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天下之中”的中州地区曾是我国历史上发达的经济区,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尽管到了清代,中国经济重心早已南移,但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经济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认为,探讨清代中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揭示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经济史的研究中,仍具有其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总体来说,存在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现象,即从北方的黄河流域向南方的长江流域转移.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历史现象,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但随着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稳居南方.  相似文献   

3.
田晓 《文教资料》2007,(12):109-110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特别是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潮,这期间灯具的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灯具的设计在具备各项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的同时,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有的、主要的一种教育组织和教育场所。从南唐的庐山国学到清末的诂经精舍、学海堂,经历了近一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书院的建置,始于五代,至两宋进入全盛时期。北宋初,书院已有很多,著名的有四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及应天府书院。南宋亦有四大书院,除白鹿洞、岳麓以外,还有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两宋时期的书院在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知识梳理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 ,人口集中 ,经济文化发达 ,成为最早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表现。历史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 ,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南朝  相似文献   

6.
《南唐史略》一书的特点主要表现:一、探讨了我国古代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古代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的转移问题,五代十国时期统一趋势问题,唐宋之际社会结构的变化问题等。二、重点研究了南唐的制度、经济 、文化等问题,填补了这些方面的研究空白。三、配有不少地图、绘画、书法等各类的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形成完整的地理和空间概念,增加读者对南唐绘画、书法作品的直观了解。四、研究方法科学灵活,研究态度客观审慎,注重证据,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7.
王永华 《陕西教育》2008,(10):92-92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太平盛世——短短的23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唐太宗李世民被公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好皇帝。“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的英明帝王”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他的最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由于历史疑云颇多,所以对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历史上论述其功过是非也是众说纷纭,从未有过定论。但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重视人才,开拓边疆,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社会开元盛世繁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历年高考几乎年年抓住阶段性特征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学习中要加以重视。本文就中国封建社会五代宋元时期的历史特征作一概括说明,供同学们参考。五代宋元时期(907—1368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为:经济上:1.我国封建经济在唐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如北宋时期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占城稻的推广,北宋东京的繁荣,纸币的出现,尤其是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突出。2.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如南宋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等地,稻米产量很大,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元朝开凿海运、漕运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南方棉纺织和外贸的发展都是北方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存在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机构,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我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书院的历史如果从南唐元四年(940年)算起,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改制(废弃)为止,共经历了960余年,其间跨越宋、...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几乎公认,我国历史上有过两次文化输入,一次是汉唐时印度文化随佛教输入中国,一次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其实在这两次文化输入中间,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重要的文化输入,那就是历经唐、宋、元三代的阿拉伯文化的输入。这次输入并不亚于印度文化的输入,它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科技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如李约瑟言,公元3世纪到7世纪末是中印交往的伟大时代,8世纪到13世纪末是中国和阿拉伯交往的伟大时代。唐宋元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阶段中,封建社会经历了繁荣及稳定发展的时期,各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在这个时期欧洲文化仍处于“黑暗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构成的基础,它也是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封建生产关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规律;以及诸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分期问题,中国历史上阶级斗争与农民起义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势力消长问题等等,都可以从此得到启发和解释。对于这个问题,各家论述很多,本人所知有限,以下仅就唐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问题略谈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三至九世纪江南交通发展考论刘希为,王荣生三至九世纪,中国历史经历了六朝和隋唐几个朝代。六朝和隋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时期,其时,中国的文化经济重心开始渐渐地南移江南。因此,江南经济的开发变为国内外史家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六朝、隋唐江南交通亨业的...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场由社会变革引起的关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哲学、美学等各方面的大讨论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开辟了新天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构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郭季 《老年教育》2011,(2):15-17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赫赫有名的一位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16.
黄进 《历史学习》2000,(7):33-3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一个产生、确立、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明清时期就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怎样理解“衰落”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7.
<正>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地主阶级稳固和控制国家政权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古代史上,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两千余年历史,而西方的封建社会只一千余年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的美术体现出多文化、多民族融合的特点,它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主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脉络和不竭源泉。中世纪美术对西方建筑美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融合多种文化源流的宗教艺术,它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影响了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面貌,也加剧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外来优势文明冲击以及这种优势以现代经济为先导和底蕴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传统文化体系,无疑会引发民族危机。因此,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份精神财富中的精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奠基性工程。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延传下来的民族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或母文化。传统文化主要形成、繁荣、成熟于封建社会,同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农业文化、封建文化,它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2008,(2):25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年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