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出现了两大文化伟人——鲁迅与郭沫若。周恩来同志曾将鲁迅与郭沫若相比较,作出了正确的评价。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的马前卒’,郭沫若便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邓小平同志也评价说;“他(指郭沫若——笔者注)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一九四一年在重庆庆祝郭沫若五十寿辰时,曾就鲁迅和郭沫若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作过重要的论述。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①。鲁迅曾用“为着同一的目标”②来说明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同志;郭沫若也曾用“向着同一目标”③来说明他们是同心同德的战友。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文人“招是生非,搬弄口舌”,更由于“四害”横行期间的造谣中伤,使人们比较多地只知道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分歧论争,而较少地了解他们“为着同一的目标”的战斗情谊。在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想就他们“为着同一的目标”的战斗情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便澄清一些人在鲁迅和郭沫若研究问题上所制造的混乱,更好地学习鲁迅和郭沫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并以此表示对文坛两位巨人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3.
我院图书馆资料组和中文系资料室合编的《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册,业已在郭沫若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印就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集子是为配合文科院校郭沫若作品的教学和研究而编的,分上下二册。上册共32万字,分三辑:第一辑为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等同志论郭沫若,以及他们与郭沫若同志的通信、诗词唱和;第二辑为解放前后对郭沫若及其主要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第三辑为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和戏剧创作经验谈。收辑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郭沫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增刊)一书正在紧张印刷中,七月份可与广大读者见面。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郭老的夫人于立群同志今年一月用苍劲有力的隶体为本书题写了书名“鲁迅与郭沫若”。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论鲁迅与郭沫若——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周恩来在武汉、重庆、上海等地,多次参加鲁迅逝世和郭沫若诞辰的纪念活动,同时结合当时的革命任务和形势特点,发表重要演说和文章,对鲁迅与郭沫若的思想和精神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认为二位伟人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革命战友,“各人自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郭沫若同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生没有见过面。但郭沫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是敬重和钦佩的。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他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1936年鲁迅逝世后,郭沫若的挽联中有"钦诵二心,憾无一面"之句,表现其无限钦敬之情。之后,郭沫若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郭沫若同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生没有见过面。但郭沫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是敬重和钦佩的。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他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1936年鲁迅逝世后,郭沫若的挽联中有"钦诵二心,憾无一面"之句,表现其无限钦敬之情。之后,郭沫若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崇高的地位,他俩都是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与鲁迅曾有过不必要的误会,但他们更有同声相应之处,其情谊是真诚可见的。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从几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他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郭沫若同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生没有见过面。但郭沫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是敬重和倾爱的。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他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1936年鲁迅逝世后,郭沫若的挽联中有"钦诵二心,憾无一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五四”时期的文艺活动可分为:南开学校时期、日本留学时期、天津领导学生运动时期。本文将周恩来的文艺业绩分别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理论文章、文艺作品以及戏剧活动进行比较,论证了周恩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贡献和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访问了魏猛克同志。魏老是三十年代左联的盟员,并与鲁迅、郭沫若这两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新文学奠基人有过几年的接触和交往。现在,魏老已经年近七十,是为数不多的至今健在的左联老战士之一。在访问中,我们聆听了他关于左联特别是鲁迅和郭沫若的许多珍贵回忆。一九三三年夏,魏猛克同志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不久,经叶紫同志(原华中美术学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上正言同志的《鲁迅和郭沫若的两枚同名印章》一文向读者报告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鲁迅和郭沫若不约而同地有过“戎马书生”的称号,并且都以此四字刻过印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佳话。该文说:“郭沫若仿鲁迅以‘戎马书生’自喻,不正是他们‘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的又一证明吗?”我想对此作点补充:郭沫若的“戎马书生”的徽号,原是革命先烈孙炳文同志奉赠的,郭沫若欣然接受。郭老《怀亡友》诗写道: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具有坚强的中国人民的骨气。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周恩来同志说:“鲁迅闻一多都是最忠实最努力的牛,我们要学他们的  相似文献   

14.
<正>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周恩来同志《我要说的话》和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出发,认定郭沫若是一个“球形发展”的革命家和文化人,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只是他全部贡献的一个方面、主张对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不必一味地近距离赏析,而应作适当的远距离观照。意在补充我《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质疑》一文的未尽之意,并针对何益明老师《关于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略述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鲁迅逝世以来我国举行过哪些主要的纪念活动? 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一九三七年):延安陕北公学举行纪念会,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任主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鲁迅精神》的讲话。上海文艺界举行纪念座谈会,九十余人到会,推选郭沫若、巴金、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是中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们中国科大的师生无限缅怀我们老校长的伟大业绩和高风亮节。郭沫若校长是中国当代断鲁迅之后思想文  相似文献   

18.
"鲁迅精神最优秀的继承者"──郭沫若对鲁迅研究的历史贡献杨芝明在鲁迅逝世后的四十年里,郭沫若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文字数十篇,将近十万言。有人曾认为这些文字"巧妙流利",是"矫情"和"虚伪"。与此相反,我们综观这些文字,有理由说,郭沫若勇敢地捍卫了鲁迅,...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是在“五四”时期涌现出来并登上历史舞台的;鲁迅、郭沫若、茅盾也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并登上历史舞台的。“五四”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一多先生诞辰八十周年,他在昆明殉难已经卅三年了。毛泽东同志曾经把闻一多皆为“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民族英雄”。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也曾称道:“鲁迅、闻一多都是最忠实最努力的牛,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