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观察、分析、实践、合作等能力及探索的精神,初步形成统计的意识. 4.通过调查、探究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92~93页。目标预设: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理解并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2.在统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收集数据,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作业纸若干。教学设想: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1.结合真实的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2.在统计活动中,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实践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田庆  陈喻 《贵州教育》2010,(13):34-36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4页例题,第9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初步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一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使学生知道绘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统计》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从中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统计”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掌握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增强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并把数据分类收集、整理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从中发现规律。2.能力目标: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利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渗透统计思想,进行环保及遵守交通纪律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找到收集数据的方法及收集的过程。教学难点: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能初步分析整理出的数据,能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标准,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预测。因此,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需要设计统计表,收集、整理数据;逐步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统计表、统计图等),展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94-P95统计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继续教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并为学生以后学习复式统计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宁县教研室片段一,恰如其分定目标。1.在活动中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邱燕 《福建教育》2008,(2):40-41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本单元仍然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收集、加工信息,进一步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数据。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的统计与概率有"复式统计表"这一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简单的绘制单式统计表。本文以笔者执教的"复式统计表"为例,主要研究在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时,能顺学而教,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