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将全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概念以及价值,深入探究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落实采用订单式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合作培养等模式,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与综合性研究性大学相比,由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其特殊性。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既契合我国应用型本科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成长的需要,也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记者:与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的继续教育有哪些特点?有什么优势?李春明:与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的继续教育更加体现出职业性、开放性、行业(区域)性、实践性特征。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岗位实际需要,普遍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优势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相对成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完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有较丰  相似文献   

5.
依托高校的教学设施和智力资源引入企业资金,建立以资金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演变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然性,重点探讨了以资金为纽带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内涵、类型和运行机制,为创新高职教育的投入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各院校办学定位思想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国内本科院校已经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但在该模式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与各自的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该办学模式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构建新的德育体系提供了契机。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生的发展需要,针对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全员参与,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任务的德育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择业和企业用人。作为地方性院校,运城学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积累了不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以应用能力为主体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办学思路,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校企合作内涵和合作模式,在审视校企合作问题的基础上,从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突破口进行改革,打通校企合作阻碍,实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一种相对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