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画蛇添足     
我不想惹老师生气,我只想做个好学生。我们班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一个“小红花园地”。我们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写在上面,很多同学的名字下,都有一朵或几朵小红花,像“学习小红花”啦、“纪律小红花”啦、“卫生小红花”啦……可是我一朵小红花也没得过。我想,没有得到小红花,是不是证明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和同学们是不是就不喜欢我?我觉得,我应该从争取得到一朵小红花开始,开始做一名好学生了。你知道我们第四小组的组长是谁吗?是侯小武!侯小武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是我们第四小组的组长。我觉得他就是因为当着…  相似文献   

2.
转变     
下课了,我刚走进办公室,园园便哭着走了进来。“老师,我的小红花少了两朵,不知被谁偷走了。呜呜……”在我们班上,只要表现好,就会获得一朵小红花,以此作为鼓励。园园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小红花自然也少不了。看着她哭得那么伤心,我便疼爱地拉住她的手,“园园乖,别人拿走你的小红花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3.
打针的启示     
今天下午 ,防保组的同志要来幼儿园给孩子打预防针。为了防止孩子们因怕疼而哭闹 ,甚至不愿打针,上午 ,我先给孩子们打起“预防针” :“小朋友们 ,打针并不可怕 ,大家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 ,不能怕疼 ,更不能哭鼻子 ,要勇敢!老师要给勇敢的孩子戴上小红花。”孩子们似乎受小红花的诱惑 ,都充满自信地说 :“我勇敢!不怕打针!”到了下午 ,情况却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几个孩子外 ,很多孩子脸上充满了惊恐不敢靠近针前 ,有的孩子即使打过针 ,还是哇哇直哭。个别孩子甚至躲在角落里 ,经过我好说歹说 ,总算打了针 ,累得我汗流浃背。再看邻班的小朋…  相似文献   

4.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唱响德育教育的“同一首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教育,有意无意的陷入教育误区。譬如好哭好闹是小孩子的天性,孩子一耍赖,家长就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就吓唬孩子:“再哭,再哭喊医生来打针”。孩子知道打针的滋味,不敢再哭闹了。但是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埋下了“怕医生怕打针”的病根。春天来了,学校为了预防传染病,决定对幼儿注射脑膜炎、腮腺炎疫苗。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生打针,幼儿园老师鼓励儿童:“打针不疼,比比看谁最勇敢”。孩子有心病,就不相信老师的话,结果医生还没有开始打针,教室就哭成了一片。  相似文献   

5.
成长树     
在幼儿园里,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他们评选小红花,往往在表扬一些孩子的同时又伤害了另一些孩子。怎样改变这种情形呢?我灵机一动,把墙上的“小红花专栏”改为“成长树专栏”,将色彩单一的小红花换成色彩丰富的五色花。红花代表爱学习,橙花代表守纪律,绿花代表讲卫生,蓝花代表团结友爱,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午,我到校医院去打针,遇上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领着一个孩子也去打针。老师拉着那孩子的手走进注射室,亲切地说:“龙龙是个男子汉,是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疼,打针不哭。”尽管那孩子的脸上充满着惊慌、惧怕的神色,但嘴里不停地说着:“龙龙不怕疼,龙龙打针不哭……”俨然是个“小男子汉”!打针时,那孩子虽然微微地咧着嘴,眼睛里含着泪花,但他还是强忍住了,始终没有哭出声来,眼泪也没有掉下来。龙龙一离开注射室,那护士就笑着对我说:/“这孩子真逗!上午,他妈妈带他来打针时,他死活不肯来,他妈妈连拉带拽,好不容易把他拖到注射室。一到注射室门…  相似文献   

7.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到校医院去打针,遇上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带领下也去打针。老师拉着那孩子的小手走进注射室,亲切地说:“龙龙是个男子汉,是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疼,打针不哭。”尽管那孩子的脸上充满着惊慌、惧怕的神色,但嘴里还像背书那样,不停地喃喃地说:“龙龙不怕疼,龙龙打针不哭……”俨然是个“小男子汉”!  相似文献   

