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是吹,也不是唠,/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这是文学家老舍和戏剧家曹禺1946年在美国为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写的祝寿诗《张伯苓先生七十大庆》的第一节。1994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为《张伯苓与南开大学》一书(梁吉生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序时,  相似文献   

2.
知道有个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是吹/也不是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不用胡吹,不要乱讲/一提起我们的张校长就仿佛提到华盛顿/或莎士比亚一个样虽然他不希罕做几任总统/或写几部戏剧教人鼓掌可是他会把成千上万的小淘气儿/用人格的熏陶与身心的教养造成华盛顿或不  相似文献   

3.
张伯苓与南开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是吹,也不是/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这是52年前老舍、曹禺联袂为张伯苓写的祝寿诗的开头几句话。张伯苓(1876-1951)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他一生献身教育,蓝筚兴学,先后创办天津南...  相似文献   

4.
早在1946年,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曹禺就合写献词说:"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  相似文献   

5.
晓英 《教育》2007,(14)
早在58年前,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曹禺就说过:“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是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  相似文献   

6.
方华明 《教育与职业》2006,(13):112-116
今年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诞辰130周年。 1946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美国纽约过70大寿时,作家老舍和戏剧家曹愚合写了一首长长的献词:“知道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天下人谁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  相似文献   

7.
我1929年到1940年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习。那些年的南开生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我一生。那时,我家七个兄弟姐妹,有两个上了南开小学,四个上了南开中学,后来有两个又上了南开大学。这种一家里有很多人在南开上过学的,在当时被称为"南开世家"。我哥哥大我l2岁,他跟张伯苓校长的二儿子是同  相似文献   

8.
黄钰生 《中学教育》2006,(12):23-26
因为学生生活管理得周到,当时社会上,特别是学生家长,称赞南开是个家庭学校。张校长以为这是对南开最恰当、最光荣的称赞,他在修身班多次提起这件事,引为欣慰。[编按]  相似文献   

9.
杨石先,曾两度任南开大学校长,是南开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南开早期化学学科和理科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南开大学第三任校长杨石先生所作的一首诗: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杨石先喜爱花草,他以青松为例,体现了他一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93岁的叶嘉莹先生新书《独陪明月看荷花》日前在南开出版首发。当日,迦陵学舍内烛光点点,南开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聆听叶先生谈诗忆往。一对在南开求学的亲姐妹张元昕、张元明现场吟诵了《赠故都师友绝句十二首》之十二和《木兰花慢·咏荷》两首诗词和英译版本。其中,姐姐张元昕是叶先生的"关门弟子"。叶嘉莹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尤其一  相似文献   

11.
我1929年到1940年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习。那些年的南开生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我一生。那时,我家七个兄弟姐妹,有两个上了南开小学,四个上了南开中学,后来有两个又上了南开大学。这种一家里有很多人在南开上过学的,在当时被称为南开世家。我哥哥大我12岁,他跟张伯苓校长的二儿子是同班同学,他们关系非常好。  相似文献   

12.
<正>经历了"课程领导研修班"的学习、研修,让我开始不断地在教学中追问诸如此类的课程问题:我教,可是学生学了吗?学生学了,可是他们学会了吗?有一次,研修班安排我去连云港上课,上完课还有一个说课环节。张校长问我准备怎么说。我把准备的说课稿拿给张校长,张校长看了后在纸张背面写了这样3个问题:希望学会什么?何以知道是否学会?怎样帮助学生学会?我看着,顿觉眼前一亮。之后的日子里,我经常用这3个问题叩问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从网上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教育小故事:有一位新教师,他总爱在别的老师面前诉说自己学生的不是。有一天他又找到校长,抱怨学生的不听话,历数一个个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校长听了不以为然,只是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几个点,然后问这位新教师:"你看到上面是什么?"这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说:"几个黑点。"校长再问,教师又说,"是几个黑点啊。"校长说道:"难道除了这几个黑点,你就看不到大张的白纸吗?"教师听了若有所思,他明白了,从此不再在任何人面前说自己学生的不是。几年后,他成了全国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14.
惩罚的艺术     
一个调皮的男孩一天突然萌发了看看狗的内脏是个啥样的念头。于是,他和几个小伙伴偷了一只狗,宰杀后开膛一件一件地观察,谁知这只狗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自己最心爱的狗被杀害后,决定给这个孩子以"重重"的惩罚:让他画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  相似文献   

