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化革命运动的一翼。它同“五四”文化革命一样,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立下了伟大的功劳。毛泽东同志曾对这个革命运动,有过精辟的阐述,他说:“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较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至多在革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一个盟员,至于盟长资格,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三十年代写的旧体诗,有不少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要正确理解这些诗的主题思想,就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经常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地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作过高度的概括。他指出:“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新民主主义论》)毛主席指出的“两种革命深入”,就是“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鲁迅则是始终参加、毫不动摇地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并在“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的。因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时候,对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作了崇高的评价,指出鲁迅是“五四”所开始的中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①正确地认识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鲁迅遵奉着“革命前驱者”李大钊同志等的“将令”,在文化战线上进行着冲锋陷阵的战斗,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这是研究界所公认的。但是,作为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鲁迅,其时无产阶级思想是不是开始在他脑子里萌芽了呢?他之所以能在反帝反封建中进行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是由于他使用了进化论等资产阶级思想武器,还是跟他脑子里注入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有关呢?研究者中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是分歧的。这关系到如何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又说:‘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一九二七——一九三七的革命运动时,曾用下面的一段话,概括了这一时期的特点:‘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  相似文献   

6.
在光辉的历史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曾经高度评价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他说:“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毛主席还要求我们认真总结“‘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对于革命的伟大贡献以及它的许多缺点”。然而,文化革命以来,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公然违背毛主席的教导,大肆鼓吹“空白论”和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是当时社会变动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变革.这场文化变革的核心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指导中国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白话文运动、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展东西方文化的讨论等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目的是要为中国确定一种能够指导社会前进的文化.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代表着五四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后期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就是“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观的演变,其转变的关键原因是“一战”后他欧游的特殊经历.正当“五四”健将们全面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之时,梁氏却逆潮流而动,对西方文化进行现代性反思,并充分肯定中国文化,主张两种文化平等对话、交流,甚至以后者救助前者.他的这一中西文化现在“五四”时期是独特的,与“五四”健将们迥异,且已超出后者.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一场运动,在90年之后,还被众人念兹在兹。这足以说明,“五四”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性。90年来,“五四”成为几代学人必须直面的“历史”,他们一次次重返“五四”,在那个“旧战场”去寻找言说的资源,去描摹建构他们思想中的“五四”。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的那样,“每个研究‘现代中国’的学者,都可能参与到建构‘五四’传统的行列中。不管你是主张继承,还是希望反叛,直面‘五四’,是我们的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10.
“左联”时期的王任叔,还不是以“巴人”著称的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和杂文家。在这段时期里,他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同时有许多长、短篇小说问世,获得了创作上的丰硕成果。这一时期,王任叔的思想经历了痛苦的磨炼,逐渐摆脱了消极无为思想的羁绊,紧随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大军,思想上、创作上日趋成熟,为党在文化战线的斗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这十年是王任叔一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为鲁迅世界观从旧唯物主义转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飞跃时期,是在一九二七年的春夏之间。一九二七年十月,鲁迅到了上海。在这以后,鲁迅的著作和斗争实践,就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九二七年以后,“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在反“围剿”的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①毛泽东同志又指出:“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什么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②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后期”,就是指一九二七年以后,这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第一代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在“五四”时期造就的,其思想发展不能不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近代中国受人欺侮、贫穷落后的基本状况,迫使先进的中国人无暇旁顾,而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根本改造社会的问题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以求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富强,依然是“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出发点,也是他们的社会变革思想迅速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中国第一代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大都表现为首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根据这一科学论断,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自然是无产阶级及其文化思想所领导的运动.这是毫无疑问的.对于这个问题,近来有些研究者却又提出了怀疑.一九八三年第一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所载的《"五四"文学革命指导思想的再探讨》(以下简称《再探讨》)一文,就集中地代表了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它通过"远非详尽的考察"认为:"五四"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主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同志,在“五四”时期是天津地区学生爱国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他不仅在政治战线上为改造社会、拯救民族作了百折不回的斗争,而且也是一位在文化战线上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他曾经撰写了许多政论性的文章,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学生和民众的觉悟;他也曾运用诗歌这个武器,娴熟地驾驭刚刚萌芽的新诗体,写出了一组内容精深、诗情浓郁、语言晓畅的优秀白话诗。这些诗篇,闪耀着“五四”时期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光芒,表现了周恩来同志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中西文化大会战、新旧思想大较量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运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使一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方向的转变,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杰出人物,毛泽东便是其中之一.一“五四”前夜,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帝国主义疯狂掠夺瓜分,国内军阀混战不已,使古老中华满目疮痍,遍体鳞伤.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看到国家民族这种危急状况,忧  相似文献   

16.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从根本上篡改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抛出了“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并且把它推行到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去,专政机关要“镇压走资派”,军队“要揪军内走资派”,文艺“要写同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教育呢,也要办“同走资派作斗争的专业”……。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不仅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动过多次残酷的军事“围剿”,而且在文化战线上对左翼文化也极尽“围剿”之能事。其手段之酷烈,较之我国历史上的任何封建独裁政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当事者看来,似乎以为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是一定可以‘剿尽杀绝’的了。但结果却相反,两种‘围剿’都惨败了。”与国民党在文化领域的苍白形成鲜明的对照,左翼文化硕果累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左翼文化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奠基性论著纷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革命文学论争是这个“大的发展”的重要开端,它揭开了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转折点。从五四运动起,我国的民主革命就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新时期的根本特点,就是革命转而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了。由于这种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变化,给五四运动带来了为辛亥革命所不曾有过的姿态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有两条战线,一条政治战线,一条文化战线。对于当时的文化战线,毛泽东同志作过这样的评论:“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地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在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是同时并举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现在不少人认为是一个小说流派。这种看法值得商榷。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里说:“在作品中间装进一套新思想的议论是那时的流行风气”,“那时大家正热中于‘人生观’——觉得一篇作品非有个簇新的中心思想不可……当时此种‘注重思想’的倾向,压力是很大的……那时我也是‘问题小说’的热心人。”可见,茅盾是把“问题小说”看作当时盛行于新文坛的一种进步的创作风气;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