8.
不做胆小鬼     
今天阴天,天气显得格外冷。户外活动时有些孩子本能地将小手缩在袖子里,有的插在裤兜里。“我看看谁是勇敢的孩子,不怕冷!”一句话,孩子们全将小手伸了出来。我又继续说:“冬天来了,北风爷爷出来找小朋友,看看谁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勇敢,北风爷爷就会害怕地跑开...  相似文献   

9.
不怕打针     
四岁的女儿生性活泼好动,成天爬这爬那,碰破皮肉是常有的事。可就是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却特害怕打针,一见医院的门就又哭又喊:“妈妈,求求你了,我不打针。”看着她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我又心疼又着急。我编了一些诸如“小胖猪,真勇敢,生病打针也不哭”之类的儿歌教育她,但收效甚微。我又把她最尊敬的幼儿园老师的话搬过来,也未能奏效,小红花的魅力终究抵不过对打针的畏惧。一次,幼儿园召开家长会,跟家长谈及此事,我发现,孩子惧怕打针竟是年轻的父母所面对的共同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女儿去医院看望她一位生病的姐姐,正…  相似文献   

10.
皑皑妈妈:我家宝宝今年3岁了,体质不是很好,常常要进医院打针,每次都哭个不停。我看到很多宝宝在打针时都很勇敢,有些比皑皑还小,我很想知道要怎样做才能让宝宝不怕打针呢?情境中鼓励如果我带慧慧打针时,正好身边有其他小朋友在打针,并表现得很勇敢,我就对慧慧说,你看别的小朋友多勇敢,我家小慧慧也是最勇敢的对不对?慧慧想了想后小声地说:我是最勇敢的。我便故意说:妈妈没听见,请大声地讲。反复要求几次,就好了,然后就带她去护士那里打针,慧慧会很勇敢地伸出小手,让护士帮忙。不过,这时,她一定会讲:姐姐你轻轻地打,我好勇敢,不哭的。讲生动…  相似文献   

11.
【镜头一】班会上,老师表扬了几个同学遵守纪律,并请这几位同学上讲台领取小红花,小文是其中之一。正当小文兴高采烈地接过小红花时,下面一位同学说:“小文昨天还和同学打架呢。”其他同学也说,小文不配得小红花。老师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小文面红耳赤,双手紧紧握住小红花,大吼一声:“是他先打我的!”说完径直奔向自己的座位,双手紧握拳头,  相似文献   

12.
儿歌     
小冬冬,跌倒啦,我忙跑去扶起他。老师笑着夸奖我,要给我戴小红花。我请老师弯下腰,耳边说句悄悄话:“冬冬跌倒没有哭,这朵红花该给他。”  相似文献   

13.
“不是好孩子需要夸奖,而是夸奖造就了好孩子”这话说得真好,孩子天生喜欢表扬,喜欢荣誉,对于刚进入一年级学习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新学期开始,为了调动孩子学拼音的兴趣,每当他们在课堂中表现比较出色时,我就会奖励他们一朵纸做的小红花,并说上几句鼓励的话。拿到小红花时,孩子特别地兴奋与自豪。可几星期后的一天,我忽然在教室的地面上捡到了一朵小红花。我随即找到小红花的主人,想还给他,没想到他轻描淡写地告诉我:“老师,我还有一朵呢。”我不禁一愣,心想,孩子对这份荣誉怎么如此地漠视。静下心来一想,慢慢地找到了原因:在孩子的眼中,红花确实代表一种荣誉,但当  相似文献   

14.
“他有小红花,为什么我就没有呢?我也要……”“他在比赛里赢了我,其实,我也玩得很好的,为什么我就会输呢?我也要赢……”“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一朵一朵粉粉的花,我也要穿……”你的孩子是否也会常常这样哭着对你说:“亮亮的新玩具很漂亮,我也要。大家为了玩亮亮的新玩具,都对他可好了。我也要大家对我一样好,我也要新玩具!”接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亮亮不太搭理,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他。但如果你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他就会对亮亮又友好起来。所以,孩子针对的并不是亮亮这个人,而是嫉妒他的新玩具。是的,孩子也会嫉妒!别人有小红花他没有,别…  相似文献   

