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然以拍喜剧片为主的冯小刚也想尝试文革题材,从《集结号》《我不是潘金莲》到2017年的《芳华》,冯小刚试探电影表达的政治边界,寻找合适的电影阐释方式表达对上世纪后半叶社会政治的思考。《芳华》在多重话语之下寻找新的电影表达方式,最终表现出更多商业运作痕迹,怀旧有余反思不足。  相似文献   

2.
你想知道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吗?那就跟我一起到《拜见罗宾逊一家》这部精彩的电影中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3.
冯小刚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呼风唤雨,而且在中国电影文化当中也独树一帜.纵观冯小刚的影片,除了当初的幽默、诙谐,更多的包涵着对底层人群的关注、对民族的思考、对人性的思索.从《永失我爱》到《一九四二》,他的影片不断从商业空间中寻找文化价值与社会思考,体现出了很高的影像价值.  相似文献   

4.
“逼上梁山”的语言学习《天使爱美丽》在上海上映的时候,我得知了自己要到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Ecole Centrale Paris)留学的消息。记得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是爱美丽拿着照相机拍天上的云,巴黎的天那么蓝,云朵可爱地拼接出海豚和小熊的形状。当飞机徐徐降落在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时候,我看到了那种湛蓝的天空,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当我学着爱美丽的样子在天上寻找奇异云朵  相似文献   

5.
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不大却很缠绵,将我拖入了往日的时空。以前的我有些多愁善感。那时,天也是经常下这种小雨的,但我从不撑伞。朦朦胧胧的雨丝中,我独自漫步于大街上,想寻找电影小说中的那种感觉。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天文馆,这里的一切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观看了立体电影《寻找生命》。这是一部22分钟的小电影。影片讲述了从地球海洋到地球大陆,一直发展到宇宙,一个寻找生命的历程。我坐在椅子上,觉得四周墙上慢慢闪亮起来,原来是满天星斗啊!我们又飞速下降,来到了海底,我看见一群群小鱼,还看见了一只很大很大的八角鱼,它摆动着八只大触角,好像在向我招手呢!正在我惊叹不已的时候,我又飞速往上升了,不一会儿就到了海面。我想:要从海面出来有多恐怖呀,就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只听“哗啦”一声,我们从水面出来了,紧接着又“飞”到了半空…  相似文献   

7.
无法插队     
我喜欢的电影,不是大片,尤其不是“十面埋伏”那样的烂大片。记忆中对电影最美好的印象停留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正大剧场。温馨可人的文艺片,让正处于生产价值观的我对美丽生活的憧憬如同茁壮成长的向日葵,极具向阳性。欧洲现代式的庄园生活场景让我仿佛能闻见从未品尝过的最佳年份醇正红酒。虚荣的我愿意被惬意俘虏,放任自己迷失在幻想中的第N秒后重新找回依旧猪头的我。回归电影的轻慢音乐,将爱不释眼的低成本小片之名默默记下,待有缘之时,将其寻得。但遗憾也很美好,我的寻找至今一无所获。哈里波特的国际风潮,让一众被现实包围的城市路行…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这一代,似乎是过多地接受着新鲜的事物和所谓的时尚。太多的信息让我对大部分事物都失去了热情,那种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的感动似乎也越来越少。而我总觉得我是需要被感动的,所以寻找着那些质朴的文字,精致的电影,悠扬的音乐,希望它们能将我带回自然。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第六代电影人代表的张元,在转型期文化、全球化语境,以及对西方电影的借鉴与学习所构成的文化环境中,努力探求着自我的突围以及电影的发展。他的电影,在寻找中凸显出个人的主体性;在漂泊中体现出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在回归后致力于于主流与商业化的再探索。寻找、漂泊、回归,也就成为张元电影的文化内核,这种思考和追寻也使他的电影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黄氏电影以女性寻找自我为起点,经历了“花木兰”与“还我女儿妆”的两难困境,最终由对父权社会的背叛走向了重写历史重塑自我的女性 躯体书写。其突出成就即在于,以“回到自己的屋子”的女性身体的写作方式,使女性寻找自己话语的叙事策略得以完形,并通过独特的经验内容对男性语语提出挑战。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在银幕上写具有独立人格理想和化精神的主体形象,这是中国电影化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含泪的微笑     
六年,我们一路走来,生活如同放电影般,六年是一个轮回,每天总是上演昨日的故事,而这部被称作《童年》的电影的主角就是我们。我贪恋所有的温暖的、黏稠的往事,却止不住记忆像一颗糖在融化,但是那一次……第一次的模拟考试考得不十分理想,眼看就要毕业考了,心如同乱麻一样绞成一团,再加上数学老师劈头盖脸地将我骂了一通,我的心就再也无法宁静,一直发慌。终于熬到了放学,在拥挤的人流中,我踮起脚尖,寻找妈妈  相似文献   