15.
邓蕙 《天津教育》2012,(7):10-19
"百年南开两总理,十秩春秋万栋梁",提到天津市南开中学,人们总会为她的名气所吸引,为她的声望所折服。南开中学校友中涌现出诸多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物,其中,有周恩来、温家宝2位共和国总理,1位副总理,9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政协副主席,60多位院士,50多位省部级领导,以及以3任清华大学校长为代表的教育界、文化界精英,并有以马骏、彭雪枫等人为代表的40多位革命英烈。南开之"名",声名远播;南开之"美",美不胜收。南开之"美",美在校园。建于1906年的东楼(现改名为"伯苓楼",有周恩来读书时的教室)、北楼,建于1929年的"范孙楼",建于1934年的"瑞廷礼堂",均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有周恩来铜像、南开公能校训石碑、容止格言石碑、首届毕业生纪念井、南开校友英烈纪念碑、西斋平房等历史感浓厚的景观建筑。南开之"美",美在师生。他们按照容止格言中的标准揽镜自照,由外而内地修养身心,淬炼德行。南开之"美",美在历史。翻开厚重的校史,那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形象总能拨动人们的心弦,令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南开之"美",美在精神。以"爱国、乐群、敬业、科学、创新"为标志的南开精神,历百年而不衰,并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2012年7月,我们再次走入南开中学,听时间老人诉说往事,看新一代南开人承师、继业。  相似文献   

16.
开学不久,N校的老师人心惶惶,相互间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校长开始"推门听课"啦"!校长听课不是很正常的嘛,何必要这样紧张呢?"笔者有些好奇"。你是外人不知道哦,咱们那校长凶得很。谁要是上不好课,那就麻烦了。"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校长是个急性子的人,虽然是女性,可是性格刚烈,容易较真儿。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凡是觉得不满意的课,她都一批到  相似文献   

17.
正管理过程中故事在发生芦墟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目前拥有25个自然班,而25位班主任的平均年龄已经46岁,可以说这是一支经验丰富但后劲不足的队伍。这不,今天的班主任会议上,又有班主任来"叹苦经"了:张校长,我年龄大了,弄班级博客的事情我就算了吧;张校长,出去培训还是让年纪轻的去吧,我这么"老"了培训不进去喽……听着他们的抱怨,笔者也只是笑着安慰并肯定他们工作的同时希望他们再坚持。但是,笔者知道,这种简单的安慰和鼓励不能维持长久。如何激发这支"人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一名打算辍学的学生对挽留他的中职校长说,不是学校不好,我知道我们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校;不是您这位校长不好,我知道您是全国杰出的校长;也不是老师不好,他们对我都很关心。可是我上课时什么都听不懂,犹如坐牢一样度日如年啊!这位学生的话道出了中职学校的教学窘境。  相似文献   

19.
陈华 《教育》2012,(23):58
一所名校的背后往往是一位著名校长的努力。说起北大,人们就会想到蔡元培;说起南开,人们就会想到张伯苓。因此,可以说一位优秀的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和"形象大使"。《名校和名校长的诞生:中国近代"校长群落"研究》一书中,主要人物是校长,但也不完全是校长,确切地说,是"校长群落"。校长群落是一个新名词,创造这个新名词的动机来自于为本书的写作开辟一个研究假设的需要。笔者发现,"校长群落"这一概念具备足够的解释力来统领要写到的校长、教师、学校。  相似文献   

20.
魏智渊 《师道》2006,(1):57-58
1934年,在河北省一次会考中,著名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女中成绩均不理想,时任校长的张伯苓却表现得很轻松:“只知道压迫学生读死书、夺高分的学校,结果不过是造出一群‘病鬼’来,一点用处也没有。学校是造就‘活孩子’的,不是造就‘死孩子’的。”应邀前往南开演讲的陶行知先生,当场写一首《贺客与吊客》相赠:“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会考几乎不及格/三千里路来贺客/请问贺客贺什么/贺你几乎不及格/倘若会考得第一/贺客就要变吊客。”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和神往的一幕啊!这两位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该是相视而笑吧,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