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是教育经费最主要的来源渠道,政府对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是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依法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实现教育经费预算单列、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和社会捐赠教育的财政制度设计、优化财政教育投资结构等五个方面,应是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国莫过于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上述六国经济之所以能跃居各国的前列,是同他们教育事业的繁荣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发展教育有赖于诸多因素,而重视并科学地运用维持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投资.则是关键的一环。综观六国多年来的义务教育投资,鲜明地呈现出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教育是关系到我国教育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我国农村教育现阶段在师资力量、教学投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学生情况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争问题,改革争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基本策略是:改革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降低学费,减轻农民负担;改革教学内容,使教育为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4.
教育投资问题及其改革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资源的投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从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造成教育投入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教育投资问题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经费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经费喜中有忧,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但是教育经费日趋紧张。针对我国的教育经费现状,章认为应通过拓宽政府财政拨款主渠道,加大预算内拨款力度;继续实行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非政府的多渠道的教育投资;逐步完善培养成本补偿机制;发行教育彩票;开办教育银行和教育储蓄等措施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渠道,政府对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体制的改革、教育投资结构优化等,将是关系到新时期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一、依法规范和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负担比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大幅增加了对教育的投人量,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78年的81.24亿元上升到1999年的2287.18亿元,20年来增长了28倍多,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年均增长率高于10%。但财政性教育投资的相对比重和增长率却未真正符合法律规定的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百福 《教育科学》2003,19(2):11-15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一是教育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增长速度超前于经济增长速度,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断上升;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二是初步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形成了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大幅度增长。三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教育财政重大系列工程,最大程度发挥教育财政的杜杆作用。各级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逐步缩小,财政教育拨款在各级教育的分配正在向更为合理转变。但我国教育投资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仍然偏低;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承担比例偏低;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指数较低,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较大;中等发达地区个人分担教育经费的比例偏高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经费来源问题,本文先对中美两国教育的经费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比例、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保证教育经费的措施和开发民间教育投资潜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以我国具体国情为背景,结合比较的内容,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对于增加我国的教育经费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投资”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和非经济效益,通过理性的分析决策,向教育机构投人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并对产出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此定义的内涵如下:(1)教育投资是一种动态的社会经济活动,包括教育投资的决策分析、投资实施、投资效果的评价与检测等;(2)主体的教育投资观存在差异:对国家而言,教育资本的转换旨在解决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危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李健 《云南教育》2005,(8):25-25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建议实施如下平衡措施。政策平衡:首先是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的法律保障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出台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要改变大、中、小学三级教育结构生均经费投入相差过大.分配不合理的现有格局;要保障国家教育经费向欠发达地区重点倾斜,减少发达地区的投入比率;甚至在同一地区.也要规定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的教育经费占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