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索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其与自信水平之间的联系。方法:运用社会测量同伴提名法,问卷法,使用友谊质量问卷和自信量表对328名初中生进行整体施测。结果:自信水平和同伴接纳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和总友谊质量、积极友谊质量之间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p〈0.001),与消极提名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友谊质量和消极提名对自信水平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同伴关系和自信存在相关性,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一新生语音发展现状,我国某大学英语专业开设了语音诊所,以提高学生的语音学习积极性。本研究探讨了英语语音诊所对学生语音自我概念的影响。对98名参加语音诊所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9名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表明:第一,影响学生语音自我概念的因素包括教师和其他重要的人以及同伴合作学习,其中教师的探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大。第二,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同伴社会比较与学生的语音自我概念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运用同伴提名法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考察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状,分析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同伴关系类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普通型(37.8%)、欢迎型(22.2%)、忽视型(20.9%)、拒绝型(13.7%)和争议型(5.3%)。2.同伴关系类型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存在差异,女生的欢迎组比例高于男生,拒绝组比例低于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的同伴排斥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同伴接纳程度和女生无显著差异。3.同伴关系类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存在差异,八年级的拒绝组比例高于七、九年级,七年级中的普通组比例高于八、九年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体育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相关性。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40名初中生,采用《运动中的任务和目标定向量表》(TEOSQ)和《同伴关系量表》(PRQ)测量其成就目标定向和同伴关系。结果:(1)相关分析(Bivariate correlations)发现,体育学习中任务定向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而自我定向与同伴关系显著负相关;(2)经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发现,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三类复合目标定向类型:高任务/高自我型、中任务/中自我型和高任务/低自我型;(3)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0ne-way MANOVA)及事后比较(Tukey post-hoctest)发现,不同复合目标定向型的同伴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同伴关系总体表现为高任务/低自我型组〉高任务/高自我组〉中任务/中自我组,且高任务/低自我型组和高任务/高自我组得分显著大于中任务/中自我组。即高任务定向结合适宜自我定向与高水平的同伴关系相关。结论:高任务定向单独或结合适宜自我定向与初中生体育学习中较高水平的同伴关系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和成就目标、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四分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117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性别、专业类型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2.自我概念与成就目标、学习投入有显著相关。3.自我概念对成就目标、学习投入有预测能力。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和成就目标、学习投入存在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Williams H.Fitts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台湾林邦杰修订的第三版)和适应于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714名高中学生进行测量,研究高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汉高中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蒙古族高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汉族高中生的生理自我、自我行动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生理自我、自我认同和心理自我对蒙汉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2009年至2010年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学校卫生》三种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方面的论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青少年的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方面。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社会能力、行为特征、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四个方面。各主题研究的侧重不同,其中对青少年行为取向影响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对学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献次之。这与当下父母对子女所关注的问题基本相符,即比较关注他们的学业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接纳在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 ,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影响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的因素 ,以及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潍坊市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50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马氏量表(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量,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效能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总之,初中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河南省郸城县某乡镇中学的18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农村初中生的父母采用的教养方式以温暖理解为主,较少采用惩罚严厉. 农村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2)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3)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从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出发,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之间皆存在显著两两正相关,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2)消极应对方式在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调节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直接效应以及"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关系的前半段路径.因此,大学生无聊倾向的产生会增加消极应对方式,进而增强手机依赖,而自我概念清晰性可调节无聊倾向对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语言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能反映某种自我概念,并且产生与语言环境相关的焦虑。笔者根据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进行的关于学生的情感变量,尤其是语言焦虑与学生自我管理关系的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若降低学生的语言焦虑,必须发展他们的元认知策略,特别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及情感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考察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各维度与其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问卷"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同时施测,分析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同伴性话题沟通总体上与性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水平越高,其性心理也越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研究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概念量表(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并使用AMOS 24.0软件在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在研究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男性自我概念得分显著低于女性(t=-2.033,p<0.05),心理弹性得分(t=2.796,p<0.05)和坚韧性维度得分(t=3.455,p<0.05)显著高于女性;(2)研究生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得分显著相关(p<0.01);(3)自我概念既直接预测心理健康(β=-0.386,p<0.001),又通过心理弹性间接预测心理健康(β=-0.263,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9%。因此得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心理弹性在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广州-澳门两地部分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对广州澳门两地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进行调查与比较。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澳门学生,但是在“成就自我概念”方面,广州学生的发展水平低于澳门学生。社会制度与教育体制对两地学生在自我概念发展特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太极拳运动干预前后肥胖大学生体质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探讨太极拳对肥胖大学生的影响与价值.采用16周太极拳练习进行干预,选取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部分指标进行前后比较,并通过身体自我描述问卷评估身体自我概念前后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运动后BMI指数变化不显著,体脂率和甘油三酯下降,肺活量、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上升,身体自我概念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教师期望理论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现状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是教师在对学生的知觉感受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教师期望效应与学生发展的相关研究包括: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概念,与学生知觉之间的关系,与学生成绩关系等内容。其未来研究的走向主要表现为:研究内容从单一逐渐走向综合化;研究方法从注重量的研究到注重量与质结合的研究;研究的侧重点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958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初中生数学学业求助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研究表明:初中生数学学业求助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社会归属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目标显著地正向预测工具性学业求助,负向预测回避性学业求助和执行性学业求助;社会赞许目标则显著地正向预测回避性学业求助和执行性学业求助。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生活定向测验和画圆测验对584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系统探讨初中生乐观水平和时间自我认知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女生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是否独生子女初中生乐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初中生乐观水平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时间支配类型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未来支配和时间均衡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过去支配和现在支配初中生;不同时间取向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未来取向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最高,过去取向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最低;不同时间关联性初中生乐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从结果可以看出,乐观初中生的时间自我认知主要聚焦于未来自我而非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河西学院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262名大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家庭自我和成就自我因子能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