不写,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养成习惯。其实在写日记中可以得到无限的乐趣。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了25年日记;伟大  相似文献   

13.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课堂上讲授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推理程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二是对教学过程和方式的评价及建议,即允许学生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以及课外活动、作业、考试等各类问题发表意见;三是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关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偶然机会我阅读了一位初一学生的一则日记,题为《请求》。日记主要内容摘录如下:“昨天晚上,我正在自己的梦境之中找寻自己小学时代那无忧无虑的金色童年,突然,那些作业本都追过来说‘强强,你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快点写!快点写!’……每当老师布置那一项项重如泰山的作业,我们大家总是忍气吞声,尽量将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作业完成。” 日记的结尾写道:“老师,请您不要把这沉重的作业大山压在我们背上  相似文献   

15.
1.数学日记的内容 1.1学习中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发现等;学生上课、作业、解央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数学日记这个形式很好,既让学生真正明白了数学的解题方法,温故而知新;又能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于语文与数学课之间的有机融合,作了有益的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家长评语何谓数学日记?就是用日记的形式反映数学的内容。今年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在作业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数学日记是我重点探索与实践的新的作业形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直面的问题,数学日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感,对提高学生数学生活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提倡学生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在做数学课堂日记时,要做到有所侧重,紧贴数学内容,在写生活数学日记的过程中,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生活现象中发掘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很容易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与能力发展.本文提出了新的数学作业观念:注重内容精炼和层次性的同时,紧跟学生的兴趣、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如从生活中提炼数学作业,写数学日记等.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发现有位学生在日记上这么写着:“今天老师没有布置家庭作业,我一到家就匆匆放下书包冲出门去,简直象冲出笼的小鸟。我来到附近的小溪边捕蝌蚪,哪知竟捉到了一只小乌龟,我忙把它装进瓶里……”日记写得活泼自如,表现得那样无忧无虑。翻阅着这篇日记,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学生怎么会将自己比作冲出笼的小鸟?这“笼子”指什么? 事后我开了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课余生活,吸收他们对家庭作业的意见。应谈会使我了解到,平日布置的过量的刻板的作业:枯燥无味的抄写、重复不变的解词,成了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压抑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学生真象关在笼中的“小鸟”。  相似文献   

20.
从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入手,不仅表现在它能解决日记的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它还直接影响着日记的形式即"怎么写"的问题。一般说来,观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记的好坏。本文认为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应加强观察指导,激发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强化观察训练,提高观察能力;自由选择观察,启发观察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