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主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档案信息化资源的建设,资源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现有馆藏目录数据库和各种介质档案的全文数字化等的建设。目前,全国都在推进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建设档案目录级数据库是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也是数字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编辑老师:2008年10月,鄢陵县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建立了5万余条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为了使目录数据库得到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2009年我们准备启动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字化工作。我们的打算是:首先利用档案管理软件分全宗对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进行著录,然后备份到移动硬盘上,最后导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档案馆开始实施数字化建设,但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馆藏档案数字化鉴定、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存储数据库建设、目录数据与全文数据挂接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数字化建设中的若干实践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章对馆藏档案数字化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提出馆藏档案数字化不仅仅是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内容的数字化才是档案数字化的方向;并提出以利用率因素、价值性因素、抢救性因素和独特性因素考虑当前馆藏档案数字化的范围;章还对不同载体的馆藏档案内容数字化提出了一些技术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的明清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来,以目录数据与原文数字图像挂接为形式的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共生成机读目录条目200万条,原文数字图像500余万幅,使得馆藏朱批奏折、录副奏折、部分题本及专题档案等200万件档案实现了自动检索和局域网在线调阅,大大改善了利用条件,支持了国家纂修清史工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龙岩市新罗区档案馆针对民生档案利用率日趋提高,馆藏民生档案数量大、分布范围广、涉及全宗多和查档利用十分不便的特点,坚持"以民为本,优化服务"原则,在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同时,优先录入学籍、知青、婚姻、土地、房产、死亡干部等民生档案目录,建立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目前,共著录民生档案目录近26万条,馆藏民生档案全部实现电子目录检索,大大优化了档案服务环  相似文献   

7.
地市链接     
双鸭山市档案局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截至目前,已建立案卷级目录数据库12个、文件级目录数据库7个;著录案卷级目录78687条,占馆藏总数70.49%;著录文件级目录363910条,占馆藏总数36.22%。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档案馆目录数据库建设专项工作始于2002年,借鉴全省革命历史档案目录中心和民国档案目录中心建设的经验,根据省档案馆<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组建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项目组,全面负责建国后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同时探索性地引入市场机制,将数据的采集与录入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由社会中介力量承包,仅用时三年,较好地完成了29万余条案卷目录、150万余条文件目录的建库和投入使用工作,基本实现了馆藏建国后档案案卷级、重点全宗文件级目录信息的联网检索,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陕西档案》2009,(2):8-8
近年来,常熟市数字档案馆连续被列入市政府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全文数据库建设是项目实施中的重要内容。档案馆重点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在项目经费中投入较大比重,加紧以民生档案为主的全文数据库系统建设。相继建成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检索系统、计算机自检系统、民生档案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涉及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其主要对象是馆藏数字化资源和接收现有电子档案资源,而馆藏档案数字化和现有档案电子化涉及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较为突出.通过分析数字版权保护在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阐述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所涉及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最后,根据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数字版权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遵化市档案局一直把档案数字化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全面完成档案案卷级、文件级条目的数字化录入工作.为全面实现数字化检索,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完成馆藏档案全文数据扫描工作任务.实现了全文数据库与目录数据库的挂接.从而为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档案馆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全面建成数字化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入夏是雷击事故发生的高峰期,为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市民安全度夏,太仓市气象局加强对全市各类建筑防雷设备的管理,并建立起防雷档案专题数据库,实现档案目录及原文的数字化管理,共计建立目录2503条,原文12698页,保证了防雷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及规范性。同时该防雷档案专题数据库已添加至太仓市民生、特  相似文献   

13.
《档案时空》2007,(12):47
安化县档案馆自去年晋升为省一级以来,再接再厉,加大了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建设和网站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积极组织县直机关各单位开展条目录入工作,现已录入档案条目6万多条;同时将《安化县茶叶志》和《白沙溪茶厂厂史》等两本重要茶叶资料全文扫描入电脑,充实了全文数据库;另外对档案网站进行了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到目前为止,点击率达16538。他们在网站上公布了馆藏全宗、查阅指南、开放目录等有关内容。从2006年起,查阅人数大增,效果显著。2007年1—10月,共接待查阅者5328人次,查阅档案26000卷(册)。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档案信息化资源的建设,资源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现有馆藏目录数据库和各种介质档案的全文数字化数据等的建设。档案数据库目录是依托计算机科技,将档案的著录分类信息存储于计算机和数据库中的电子目录,电子目录形式的档案数据库有检索速度快和查准率高等特点。对档案在公众中的普及利用和向社会提供高效服务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数据库目录的建设是档案部门在传统业务工作上的深刻变革,是档案信息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档案数字化前对档案整理工作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是指“在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分级鉴定、有序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扫描、缩微胶片转换等手段,分期分批把纸质档案、胶片照片档案数字化,采用模/数转换技术把录音、录像等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使这些信息与现有档案资源数据库并网”。由此可见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分级鉴定、有序整理等前处理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馆藏档案数字化的质量状况。如果馆藏档案自身存在着组卷不当、鉴定不合理、案卷和卷内目录质量达不到要求、整理的基础质量不好等问题,那么这些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后,其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泸西县档案局切实筑牢档案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思想根基,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加强查档服务窗口效能建设,有效促进馆藏档案资源利用。一是加快扫描录入,提高工作效率。为加强馆藏档案保护,提高便民查询效率,结合创建国家二级馆及省级档案规范化管理示范档案馆,全力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至目前,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全部完成,共录入馆藏档案目录457724条,其中,案卷级目录16118  相似文献   

17.
档案数字化可以开辟全新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克服地域限制实现大范围的服务,并且实现了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把信息更及时、方便地提供给需求者.才能为社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档案数字化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及馆藏重要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现有以及将来的档案以电子文件形式汇交。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查档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西山区档案局在区科技局的支持下,将“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项目列入了2005年度西山区科技计划,区档案馆对档案管理网络系统进行了升级,购买了一台高速扫描仪,配备了相关的软硬件设备。目前,已经在建立45万条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文数据库,并于10月份起开始了档案原文扫描工作,将于12月份进行项目验收,实现计算机检索查阅原文档案。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信息化建设需要,档案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档案工作必然的发展方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一、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信息获取方式: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指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它的主要形式有馆藏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建设、各种数字化档案全文及专户数据库建设。其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与方式主要有:1、现有馆藏各种传统介质档案的数字化。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将馆藏纸质、声像、缩微…  相似文献   

20.
<正>富源县自2006年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以来,数字化档案数据量已经接近5TB,其中录入档案条目数180万条,原文数字化加工1020万页,声像档案收录14000段,已经建成一个信息化、结构化、多样化的综合档案数据库。考虑到档案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利用性,根据国家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定,档案局开始对信息化档案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经过多方面考虑,结合档案局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异质备份、本地与异地备份、完全备份与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