12.
一片蛋糕     
一位女士坐在电影院里,她非常喜欢这场电影,但她座位旁的一个男子低着头在他座位下的地板上寻找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第六代电影人代表的张元,在转型期文化、全球化语境,以及对西方电影的借鉴与学习所构成的文化环境中,努力探求着自我的突围以及电影的发展。他的电影,在寻找中凸显出个人的主体性;在漂泊中体现出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在回归后致力于于主流与商业化的再探索。寻找、漂泊、回归,也就成为张元电影的文化内核,这种思考和追寻也使他的电影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电影《阿黛尔·雨果的故事》的一幕,是阿佳尼·贝阿那张美得沧桑的脸在远眺大海,旁白说:“一个年轻女子,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只为寻找她的爱人。这是多么令人惊异的事!但是,我做到了!”  相似文献   

15.
我叫李响,今年九岁,是北京市平谷区第五小学三(2)班的学生。我爱读书,喜欢冒险,我最大的梦想是解开所有世界之谜。我认为写作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我喜欢写作文,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写作文。我觉得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鸟儿寻找天空,鱼儿寻找江河,孩子寻找母爱,这是人间最自然的感情。《暖情》就是一部反映这种感情的电影。可爱乖巧的东东、辛勤节俭的东东妈、朴实善良的东东爸,这三个人本该组成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当下岗的命运依次降临到东东爸和东东妈身上之后,这个家顿时瓦解了——妈…  相似文献   

16.
正暑假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海洋天堂》,讲述了一位身患癌症的父亲,竭尽所能地为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寻找一个值得托付的家的故事。我除了被那伟大的父爱感动外,作为老师,我心中更涌动出一种特殊的感情。电影中儿子大福眼中的那份纯净与无邪让我感同身受,我不禁想到了班里一位特殊的孩子——佳业。佳业不是让老师一眼就喜欢上的那种听话的好学生,他每天只会给老师找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每天多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当代青春电影为研究对象,将当代青春电影置于20世纪末期至后现代主义文化、另类文化、青年文化等文化现实背景下,对当代青春电影进行精神分析,然后对其进行评价,归纳出其精神特质,寻找当代青春电影在当代艺术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电影资源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电影资源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不紧密,效果不甚理想。本文试从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出发,寻找电影资源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点,使电影教学资源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9.
蔡璐 《新作文》2013,(9):36-37
"Dans l’aube grise du levant,Trouve un chemin vers l’arc-en-ciel."这是晦涩难懂的法语,深冬的时候它已默默伏在我的耳边,久久不能离去,于是我便殷切地查询了释义——"在灰色的晨曦中,寻找通往彩虹的路。"这可真是一句值得回味的歌词,它来自于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亚洲最大的电影市场,日本电影的发展总是能够引起亚洲地区的普遍关注并引领电影发展的潮流。新旧世纪之交,日本电影中出现了一种无国界世界公民的思想倾向,著名电影学者四方田犬彦将其称之为“无国界流派”。它在电影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无家可归的漂流感”、“寻找自我的旅程”和“少数民旅寻求身份的认同”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