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豪珣 《武当》2008,(12):43-45
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是道教的核心宗旨。作为道教祖师的老子和先秦道家主要代表的庄子都重视养生长生,有丰富而独特的养生之道。老庄的养生之道是道教养生学说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3,(8):I0004-I0004
征集内容: 以弘扬武当文化为主旨,面向国内外,分四季全面征集反映武当山风景区境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迹建筑、道教文化、武当太极功夫、太极养生之道,以及太极湖风光等方面的优秀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3.
赫玉圣  史明 《武当》2006,(2):50-51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山西太原人。博通经史子集,尤精医学、医术。在医理上注重气血,主张攻补兼施;在临床上,长于妇科、内杂病,并重视民间单方、验方,治病不拘学派,用药不依方书,应手辄效,名重一时。又因傅青主为道教龙门派第六代“真”字辈,其武学与医学中很自然地渗入了道家理论与道教医学理论。傅青主精文通武,武医养生之道备受后世医家所重视,其妇科更是女科书中之佳作。今就傅青主女科中五带症整理成文,以使青主医学福泽万方。  相似文献   

4.
尚儒彪 《武当》2009,(6):46-47
符咒,是道教符篆及咒语的合称,是道教的宗教活动,采用符咒治疗疾病,古即有之。从很多历史文献、道教文献、民间传说,以及现代的一些真实情况看,道教的“符咒治病术”确实有一定医疗效果。为避免是非,笔者虽掌握有较多文献资料和现实资料,一直未敢深涉研究。近来,笔者有幸拜读了厦门大学盖建民教授所著的《道教医学》一书中《道教符咒治病术的医学底蕴》一文后,很受启发。故将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部分病例之真实情况,介绍给有道贤德之士,望赐教真言。  相似文献   

5.
陈攀霄  陈华平 《武当》2008,(8):17-17
6月26日上午,武当山道教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该学院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城郊的净乐湖畔,毗邻武当山九宫之首净乐宫,占地面积近40亩,约2.5万平方米。该学院是三年制大专院校,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道教院校,也是全国第4所道教学院。  相似文献   

6.
林墨根  林文涛 《武当》2005,(3):33-35
道教“九守”的修行理论跟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一树之花。首先,在理论上,道教“九守”理论跟太极拳理论和实践是血脉相通,互为融摄。此外,道教的修行理论对太极拳的具体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太极拳的实践行为,如太极推手和太极技击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道家道教这棵大树的强大持久的生命力。道教和太极拳的关系是树与花的关系:花依树而荣,树因花可证。  相似文献   

7.
试论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之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之道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指出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之道都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二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具有健身、祛病的功效。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之道的不断发展中相互借鉴、完善自我,以及在人类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剑父 《武当》2000,(7):65-66
早期道教 指汉末始创时期的道教。在道教史上,张陵、张衡的天师道,张修、张鲁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等,都定名为早期道教。早期道教创教的道首多为东汉社会上层流行的黄老道信徒。他们承传黄老道的一些长生仙方,以《太平经》的教义向社会下层布道,在灾疫流行的年代以符水在民间治病禳灾却祸,发展成大规模的民众道教结社。  相似文献   

9.
书画养生法     
《武当》2001,(9):59-59
历代道德家都强调养生,养生莫过于养心,而养心最注重的是一个“静”字。其实,写字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就是静心怡情,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理论。本文在对养生进行简要概述的前提下,对孔子“以仁为本”的养生之道、孔予的运用“中庸”的养生之道、孔子的追求“身心并修”的思想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简要论述。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及实践对现代人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赋翁 《武当》2000,(1):45-46
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从哲理、阴阳、修身、治国等多方面阐述了道教教义,是道教的圣典,历来亦为气功家奉为圣典。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08,(1):I0004-I0004
武当山道教太和武术院为一所独具道教特色的武院,传授武当太极、形意、八卦等数十种武当传统内家拳法及道教上乘修炼秘法,集养生、技击于一体,师资雄厚,由武当派第十四代衣钵传人、华山派第二十代上座弟子、中国道教学院首届学员史飞道长亲自传授,海外弟子云集,该武院常年向海内外招生,并收武当俗家弟子。  相似文献   

13.
手杖操     
高式国 《精武》2008,(6):8-8
我的养生之道无遗传因素。特别喜欢运动养生,即使长寿不得,尚得健身,健身未能,尚可祛病,总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尚儒彪 《武当》2008,(9):46-47
一、道教房中术的形成与发展 道教房中术是中华古代性科学之结晶,是数千年来道门修士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同时,不断地探索、收集、研究、整理出来的性学保健术。《中国道教大词典·房中派》条曰:“修炼此方术的流派称为房中派,是道教早期修炼方术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宗容成、彭祖。”《汉书·艺文志》所载房中术有八,共186卷著作,并评论说:“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人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老,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相似文献   

15.
谭大江 《武当》2008,(2):55-56
记得那是2000年春夏之际,德国波恩的何静文女士(这是她的中文名字,她的德国译音名字叫嫡芝娜)第一次到丹江口市来拜访我,她是为了解武当道教乃至中国道教,了解中国道家文化来的。自那以后,她每年总会领着德国的参访团来武当山一二次,同时也会请我到武当山为德国朋友们介绍武当道教,介绍武当文化,介绍中国传统的道家养生文化。八年来,我们建立了很诚挚亲密的友谊。  相似文献   

16.
王春华 《武当》2008,(1):44-45
从某种意义上说,探讨武当山的内丹理论,既是深入了解道教武当山内家拳奥秘的基础,也是认识与发掘道教养生文化遗产的一项不可忽略的工作。鉴于此,笔者拟就张三丰的内丹修炼理论作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7.
略谈道法     
云海山人 《武当》2007,(4):52-52
道法又称“符咒”或“法术”,也可谓之“玄学”,是我国数千年来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去掉这一部分,那么中国的传统道教文化则失去了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汪兆辉 《武当》2008,(2):14-15
纯阳之道学,在晚唐五代之初的崛起,皆纯阳真人吕洞宾新兴道教所做的努力,使正统的道家及道教至秦汉以后,由鱼龙混杂,支离破碎之势,一跃而起,使耳目为之一新,故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千余年来,道宗内外无不敬奉尊崇纯阳祖师,视其为神仙,被元世宗尊封为“纯阳孚佑帝君”,实为中国道教史上之翘首。纯阳祖师在新兴道家与道教的同时,别具风格的创立了道宗拳法。  相似文献   

19.
亚明 《健身科学》2006,(9):10-12
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百岁寿星的养生经,更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今天,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重视养生之道,更是成为时尚之风。然而,古今百岁寿星养生之道的源流如何?其长寿奥秘究竟有何联系和异同?其中大有文章。笔者因工作关系,有幸接触大量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有关资料,深感探究百岁寿星的养生之道,正确认识古今百岁寿星养生经的联系和发展,分清两者的异同,对于我们吸取百岁寿星的养生精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20.
李天鹏 《武当》2004,(11):55-55
道家的养生学和眼饵在诸经论里,气功与药物都是相提并论,更明确指出养生之道一面依靠气功,一面依靠服饵,其中又大慨可以归纳成二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