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兴趣的培养将教学与生活相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梅芳 《大学时代》2006,(8):134-135
只有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周发  杨志 《中学生电脑》2020,(2):112-112,114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发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帮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着力体现“课堂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景图完全可以通过实际活动来表现。依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  相似文献   

5.
裴玉环 《教育》2014,(9):64-64
数学起源于生活,也是为了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计算,计算就可以放到日常生活情境中来教学.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创设数学生活化的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再次,把生活情境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生活中计算的重要性;最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相似文献   

6.
邓军湘 《教书育人》2011,(16):35-36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其实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教学要求中提到“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深入理解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并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获得相应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新课标也要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认识、学习、感悟和应用数学。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呢?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83):73-75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新课标当中关于数学与生活的结合有着明确的指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技能训练"生活化"、思维训练"生活化"、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日常生活"数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发现数学,并运用课堂上的已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收获亲切感,进一步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梁慧 《教师》2010,(22):77-78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的,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自然亲切和真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把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我们的数学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1.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我们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在教学时要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觉得亲切,感到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应用题教学数学化与生活化的这两个维度,对传统和现今的应用题教学的两个误区进行思考,并探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式,旨在使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以下是对《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设计,借以抛砖引玉.1创设生活情景,激趣引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才能呈现可接受性,在知识上呈现出…  相似文献   

1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克娟 《学周刊C版》2010,(7):149-14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那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慧 《教师》2010,(19)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教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的,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自然亲切和真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把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7.
童宝重 《教师》2010,(30):98-9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只有如此,才能让凝同的数学变为生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善用生活经验,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只有如此,才能让凝固的数学变为生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数学学习方式的本质是数学化。数学化按其对象可分为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在横向数学化中,数学阅读指引着学生从真实生活走进符号世界,将非数学事物数学化;在纵向数学化中,数学阅读引导着学生在符号世界中移动。其中,数学阅读作为数学化的突破口,是数学化学习方式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