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个农村女孩,自小便有着调皮的性格,经常闯祸,被人称为“野丫头”, 也许母亲和我前世有债,我是母亲前世  相似文献   

2.
母爱如诗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一个有时让我很烦的人,却甘愿用前世不知多少次的回眸来换我一生的幸福。这么傻的人,只有母亲。  相似文献   

3.
小小的我     
正2014年4月9日晴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男孩,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在县城读书。我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眼睛小。和别人说话时总像是闭着眼睛似的,母亲还经常说我:"你看你,一笑就没眼了,以后要少笑。"为此我非常懊恼。一次,我私下偷偷地给母亲商量:"俺妈,你哪天带我到街上  相似文献   

4.
暖暖的柿子     
青秋 《同学少年》2008,(12):33-33
可能是父母工作忙的原因吧,从小,我就跟着姥姥过,以为姥姥家就是自己的家,姥姥就是最亲近的人。等到大一点儿,我才知道自己还有另外的一个家,家里有父亲母亲。于是,就经常有人当着母亲的面问我:"你是谁的孩子呀?"我不假思索地大声说:"我是姥姥的孩子。"那人又问:"长大了孝敬谁啊?"我就看一眼母亲,更大声地说道:"孝敬姥姥!"  相似文献   

5.
正"妈,你一个人就别做田里的事了,抽水那些事太折磨人。"母亲一阵沉默:"你一会儿随我去抽水。""行!"这是我的母亲,我和她一样高。不可预知的变故与不可摆脱的生活重担总会催促人更快地老去,那年是她老得最迅速的一年。父亲将整个家的重担都放在母亲肩上,放在这个和我一样高的女人肩上。那一年里,她几乎做了一个汉子在农村干的所有农活,她在煎熬与压力中行进的每一步都烙在我心上。母亲所说的"一会儿"是指半夜两点,徒步走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脑子里没有厨房的概念。当兵前在农村,做饭是母亲的事,与小孩子无关,但母亲经常让我帮她烧火,烟熏火燎,灰土飞扬,农村的厨房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不愿帮母亲烧火,但很愿看母亲收拾鱼。吃鱼的机会很少,一年也就是那么三两次。每逢母亲收拾鱼,我就蹲在旁边看,一边看,一边问,还忍不住伸手,母亲就训斥我:“腥乎乎的,动什么?”当兵之后,连队里有大伙房,里边安的锅更大。星期天,我经常到伙房里去帮厨,体验大锅里炒菜的滋味。  相似文献   

7.
正母亲是个心里搁不住事的人,她总埋怨我是在"混混沌沌过日子"。母亲挂在嘴边的话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她经常担心我做生意会被别人算计,又忧虑购买的房子不能顺利办好两证,母亲身体本来好好的,可总是怕明天会得什么大病拖累家人,因此寝食不安。母亲退休后心头莫名其妙笼罩着一片片难以挥去的乌云。我猜想她是从繁忙的工作岗位退下来,一时难以适应悠闲的生活而患  相似文献   

8.
<正>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引起广泛共鸣的台词:听过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说:道理我也懂,可是我就是做不到。许多人甚至把"知易行难"当作口头禅来安慰自己。为什么"道理"没有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呢?究其原因,就是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讲道理"占了太大的比重,忽略了人的改变是基于"情感体验"这一基本的教育原理。今天的教育普遍偏重于"智育",通俗  相似文献   

9.
    
床,每个人一生都无法离开的东西,从摇篮到灵柩。一生中我们还会经常与人分享一张床,美国人把床释为与某人关系密切(bed一词在美国俚语中有此义),此解信然。母亲--是的,与我第一次同床的人是母亲。记得小时我经常发烧,每每从睡梦中热醒,总是惊奇地发现母亲在慈祥地看着我,那时我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母亲总比我早醒一会儿?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母亲整夜都在给我擦酒精降温,我的眼睛有点儿湿润。我该怎样去报答她,是用优异的成绩,还是用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朋友     
在我小学的生涯里,我认识了许多的朋友,但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人便是他……"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伴随这首儿歌,我顺利升入了三年级,刚一进班,我便认识了一位新同学,他便是赵阳阳。大概是前世有缘吧,我和他刚一认识,便觉得值得和他交朋友。于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学习、嬉戏,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密。赵阳阳的语文成绩格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眼睛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有一次,母亲来看我们演出的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从左边数第六个。"母亲说道。  相似文献   

12.
前世与今生     
有一个人来问我关于前世的问题,说他常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前世,他问我:“前世真的存在吗?” 前世真的存在吗?我不能回答。  相似文献   

13.
爸爸,再见     
正我听说过一句话,"人死去的时候应该保持年轻,当然,死得越晚越好"。我父亲85岁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驾驶他那艘起名为"忠诚"的船,开足300马力全速前进,如同在大西洋上飞翔,负责保安的船在后面怎么追都追不上。90岁的时候,他跑到缅因州肯尼邦克小镇上的圣安尼海滨教堂跳伞,那是他的母亲和父亲结婚的教堂,也是他经常去做礼拜的地方。我的母亲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当兵以前,母亲要往锅里贴饼子时,经常让我帮她烧火,烟熏火燎,灰土飞扬,农村的厨房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不愿帮母亲烧火,但很愿看母亲收拾鱼。吃鱼的机会很少,一年也就是那么三两次。每逢母亲收拾鱼,我就蹲在旁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记忆     
母亲生了7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 疫,一个月里,她死了3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 "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 吧!" 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 且常对家里人说: "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 春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  相似文献   

16.
我的读书史     
萧乾 《快乐阅读》2012,(17):5-6
小时上学走过朱门,经常看到上面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有的是逢年贴出来,更多的是红底黑字漆上去的。所以我从小就认定"诗书"是高尚的。人不读书,就没出息。大概我母亲当年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她宁可出去  相似文献   

17.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有点"发福",经常穿细花衬衫和深色裤子。历尽沧桑的生活在她的脸上刻出了一道道皱纹。外婆是个有个性,会说一大套一大套道理的人,生活很简朴,特  相似文献   

18.
今世书缘     
从学生时代到走上工作岗位,我的爱好始终与书分不开,甚至到了嗜书如命的境界。母亲常说我是前世与书结了怨。今世才如此“冤家路窄”。  相似文献   

19.
家训与箴言     
家训,一个听起来很古老的名词。但在我的家中,一些家训箴言却一直在几代人中间传承。从父母那里得到,又在教育儿子时继续。忍一忍,让一让,忍忍让让脚步长"忍一忍,让一让,忍忍让让脚步长。"小时候母亲经常把这句话挂着嘴上。我在农村度过了童年,记忆中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只有母亲带着我们姐妹三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记忆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里人说:"这是你爷爷吩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