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如何钓甲鱼     
一、钓点的选择。甲鱼生长在江、河、湖和水库及靠近这些水域的水泡子里。如果在这些水域里钓甲鱼,除观察岸边有无甲鱼爬行的痕迹或水面有无甲鱼露头换气的情况外,还要注意选择:1.岸边和水底是沙土地;2.水底坡度较缓;3.水深1~3米,水流较稳,长有水草,并朝阳;4.水中有石头坝或石头  相似文献   

2.
答钓友     
湖北方绪升等同志来信询问怎样才能钓到甲鱼? 答:要钓甲鱼,首先要了解它的习性。甲鱼学名称鳖,又叫水鱼、团鱼、脚鱼和王八等。它主要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两栖爬行动物。它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南至北各地均有它的踪迹。但与鱼相比,它的数量少得多,所以钓获量也不大。 甲鱼喜欢生活在岸边有沙滩或山坡的向阳避风、外界惊扰少的水域,水底是泥是沙它都能适应,但水域不能有工业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怎样钓甲鱼     
四川周仲生问:甲鱼的生活习性,如何寻找甲鱼及垂钓条件。 甲鱼性喜高温,它适宜的水温为20~33℃,15℃以下时停止进食,冬日潜入水底冬眠。33℃以上它摄食不积极。 如何寻找甲鱼: 1.由于甲鱼需要上岸觅食和产卵,在岸边可以发现有呈轨道形的双排足迹,有时还可能见到在足迹中间有甲鱼躯体拖行的踪迹。 2.甲鱼每隔3~5分钟就要游出水面换气,水温越高,它换气的  相似文献   

4.
拖钓小窍门     
张兰舸 《钓鱼》2005,(11):35-35
在久不上鱼时改守钓为拖钓会立竿见影,尤其对某些喜欢吃活食的鱼更见成效。拖钓战术除水底和水面有障碍物外,适合于各种水域。  相似文献   

5.
拖钓入门     
在久不上鱼时改静守为走钓会立竿见影,尤其对某些喜欢吃活食的鱼更见成效。拖钓除水底和水面有障碍物外,适合在任何水域操作。  相似文献   

6.
大江大河,水底不像静水那样有适合鱼儿过冬的厚厚淤泥,鱼儿一般是躲进深水或石头缝里过冬。据笔者经验,同样是在自然水域,在江河垂钓要比在静水中容易些,只要找到好钓位,垂钓时机把握得好,收获有时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7.
酒香红虫饵     
4月的东北.水面上的冰已逐渐融化.在水中蛰伏了一冬的色儿已是饥肠辘辘.开始在水底游动索食。  相似文献   

8.
20多年前,甲鱼还是不受人重视,身价比现在要低百倍。那时,在我家住的小山村周围的野塘中,时常发现甲鱼的踪迹。它们有时将界尖稍稍露出水面呼吸空气,一有动静就迅速缩回水中;有时还会爬上岸边晒太阳。我知道钓甲鱼要用猪肝做饵,可当时在一个小山村里,要找到猪肝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天下午,我和同村的几个伙伴捉了不少泥鳅。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到:甲鱼在野外也不是吃猪肝长大的,它们肯定吃泥鳅。于是,将泥鳅斩头去尾,留下中间约四五厘米长的一段作饵。钓甲鱼的钓具很简单:选用毛竹板,削成长20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的竹…  相似文献   

9.
何川 《中国钓鱼》2007,(10):62-62
鲢鱼的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记得前年夏天,头天晚上刚下过大雨,北京后海的水面上就陆续漂起了大量的死鱼。经过后海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水面上白茫茫一片,这些死鱼全是清一色的白鲢,小的有250克左右,大的有一二千克。鱼的尸体随着水波在水面上漂动,让过往的人们见了惋惜不已。因为水体的  相似文献   

10.
张怀彬 《垂钓》2001,(6):49-50
任何物体置于水中时都会产生两种力:一是水作用于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二是地心引力作用于物体产生向下(严格讲应是向心)的重力。当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就浮在水面;当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便沉入水底。在钩、漂、线、坠的组合系统中,漂的浮力远大于所受的重力,所以浮在水面;钩、坠、线所受的重力远大于浮力,故沉入水底。当用适当的线将漂、坠、钩合理地连接,  相似文献   

11.
一墨 《中国钓鱼》2018,(4):55-55
鲤鱼喜欢在水底游动,寻找食物。由于鱼鳃的呼吸作用以及它在水底草丛中翻找食物的动作,水面上就会出现串串气泡。鲤鱼游到哪里,气泡就出现到哪里。钓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立即抓住时机,及时地准确地将挂好鱼饵的鱼钩抛向水中冒泡处,以期达到将鲤鱼钓上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手竿钓鲮鱼     
鲮鱼,也叫野鲮、上鲮,属鲤科鱼类,喜温怕冷,食谱很广,鲮鱼生性活跃,行动敏捷,嗅觉灵敏,喜集群抢食,在水域中活动范围宽,水底层、中层、水面四处游弋觅食。一般早晚在水面表现较为活跃,中午在溶氧丰富的中层或底层觅食。因鲮鱼力大,游窜速度快且耐力持久,用手竿遛鱼情趣无穷,加之鲮鱼基本上是全天候索饵,少了许多无望等待的苦恼,因此用手竿钓鲮鱼的方法一经流行,便受到广大垂钓者的喜好。  相似文献   

