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受到诸多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教师在反思中实现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让农村幼儿教师在互助中成长;有助于落实专业引领,提高研讨活动的效率,让教师在专家引领下快速成长.实践证明,运用课例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学能力,增强其教学兴趣,推动其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试析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已被世界各国的教师、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广泛地接受。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通过案例来进一步透析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品质:反思型教师怎样思考,怎样的反思才会促进教学?文中指出,反思型教师的思考是正式地、有目的地、主动地对教学进行的深思熟虑的思考;是具有开放心态的、真诚的思考。只有触及自身信念与假定的、与行动同一的反思,只有既关注教学技术也关注教学艺术的反思,才能真正促进教学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再学习、再发展的动力,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观课议课作为教学的常规活动,可促使教师教学反思,是提升反思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1.促使授课教师反思,提高反思质量。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之需  相似文献   

4.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理论。在面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不乐观的情况下,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广大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成长。  相似文献   

5.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中,通过反思以往教育事件、反思教学过程、集体反思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学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而当前中小学教师非常缺乏这种反思能力,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要以问题为切入点,促进教师去反思;以解决问题为契机,引导教师去反思;以外促内,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7.
王瑛 《中国教师》2014,(4):31-33
<正>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反思是促进广大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动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既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共同特征,也是催生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我们必须明确教学反思的基本原则,理清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掌握教学反思的呈现方式,深入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相似文献   

8.
韩素芬 《考试周刊》2011,(41):231-232
教师的成长和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只有教师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不断地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怎样获得专业成长?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呢?"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研究’,而学会反思是研究的根本。自《纲要》实施以来,我园以《纲要》为指针,全面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从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以教师博客在农村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视角,提出应用教师博客来促进农村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策略,并对教师博客应用提出了几点反思,对农村化学教师开展博客教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龙琪 《教育艺术》2008,(3):50-52
很多教师都认识到教学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但却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发现以下教学反思的难点。①怎样发现有价值的反思问题?②发现问题以后,从哪些角  相似文献   

11.
培养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及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反思:引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和落实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这个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教研抓出实效呢?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以《新课程教师校本反思性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为栽体,以创新学习型为组织,做学习型教师为落脚点,以实现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闫新宁 《宁夏教育》2009,(12):34-34
教学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反思什么,怎样反思,是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我们编发了一组关于教学反思的文章,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高职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反思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它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以教学反思实践为基本路径,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增强反思意识,实践反思活动;学校应该建立教学反思的长效机制,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很难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获得,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总结获取.在博客社区下新手教师通过撰写教育反思日志,教育叙事,教学视频和建立学习共同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更好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研究员、语文特级教师杨九俊作序全国优秀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度倾力打造定价:40.00元名教师是怎么炼成的?讲出来的?写出来的?都是,又都不是。但毋庸置疑,反思与写作的确与教师专业成长关系密切。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写作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怎样的写作和怎样写作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关于专业成长或者教育写作的著述并不少见,但与它们不同的是,本书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视阈下,思考和研究教育写作的理论与实务、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下“反思型”教师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管理要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时代,面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现代教师要成长为“反思型”教师是必然的选择。为促进“反思型”教师群体的成长,应以掌握并运用教学反思的方法为起点,从而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引导教师在积淀中反思、在研讨中反思、在交流中反思、在合作中反思、在日志中反思、在展示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并引领教师将教学反思逐步转化为教学的自觉行为。教师在持续不断的自觉的反思实践过程中。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以“学习+反思”为核心的教师培养新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真正成长为“反思型”教师群体!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研究员、语文特级教师杨九俊作序全国优秀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倾力打造定价:40.00元名教师是怎么炼成的?讲出来的?写出来的?都是,又都不是。但毋庸置疑,反思与写作的确与教师专业成长关系密切。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写作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怎样的写作和怎样写作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关于专业成长或者教育写作的著述并不少见,但与它们不同的是,本书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视阈下,思考和研究教育写作的理论与实务、路径与方法。全书不是以教师专业成长或写作学体系为结构框架,而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线索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研究员、语文特级教师杨九俊作序全国优秀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倾力打造定价:40.00元名教师是怎么炼成的?讲出来的?写出来的?都是,又都不是。但毋庸置疑,反思与写作的确与教师专业成长关系密切。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写作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怎样的写作和怎样写作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关于专业成长或者教育写作的著述并不少见,但与它们不同的是,本书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视阈下,思考和研究教育写作的理论与实务、路径与方法。全书不是以教师专业成长或写作学体系为结构框架,而是在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