15.
已经上课两三分钟了,可夏楠还沉迷于玩他的拼图卡片,虽然我的目光跟他交流过好几次,可他仍然无动于衷。怎么办?我脑中闪过前不久看到的一件事:上课了,有位小朋友还在扔着纸飞机,老师边没收孩子的纸飞机边说:“都上课了,还扔。”顺手将纸飞机撕了,结果孩子哭了好长时间都没停止。课当然也就上不下去了。我想:那架纸飞机在老师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可在孩子眼里却是快乐之源,如果换一种教育方法,结局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6.
集体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正在自选活动,我也加入到他们中间。玩得正高兴,我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泪水充满了眼睛,我急忙取出手绢掩饰这不雅的一幕。“老师你怎么哭了?”细心的吴静问道。“我没哭啊。”“没哭你怎么擦眼泪?”我们的谈话引来了许多孩子。我想: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们探讨一下流眼泪的问题呢。于是便问:“谁能说一下老师为什么流眼泪?”“你刚才打了一个哈欠,所以就流眼泪了。”快言快语的于金民说。“对,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可是老师为什么会打哈欠呢?”“因为你困了,所以就打哈欠。”“可能你晚上没有休息好,就打…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找回失落的问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咱’是什么意思?”———“老师,‘歌’是唱的,诗中为什么说是装满一箩又一箩呢?”———“老师,新生活是过的,怎么说是唱的呢?”。这是南京市特级教师刘军在教学《水乡歌》时学生的提问。“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孩子头脑的具有魔力的词。每个孩子来到这世界,学会说话后,就常睁着好奇的、困惑的眼光,刨根问底地追究这世界的奥秘:“妈妈,那是什么?”“爸爸,天为什么是蓝的?”“蝴蝶为什么会飞?”“我有翅膀,我也会飞吗?”“爷爷,镜子里的小朋友是谁?他为什么长得和我一样?”……为了寻求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一得集     
预支小红花云南省姚安县幼儿园王会琼幼儿园中那些表现好的孩子,时常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小红花。然而,那些努力克制自己却又难免不犯错的孩子总也得不到小红花的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小红花望而却步了。为此,我做了“预支小红花”的尝试,即在提出要求前给幼儿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如果幼儿达到老师的要求,即获得一朵小红花;如果幼儿达不到要求或有违反纪律等行为,小红花便会被收回来,直到其改正或完成要求后,再重新发给他。这样,好孩子自不用说会更努力,那些总也要犯点小错的孩子也在为获得红花努力着,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9.
小华是个漂亮而聪明的孩子,他经常听见大人称赞说:“瞧这孩子多出息。”小华自己也这么认为,看看,全班小朋友,有哪一个比得上自己,画画得好,吃饭吃得干净,唱歌唱得好听,讲故事有表情。老师经常表扬他,奖给他小红花,小华得到的小红花贴满了小画本。小华得惯了第一,认为第一是属于自己的。 幼儿园大班要举行早操比赛,“老师会让谁领操呢?不用说,肯定是我。”小华这样想。不料,老师这回请了斌斌做领操。瞧,斌斌站在队列的最前面,挺起胸膛昂着头,全班小朋友都望着他,跟着他做操,多神气啊!小华很不服气,心里闹憋扭。做完…  相似文献   

20.
我所在的矿区幼儿园,每星期评一次好孩子,评上的得一朵“小红花”。但评好孩子的条件是很全面的,所以每星期得到红花的都是几个“乖孩子”。这样,许多孩子对评红花就不感兴趣了,评小红花的活动就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我认为评小红花不应该订出统一的标准,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发现他们的进步或长处时,及时奖励一朵小红花。我班有一个十分好动的幼儿,上课坐不住,还要“挑逗”别的幼儿,我注意发现他的优点来帮助他克服缺点,当他有了一定进步时,我就奖了他一朵红花,并常常提醒他不断发扬优点,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的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