13.
仰泳,即身体仰卧在水面上游进。由于人体本身具有浮力,只要在水中全身放松平卧,脸部露出水面,便于呼吸,腿部和手臂稍加动作,就可以浮于水面上游进。只要姿势正确,动作协调,是比较容易学会的。但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仰泳腿部技术,使其尽快学会仰泳,我个人认为在学习中抓住仰泳腿部的关键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对初学者来说,能否平稳地仰卧漂浮于水面,是一个关键环节。从技  相似文献   

14.
与野鲤相约     
杨天举  路安 《钓鱼》2011,(21):30-32
野鲤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淡水鱼类之一。其适应能力很强,可生活在沟塘江湖之流水静水、清水浑水、肥水瘦水等各种水域。野鲤多在大水面水体沿岸的下层活动,尤喜芦苇、水草丛生的弱光处和肥水水底的泥质松软之地。贴底耕泥索食是鲤鱼的一大特点,在水面则表现为葡萄状的鱼星。鲤鱼食性很杂,  相似文献   

15.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4):15-15
鲤鱼的食性与习性:鲤鱼,是垂钓水温为15 ̄30℃,它们通常栖息在水草鱼这一习性最点睛的描绘。水面波浪的爱好者喜钓的鱼种之一,由于它的适应繁茂的水底。在找寻食物时会用鱼吻和兴起是因风天而致,波兴浪涌的水域,溶能力强,几乎在有水生物的水域里都能胸鳍拱动水底的泥沙以觅得食粮。在拱氧量高,且食物丰盛,生性好动的鲤鱼在见到其踪影。一般雌性二龄与雄性一龄动的过程中,水底会泛起阵阵大小不一这天然的食物场里尽情的追逐嬉戏......的鲤鱼,即可达到性成熟。每年的4 ̄6月的成片星泡。因此,许多垂钓爱好者会根兴奋之余,露一两手跃波高招,也属…  相似文献   

16.
何惧走标!     
当暖暖的春风夹带着花香扑面而来,吹到正在钓鱼人身上的时候,会使我们心旷神怡、倍觉舒适。然而,风吹溜起易“走标”、鱼难钓给钓鱼人增添了不少烦恼。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这种自然现象给垂钓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掌握到一定的客观规律,并相应地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同样可以提高钓获量。选择钓位在风较大易走标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在风口处、河道较窄的区域以及无阻挡、无障碍的光水面下钩。应选择那些有水草或木桩等水底有障碍物(不影响垂钓)的水域,因为这些障碍物在水里能减缓水流的速度。另外也可选择河、塘的洄水处,沿岸有凹进的水域,还有…  相似文献   

17.
秋钓鲮鱼     
云海 《中国钓鱼》2005,(11):10-10
一、钓点 鲮鱼属底栖鱼类,喜欢在有活水,阳光充沛、水底有石头、杂物及枯木桩的水域活动觅食。作为垂钓者,如果面对的是一片陌生的水域时,在钓位的选择上,应以坝首、坝尾、水湾凸凹部位、入水口、鸭栏附近为首选,当然,鲮鱼跳跃的水面处也是垂钓的好地方。天气气温高时,钓点水深以2-3米较为合适,如遇天气凉爽时可适当钓浅些。  相似文献   

18.
徐立新 《垂钓》2005,5(9):56-57
小时候南湖甲鱼很多.开春后甲鱼就爬到湖堤上产蛋。仔细观察水面,如果看到有甲鱼浮起来.在附近的湖堤上一般都可以找到甲鱼蛋。一窝有十来个。开始找甲鱼蛋是想吃,但甲鱼蛋太腥.和水鸟蛋相比差太远了.而且不好煮,后来就变成找小甲鱼仔玩。记得是小学毕业那年夏天。独自一人去秧田捉鳝鱼。在田埂的浑水边投到一个洞.  相似文献   

19.
忆失大鲤     
东山水塘是一自然野塘,地处我县县城西南17公里处,水面约有四个足球场大,秋季水深1.5米左右,是一平底水塘。水中多渔网,水草稀疏错落,但很有劲。该塘70年代初养殖过草鱼和鲤鱼,草鱼现已绝迹。据当地人讲,天大热时,水中有时可见到一米多长的大鲤鱼浮上水面,但为数稀少。钓友们开玩笑说,要是哪天能碰上一条过下瘾就好了。话虽这样说,但从来也没人在这个塘里钓上过一条重5千克以上的大鱼。 去年秋末的一个礼拜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古典小说与民间传说中,对一些水上英雄常有不乏夸张的述说,比如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就可在水面没得四五十里,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在水中游四五十里,比起现今一些人来回横渡英吉利海峡算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