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获得菲尔兹数学奖1975年7月15日,陶哲轩(Terence Tao)出生在澳大利亚阿得雷德一个香港移民的家庭.2006年,在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因为“在微分方程、组合论、调和分析和可加数论上的贡献”,获得菲尔兹数学奖.年仅31岁.  相似文献   

2.
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专为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而陶哲轩,是获得这一届菲尔兹奖的最年轻的华裔数学家。“他就像莫扎特,数学是从他身体里流淌出来的。”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前主任约翰·加内特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数理化》2006,(11):24-24
8月22日在马德里开幕的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当天宣布.菲尔兹奖由4人分享.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相似文献   

4.
直接引语     
《中学生数理化》2010,(7):67-67
陶哲轩(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1975-): 数学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你可能是最聪明的人,但是如果没有毅力.没有创新精神,你就没法挖掘你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著名的英国皇家科学院公布了年度院士人选,32岁的年轻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成为当选者之一。陶哲轩,1975年7月15日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得雷德,16岁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7岁完成数学硕士课程,21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24岁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终身教授。2006年,年仅31岁的他即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被称为"数学界百年难遇的奇才"。  相似文献   

6.
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安德烈·欧克思科夫(Andrei Okounkov);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家温德林·沃纳(Wendelin Werner)。奈望林纳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乔恩·克莱伯格(Jon Kleinberg)高斯奖获得者:日本数学家伊藤清(Ito Kiyoshi)据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6)新闻办公室消息,8月22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ICM2006开幕式上,包括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在内的4位数学家荣获菲尔兹奖,美国…  相似文献   

7.
ICM·Fields奖     
2006年8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的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有四位数学家获得了菲尔兹(Fields)奖。该奖项有“数学诺贝尔奖”之誉,加之它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只颁发给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因而,获此殊荣堪称世界数学界的精英和佼佼。本届获奖中的一位华裔青年陶哲轩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另一位俄罗斯人佩雷尔曼(G.Perelman)拒绝领奖也成了菲尔兹奖颁发以来的“第一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来,最重要的数学新闻是在马德里颁发2006年的菲尔兹数学奖.四位获奖者中有两位曾经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华裔数学天才陶哲轩的得奖,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著名的诺贝尔奖中未设数学奖,所以旨在发掘数学新星的菲尔兹奖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学最高奖.这个奖项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J.C.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数学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去世前立下了遗嘱,把自己留下的遗产加到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剩余经费中,由多伦多大学数学系转交给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将这项奖金(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结余经费和菲尔兹的遗产)命名为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10.
胡作玄、赵斌编写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传》,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对于关心数学发展的人们,这是一个好消息. 数学中没有诺贝尔奖,可是一位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弥补了这一缺陷.时至今日,四年一度的由国际数学家会议授与的菲尔兹奖,已  相似文献   

11.
陶哲轩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手中领走了菲尔兹奖章时,他刚满31岁。目前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任教的陶哲轩(Terence Tao),是赢得菲尔兹奖的第一位澳大利亚人.也是继1982年的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1年1、2月曾介绍过,历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都颁发菲尔兹奖——数学最高奖之一.那么,菲尔兹奖缘何而来? 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召开,大会由加拿大数学家J.C.菲尔兹(Fields,1863~1932)主持.菲尔兹为本届大会摹捐了一笔款,会议闭幕后尚有结余,他希望用这笔款设立一个国际性的数学奖.为此他不遗余力,多方奔走.193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菲尔兹想在大会上正式提出动议.但在会议开幕前夕,他却不幸去世了.按照菲尔兹的遗愿,大会接受了菲尔兹的  相似文献   

13.
菲尔兹奖     
诺贝尔奖是当今学术界最有声望的大奖。诺贝尔奖的奖项不少,但就是没有数学奖。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在第七届国际数学大会上,建议以大会结余的经费设立一个数学奖。他去世前,又立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作为这项奖励基金的一部分,并且建议这项数学奖不以任何国家机构或个人名字来命名。但是,国际数学家大会还是决定命名为“菲尔兹奖”,以表示对菲尔兹的纪念。到今天,世界上没有一种数学大奖比菲尔兹奖更具国际性和权威性,人们一致公认,菲尔兹奖是当今数学界声望最高的大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的工作代表着当今…  相似文献   

14.
2岁就用积木教更大的孩子如何数数,9岁开始学大学数学课程;13岁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20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正教授,31岁获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所到之处,他会受到摇滚歌星一样的礼遇;他被看作世界上最强大的"数学智囊"。他就是陶哲轩,世界顶尖华裔数学家。  相似文献   

15.
正丘成桐是著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及多个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等数学界顶级荣誉。他在微分几何、微分方程、流形拓扑、代数几何、数学物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是几何分析学科方向的奠基人,被称为"数学皇帝"。一、艰难求学岁月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  相似文献   

16.
首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于1897年在瑞士苏黎世举行,1900年巴黎大会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未曾中断,已成为全球性的最高水平的数学科学会议。大会开幕式上将颁发菲尔兹奖和内万林纳奖,表彰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上有杰出贡献的数学家。其中菲尔兹奖普遍被认为是数学的“诺贝尔奖”。大会期间,由国际数学家联  相似文献   

17.
数学小辞典     
数学小辞典:菲尔兹奖是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兹奖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这一大奖于1932年第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时设立,1936年首次颁奖,该奖每4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每人可获得一枚纯金制成的奖章和一笔奖金.奖章上面有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头像,并且用拉丁文镌刻上“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  相似文献   

18.
高秀英 《教师博览》2011,(12):25-27
从幼年开始,他就被"天才"、"神童"、"叹为观止"等与神奇相关的词语包围。他2岁就用积木教更大的孩子如何数数,9岁开始学习大学数学课程,13岁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20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正教授,31岁获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他就是陶哲轩,世界顶尖华裔数学家。  相似文献   

19.
菲尔兹奖     
《中学生数理化》2006,(3):42-42
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界的大奖,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是以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的姓氏命名的。  相似文献   

20.
沃尔夫奖最著名的无疑是数学奖。和菲尔兹奖不同,沃尔夫数学奖很乐于颁发给40岁以上的数学家,让他们也有机会问鼎数学界的最高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