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产品是文化软实力传播的有效载体,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球影响力依赖于该国文化产业的兴盛和文化产品的出口。著作权对于文化产品的保护和贸易至关重要,从而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证明,价值观和理念等文化输出结合文化产品的贸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加强对文化产品的著作权保护,提高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供给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微 《新闻界》2007,(1):123-124
冷战时代结束后,美国文化产品逐渐占据了全球文化输出的高地,近年来,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美国文化产业领域中的众多跨国公司,像迪斯尼公司、有线新闻广播公司、维亚康姆公司等大都采用全球化战略,充分利用全球的媒介、人才、资源和资金去占领世界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3.
中国影视贸易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凌  彭祝斌 《新闻界》2005,1(6):33-35
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服务贸易异军突起,1980-199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3%,高于同期国际商品贸易5.6%的平均增长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贸易的发展更是急剧加快,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7%。影视业是近年贸易增长幅度极大的行业,发达国家影视业产品出口增长很快。美国的娱乐业被归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世,1998年,它的电影、电视制作及相关的录音带、音乐出版行业总收入达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其中120亿美元是由影视业直接创造的,至2000年底,影视业直接出口额猛增到180亿美元。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化”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文化经济及其影响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产业中.影视业作为最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也起着非常莺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琛 《出版广角》2014,(15):38-40
正大众图书的数字出版要"走出去",不得不思考如何降低文化折扣。而要克服文化折扣,仅靠销售平台、渠道或改变传播介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内容是更为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全球数字出版对传统文化产业格局造成变革性冲击,同时也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对外文化贸易。数字出版由于特殊的形态和传播方式,极有可能打破传统的文化贸易瓶颈,成为"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 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 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根据媒体的报道,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允许一些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媒体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说明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进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国文化市场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资本的强大压力之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积累的经济和文化之果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资本垂涎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音像制品出口取得长足进步对于国内音像产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新赢利点,对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冷静分析,中国文化产品难以打开美国主流市场、出口数量少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一、报业发展态势1.产业态势。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第四大支柱的发展国策已经确立,前景广阔。国外文化产业经济发达。美国作为文化产业强国,在前400家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占全球文化企业的50%,文化市场消费1997年为350亿美元,2004年为500亿美元。英国文化产业产值为600亿美元,占GDP11%。德、日、法、韩等国文化产业比重都很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影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出口产品,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不仅是国际电影市场的风向标,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标签.尽管美国电影产量仅占全球总量的6%,但放映量却占全球的80%,其影响可见一斑.从客观来讲,美国电影不仅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拥有绝对主导权,更是潜移默化地输出美式思想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诉求等方面信息,其全球化传播是立体的、多维的.  相似文献   

9.
实施我国的报刊版权战略,有赖于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包括大家不可忘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的党情、中国传媒的生态、中国报刊的业态;不可忘记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负责任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文化大国,一定要充分履行已承诺的版权保护方面的条约、公约和贸易协议,切实保护报刊版权领域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不可忘记我们要顺应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势,着力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拉动国内报刊版权贸易方面的"文化内需",并实施版权贸易"走出去"战略,打造中国报刊业的国际一流传播能力和实现版权产业潜力巨大的创收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依然笼罩,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充满了变数,但文化产业逆势上扬。2009年世界电影蓬勃发展,美国、中国以及欧亚多个国家均突破了年度票房纪录,全球影市飘红。电影产业开始向截然不同的方向演变:一部分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开始合纵连横.垄断国际电影市场:一部分较为贫穷的国家逐渐失去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声音,沦为“电影孤岛”。我们已经进入文化资源喷涌的时代,进入了世界电影的竞争与角逐,打造中国电影强国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出版产业已迎来大融合、大创意、大市场、大国际和大人才时代。跨界融合是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企业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对外文化贸易更加活跃,升级版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国家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也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支点。第一,从"传统出版"到"多元发展",多元开拓融入经济大循环。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大循环,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以多元开拓融入经济大循环,必将打破已有的产业边界和发展模式,在一个更大、更广的产业概念和体系上,在一个更加多元互动、更加开放的产业链上,吸引更多的关注,获得产业规划、融资渠道、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追求各种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实践证明,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先进文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途径,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以2004年为例,在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占当年GDP的21%;在日本,文化产业已经占当年GDP的18.5%;  相似文献   

13.
安徽出版集团于2006年加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短短五年间,集团已经形成了由单一的版权输出到多元文化产品出口,由单纯的产品贸易到全方位的国际合作,由文化实物输出到文化资本输出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朱兆一 《现代传播》2023,(2):120-127
西方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世界主义思潮,但是没有一次成为统一全球的治理理念。现当代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平台世界主义的国际传媒和文化产业大格局得以进一步形成。虽然在非英语国家出现了内容制作上“东升西降”的反向文化输出,但是这一现象在根本上仍然体现了美国平台在文化传播渠道上的一家独大。其中,韩国是和美国平台世界主义捆绑最为紧密的东方国家,近年以《鱿鱼游戏》等为代表的“韩流”产品成功出口全球,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了共振传播和无限流模式的助力作用,在本质上则是以韩国叙事展现全球所谓普世价值和跨域文化实践。“韩流”的成功国际化是诸多因素助推的结果,中国文化出海需要借鉴韩国在政府体系化支持、发挥流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作用、积极采取体系建设和产业链布局等措施,但同时也需要规避过于迎合西方观众需求而导致的文化产品肤浅和庸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涵露 《视听界》2008,(2):82-83
目前,中国的儿童动画片市场巳基本上被美国和日本公司所支配。在中国儿童中最流行的卡通人物是美国的米老鼠和日本的机器猫,而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保护并利用我们国家那些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大力发展动画文化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信息速递     
事件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最新调查显示,最近5年中国居民的文化购买力超速发展,文化产品消费增长超过物质产品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2004年中国的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游戏业、旅游业、演艺业、网络传播业等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1.2万亿元,加上文化带来的相关服务,总产值已经在2万亿元以上,专家预测,5年内这个数字将达到4万亿人民币。国务院任命龙新民为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国务院最近…  相似文献   

17.
张馨月 《今传媒》2016,(10):60-61
近年来,随着韩国政府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资,放宽文化政策,在国际范围内,其文化软实力排名不断上升。影视剧,作为文化产品的一部分,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核和意识形态,是对外输出文化,提升该国文化软实力的优良载体。本文通过影视剧贸易视角,对国产剧和韩剧产生贸易逆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借鉴优秀经验,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庆宇 《出版参考》2007,(5X):25-25
由文化部、商务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17—20日举行,旨在“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进一步为中国特色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搭建了一个专业化的博览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9.
潘政治  高昊 《新闻世界》2010,(12):156-157
从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问世至今,我国的电视剧已经走过了五十几个春秋。电视剧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视野来看,电视剧在国际影视文化产业中也同样占据突出地位,成为各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实力竞争的有力支撑。中国电视剧要在产业化进程中实现长效发展,并且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参与国际影视产业竞争的拳头产品,就需要在不断整合创作资源,更新创作理念,丰富创作实践的同时,广泛借鉴全球范围内的行业管理经验,不断适应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我国电视剧行业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文化、贸易和全球化》(Culture, Trade and Globalization)如是解释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包括印刷、出版、多媒体、视听、录音和电影制品、手工艺品和工艺设计等行业。 《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则认为,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0年,联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