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牧和余秋雨分别是“十七年”和90年代学者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创作虽存在较大差异,但都体现了学者散文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邃的特点,有着深沉凝重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性批判精神,并继承了“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见拙作《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创作之比较》一文,载《职大学刊》1999年第3期)本文拟就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创作在艺术上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一番比较分析,以期全面把握两代作家学者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一、广泛运用联想和想象,是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创作的基本艺术共…  相似文献   

2.
一 90年代,在经济波涛汹涌,文学没有主潮,纯文学日益式微的时候,散文继诗歌热、小说热之后,也骤然“热”起来了.散文作为当今文化的重要表征而大行其道。适应这种形势,几乎所有的期刊杂志都开辟了散文专栏,所有的报纸副刊都要刊发散文作品,一时间,散文的“繁花”争奇斗妍,竞相媲“美”。散文作者辈出,散文作品铺天盖地涌向读者。似乎能拿起笔写作的人,都投身到了散文创作之中,专业的散文家自不待言,小说家、诗人、学者、理论家……在散文逐浪的大潮中,余秋雨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如今,研究散文者似乎言必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大师,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见长,对后世影响很深.就散文而言,他的政论文、寓言小品、短篇传记、山水游记,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记”体散文,在刘禹锡替他编的《柳河东集》里分作记官署、记亭池、记祠庙、记山水四类.本文笔者想就他的山水游记(比“记山水”范围稍大一些)谈一点粗浅看法,就教于诸位学者和专家.  相似文献   

4.
杨绛与宗璞是具有充分可比性的两位作家,其散文创作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点,对于新时期 散文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鲜明的标识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中,忆悼散文的大量涌现和成功创作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的缘由。 忆悼散文最瞩目、最自然、又最激人心的素质是“情感”。而新时期随着文学樊篱的冲破,文学向人性复归,深层人性、生命体验得到开掘,人的情感世界得以自由展示,即为忆悼散文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忆悼散文才能出现作品大量涌现、佳作纷呈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星体文学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评论界再不能不屑理睬,必须予以关注。星体文学分为四类:生活抒情性散文类;自传性散文类;随感杂谈类;自传体报告文学类。自传体报告文学与传记、记人报告文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文体特征:一、作者不再是0°介入,而是100°介入;二、它是介于自传与报告文学之间的新文体;三、作者的自我得以充分张扬;四、“自述”是其独特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是西南联大作家群中书写“云南题材”散文作品数量较多的作家,叙事内容主要分为回忆西南联大生活、重现西南联大师生风貌以及描绘云南文化风物三个方面。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作家的该类型散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地理空间建构和人文地理空间表现,具有较为独特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我们应该明确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内容形式上看,应将其概括为“自由的抒情文”,即散文以自然的语言、自由灵活的选材和结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当代散文理论研究从方向到思路都缺乏凝聚性、一致性,不能为散文理论循序渐进地完善化、系统化建构一个较强的磁场。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应遵循普遍认同、可操作性、与文学现状吻合、体现历史承继性四个原则.散文家族应排除非文学因子。报告文学、特写不应再寄于散文篱下,回忆录、序跋、书信、日记等品类也不能归于散文之属。  相似文献   

10.
《诗经》以诗言志,先秦诸子散文大都为说理、论辩而作,唐宋古文运动提出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白居易确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准则,等等.表明中国文学历来强调“文以载道”,且文学的主题往往偏重于政治和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1.
叶灵凤和余秋雨同为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叶灵凤与九十年代的余秋雨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笔触抒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拟从“关注文化和文明的方式”和“虔诚心态”两方面对叶灵凤的读书随笔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作中的异同点一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们各自的散文特点.  相似文献   

12.
桐城派纪游散文体物达意不乏情趣,章法严谨不伤性灵。“三祖”之一的姚鼐更是在简短的景物描写中创造出晶莹澄澈、透润无瑕的艺术境界,展示了其“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学主张,于“小文章”中引出了“大题目”。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扬的女性解放思潮,首先开启了女性文学诞生的时代风尚和社会背景;中国女性文学的大陆崛起,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台湾女性文学的萌生。大陆五四女作家多采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及自传体文学书写,表现娜拉形象所蕴含的“人的发现”和“女性发现”的时代命题;台湾女作家则以政论式言说,集中阐明女性解放的社会议题。两岸女性文学在不同地域的孕育和出发,提示了192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最初面貌和完整图谱。  相似文献   

14.
从诗歌、文学主张、对七子评价及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否定历史上“扬植抑丕”之论。认为曹丕诗歌同样关心民病、催人向上,在某些领域有开创性贡献;曹植轻视文学,以为“辞赋小道”,而曹丕重视文学,以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植评论“七子”,先扬后抑,有“文人相轻”气息,而曹丕则客观、公允、中肯;曹植文风绮丽,讲究藻饰骈偶,曹丕继承乐府民歌的风格,诗歌语言质朴口语化,散文语言清丽隽永。  相似文献   

15.
金末元初著名学者李治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上有巨大成就,但流传下来的甚少.从有限的资料中初步探讨了他在诗词创作、散文、文学批评等方面的成就,作为进一步研究李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汉赋是大汉“一代之文学”,也是汉代文学一大宝藏。它对汉代散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史记》也有它的投影。司马迁偏爱辞赋,尤关注大赋的成就。《史记》与汉大赋都是西汉盛世社会思潮——“宣汉”的鸿篇巨制,是大气磅礴的时代回声,同时,均表现了文学自觉意识的艺术特征。一文一赋,两支奇葩。汉赋以显“物”为己任,《史记》则“以人物为中心”昭示了文学自觉意识的突进。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创作形成了四、五代代代相继的创作主体,也形成了由乡愁言说到性别抗争的主题演变轨迹。从书写感性散文到书写具有知性美特质的散文,从书写单纯的抒情散文到书写哲理散文、杂文和文化散文等所谓大散文,从书写个人感受的温婉审美风格转向具有粗粝豪放的阳刚之气的散文,台湾女性散文创作显示出独特的审美创造,充满创新意识。从审美的二重特性看,我们所感受到的台湾女性散文及其罗兰散文的“短小轻薄”现象,是其寻求突破、追求多样化的文学审美创造迹象,对于现代散文诗学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名目繁多的散文分类中,生态类散文一直未被从其他类别中剥离出来并给予充分重视。在建立“生态文艺学”呼声高涨和此类散文创作日丰的背景下,提出“生态散文”的概念很有必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态散文产生的背号;与古代及建国十七年前托物言志类散文的区别;并描述、梳理了新时期以来生态散文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多年来都是因语文教师的不同而各异。教学上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盖源于两个重大的误区: 其一是我们曾与其他学校一样,在事实上讲授的是“文学语文”,这是大多数语文老师爱上的课。我们的教材中,也是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范文。我们的语文教师都是汉语语言文学系毕业的。多年来有一种误解,以为语文之“文”是文学。但在农业中专,语文之“文”应该是指文章。农业中专讲授“文学语文”,就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散文创作中出现了“手记”散文这一文体形式,几位名不见经传的散文爱好者,以对生活的挚爱,对散文艺术的挚爱,对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的关注,写出了一批富有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手记”散文,其中王云奎的《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美文》2001年9期)、《我的2002年》(《美文》2003年11期)、马银录《向农民道歉——一个组织部长手记》(《美文》2003年1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