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养成目标;需要创设良好环境,优化育人氛围;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需要教师率先垂范,做好学生表率;需要系列活动到位,促进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文明礼仪日益受到重视,开展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尤为重要。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于1991年8月20日正式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现阶段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对策来引导小学生养好行为习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4.
何玉梅 《考试周刊》2011,(29):215-215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阐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校实际案例分析,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主题班队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方面逐一的渗透,循序渐进地进行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文章围绕小学主体班队活动的开展,以养成教育作为主题,以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提升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需要小学生主体的不断认识、内化、养成以外,更需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养成教育的规律,掌握养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耐心指导、规范、训练、矫正和强化。同时,也需要家庭与学校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大阅读是学校引导小学生提升文化底蕴,拓展知识视野,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深化基于学校大阅读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创新研究,是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现状分析出发,汲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学校大阅读的启示,剖析学校大阅读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问题,重点从融入日常家庭生活教育、精准设计小学阅读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类阅读资源、积极探索全科全员大阅读模式、营造良好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建强小学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从小抓、抓小事、长期抓.因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养好的品质就需要从日常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人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的内容共20条,是我校开展行为训导养成教育的根本依据.小学生年龄小,因此,既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要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将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注重养成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真正地将其落实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扎实抓好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一般是指儿童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小学生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面对小学生思想处于不成熟的幼稚状态,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弱,自我控制力差,但可塑力、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校实际案例分析,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懂礼貌、守纪律、有责任感等。研究证明,越早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14.
所谓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引下,对于事件所作出相关的行为举止予以回应的行为活动。行为习惯通常是在人的幼年期养成的,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定,学校应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和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两方面,阐述教师对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它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吸取教训,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体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却缺乏理解。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利场所。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一、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17.
思品课是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学科,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因此提高思品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明理、激情、导行是思品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导行是归宿,是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班级实际结合养成教育,做到一课一得,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正>朱熹曾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行为习惯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迅速增长与变化的重要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一、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观  相似文献   

19.
周文真 《学周刊C版》2019,(18):102-103
小学阶段作为人的行为习惯重要养成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内通过强化行为习惯教育来提升小学生个人素养,目前已成为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目标。但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学校管理乃至社会引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及短板。因此,亟须立足于该板块教育现状,发掘潜在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措施进行逐一突破,从而推动小学生的内外化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所谓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行为习惯养成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好的习惯将伴随学生一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从早做起。因此,班主任应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关爱学生以情明理班主任是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启蒙老师,应全身心地去关怀学生的养成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了解学生,晓之以理班主任必须主动、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习惯,从学生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观察,通过和他们谈心、接触来掌握情况,把心放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