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徽州民间体育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徽州民间体育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的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徽州民间体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客家民间歌谣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传统社会,它的传播主要以口头形式进行,受时空限制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媒介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电子媒介对客家民间歌谣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使其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传承的效率和质量都将产生新的飞跃。借助电子媒介进行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应尊重客家民间歌谣浓郁的地方特色及本土文化价值,重视客家民间歌谣的精神内涵和品味,确保客家民间歌谣在数字化保护的同时保留民间歌谣的原真性。  相似文献   

3.
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徽州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区域,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民情风俗,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值得深入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对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做一番描述,以期推动徽州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徽州民间吹打乐是徽州地区的民间地方乐种之一,与徽州婚嫁、丧葬等札俗密切相关,近年由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其生存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如何保护好这份宝贵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现状有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徽州民间吹打乐的保护、发展、传承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依据这也正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民间歌谣存在于土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土家族宝贵民族文化的代表。土家族民间歌谣的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工作而展开的,学者就土家族民间歌谣从音乐、文艺学、民俗文化、社会功能、传承与保护等多角度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文学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占据主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民间歌谣在当下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关于它对民众生活文化和地方社会带来的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歌谣的题材内容来看,德化民间歌谣主要可分为劳动歌谣、时政歌谣、仪式歌谣、爱情歌谣、世情歌谣、历史传说歌谣和儿童歌谣7类.德化民间歌谣是德化历史社会的真实写照和不可多得的乡土文化载体,其特点在.于:历史悠久,至今活跃;地方特色浓郁;文学特色鲜明.德化民间歌谣在文艺审美、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当前须认识和维护新的歌谣生态环境,使德化民间歌谣仍从艺术的沃土中不断展示生命;同时,在传承保护措施上也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德化民间歌谣艺术发展获得更多的助力.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民间歌谣充分展示了古老羌族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具有"活文化"的价值。以羌族民间歌谣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传承方式与机制,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羌族民间歌谣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徽州民歌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一方面,保护和传承好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财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也应成为"非遗"保护的核心内容。通过调研访谈,了解现存徽州民歌传承人的基本现状,包括数量、生活状况、传承活动等,肯定传承人在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同时提出徽州民歌所面临的传承危机并分析其成因,思考并给出对徽州民歌传承人保护和传承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徽州歌谣是厚重的徽州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整体风格上具有一种南北过渡性,既有北方歌谣的刚也有吴歌的柔。徽州歌谣虽然在体式上比较单一,却具有高超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夸张、铺陈运用自如。此外,徽州方言在歌谣中的运用,又使徽州歌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民间歌谣中的妇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徽州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歌谣。反映了旧时代徽州妇女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婚姻爱情上的种种不幸和卑贱凄惨的生活;也表现了她们勤劳善良,坚忍不拔,追求和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对研究古代徽州的社会风情,特别是妇女生活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