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蜀新  彭子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70-673,688,689
1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2.
它可以观测到100多亿光年外的天体,它可以清楚地听到来自宇宙深处微弱的射电信号,它可以精确跟踪高轨地球卫星、探月卫星和深空探测器,它就是亚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昨天,这台高70米、重2600多吨、占地面积相当于8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将在上海天文台正式落成,这一台望远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明年我国  相似文献   

3.
1 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4.
<正>据国家天文台官网消息,1月24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与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获得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干涉条纹。国家天文台F A S T团队与上海天文台VLBI团队合作,利用FAST与天马望远镜进行了条纹干涉实验,对致密射电源3C454.3进行了联合观测,利用上海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领导的天马望远镜研究团队利用上海天文台65米口径的天马射电望远镜对巨蛇座区域内南侧(Serpens South)的一个云核进行了碳链分子的搜寻,并在其中探测到了丰富的碳链分子。相关研究成果以"TMRT Observations of Carbon-chain molecules in  相似文献   

6.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是国家 “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 建造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 以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中科院是建设主管部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为建设法人单位, 贵州省人民政府为共建部门。望远镜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洼地, 东北距平塘县城约 85 km, 西南距罗甸县城约 45 km.FAST 工程于 2011年 3 月 25日开工建设, 预计 2016 年 9月完工。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6,(12):126-126
在2013年,一座口径达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在贵州喀斯特洼地建成,它将能接收110亿光年外的微弱信号。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仁东研究员表示,与世界现有最大口径100米望远镜相比,其观测能力提高了10倍,并且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领先划立。据悉,FAST由4600块三角型反射板拼成,其外形与锅式卫星天线相似,面积则相当于25个足球场那么大,总投资约为6.88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0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发布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介绍,FAST望远镜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并首次新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已经通过国际认证。什么是脉冲星?发现脉冲星有什么意义?本领高强的星星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  相似文献   

9.
7月28日,研究人员在监测发回的数据,背后是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如果你在火星上打开手机,释放出的信号将被这个望远镜接收到。经过后端处理,最快在1分钟左右,数据就可被地面上的人们看到。”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这样介绍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他说,经过半年多的调试,届时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将助力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5-316
我国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2007年5月12日在中科院/云南省丽江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及东亚地区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随着这架口径为2.4米的望远镜投入使用,丽江观测站将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每年可容纳数十项具有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课题在此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全景巡天望远镜(LSST)”.已于日前开始在智利北部的帕切翁山动工建造。这部超级望远镜预计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观测能力最为强大的数字化天文观测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夜空进行观测。LSST将对太空进行不问断地扫描.以研究那些遥远的星系、小行星、超新星、彗星、恒星和其他天体。LSST计划的总投资将超过35亿美元。建成后的LSST天文望远镜直径将达到84米,  相似文献   

12.
朱能鸿,天文仪器与方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11月10日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台长和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成功月球双速照相机,1976~1989年主持设计并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研制成我国首架口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1991~1993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设计了光干涉合成望远镜方案。数十年来为我国天文望远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朱能鸿于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99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天文和其它领域主持研制了5架1米级以上的各种望远镜。  相似文献   

13.
广闻博见     
我国最大近地天体望远镜在盱眙启用我国目前最大的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日前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基地启用。专家预计,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未来20年内可发现500至1000颗穿越地球轨道、有可能给地球带来危害的近地小天体。该镜为通光口径1米,球面反射镜1.2米的施密特型望远镜,具有强光力、大视角的特点。这台望远镜国内最大,在世界同类型望远镜中名列前五位。实验鼠有了人类免疫系统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地为一只老鼠进行了移植手术,使其获得了一个人类的免疫系统。使用这种实验鼠获得的研究成果将更适用于人类,将为诸如开发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20)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项目是中科院与贵州省共建的一个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后FAST将成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天文射电望远镜,并在未来二十年至三十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FAST项目建设将使贵州省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天文重要科普基地的之一。为抓住这个历史的机遇,搭建基于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国际化科普基地和科普云平台建设,开展天文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这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启发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我国的国民科学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标志着这只"观天巨眼"终于睁开了,即将把目光投向宇宙的深处,追踪遥远的信号,搜寻奇异的天体,甚至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中国"天眼"的开启,还将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8)
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将在九月正是运行,这将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天文领域探索的一大助力。本文以射电望远镜的基础理论原理为出发点,结合中学物理对电磁波知识的涉及,介绍了电磁波的原理与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历时22年建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它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对于帮助人们解开宇宙初始混沌、暗物质分布及星系演化等谜团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射电望远镜虽然射电望远镜的应用尚未普及到日常生活,但从1932年被发明以来对科学做出了极大贡献。射电望远镜是接收天体射出的无线电波的仪器,由两部分组成。天线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相当于光学望远镜的物镜;接收机把由天线传来的高频电信号放大、检波后,再...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位于美属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因结构失控而垮塌,引发多方关注。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测台主任比斯利说:"这对科学界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曾帮助天文学家取得了一些惊人的科学成就。"坍塌并非毫无征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下称"阿雷西博")建成于1963年,口径305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天学家在用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对茫茫太空进行观测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射电天体。但是,用光学望远镜进行观测时,却找不到它们。直到1960年,美国天学家利用口径5米的巨型望远镜,才发现了一个编号为“3C48”的射电源对应于一颗暗星,这颗暗星紫外辐射很强,此外,它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射线。两年后,在澳大利亚,又有人发现另一射电源“3C273”也对应于一颗暗星。人们经过分析研究,判定它们不是银河系内的恒星,而是银河系以外的一种新型的星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