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侠义传》,全称《忠烈侠义传》,亦名《三侠五义》。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吴晓铃藏、石玉昆序的《忠烈侠义传》抄本。这是目前唯一现存的保留着石玉昆《侠义传序》的版本。由于这个本子为吴晓铃先生藏本,一直都未公之于世,鲜为人知。此次公开出版,无疑会给《忠烈侠义传》的研究提出诸多课题。而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石玉昆《侠义传序》的真伪。在学术界,唯一提及过石玉昆《侠义传序》的是胡士莹先生。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胡先生在没有列举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断  相似文献   

2.
任煜 《档案》2020,(1):33-40
作为现存较早的《诗经》写抄本之一,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镰仓时代抄本《群书治要·诗》以选本的方式对《诗》进行摘抄节录,以一定的选取标准囊括了《诗》特定篇章的经、传、笺部分,保存了《毛诗正义》刊成之前《诗》的部分面貌。同时,作为传入日本的《诗经》抄本,其多用俗字、虚字,与其他《诗》之版本相比多有文字异同且存在传文、笺文混乱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校订文字、明确传笺体例与内容,对研究特定时期内《诗》的流布情况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0册收录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抄本《钟惺文钞》(下文简称《文钞》),此书不分卷,仅存寥寥十五叶。从影印本来看,其丝栏不甚清晰,是用精美的行书抄在半叶八行的笺纸之上的。抄本首叶有"李氏珍玩"、"曼生"两印以及一方"坊*所得"的闲印。首篇篇题《纪盛诗序》下有  相似文献   

4.
《唐大和上东征传》(高山寺本)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渡日本的鉴真与西天求法的玄奘 ,堪称唐代最杰出的两位文化交流使者 ;而《唐大和上东征传》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使这两位高僧名垂青史。《唐大和上东征传》流布本均为后世的刻本、影印本 ,现存日本的多种古抄本则未经系统整理。本文对旧藏高山寺的古抄本进行考释 ,对抄写年代、抄写之人、抄本特点、校勘价值等提出若干新观点 ,可裨益于鉴真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扬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徐公文集》一部,为五代宋初文学家徐铉之诗文集。此本经明末清初著名收藏家朱之赤批校,内附手书题跋七则,具有重要资料价值。经考辨,此抄本之祖本为宋明州刻本,现为日本大仓文化财团所藏,国内各大图书馆所藏《徐公文集》清抄本皆属此抄本系统。另陆心源旧藏影宋抄本所据之祖本与此宋本不同,属另一抄本系统。  相似文献   

6.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7.
明人周锡珪《唐碑帖跋》自成书以来,未曾刊刻,当时传世者仅有罕见的几种抄本, 《四库全书》归入存目.今存抄本仅上海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所藏两部.本文对这两个抄本进行考察,认为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实抄自南京图书馆藏本,且其抄写质量不如南图本.对此书的书学价值进行研究,认为此书对唐代书学的研究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仪礼要义》是南宋哲学家魏了翁对儒家论述古代礼制的经典注释。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刻本,版刻精良,历经名家递藏,其学术及版本研究价值极高。此书流传抄本尤以严元照精抄本为珍稀,极具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这部明洪武二十五年正月至六月的太祖实录稿抄本.原系清宫内阁大库所藏。后随大库档案散失社会而为罗振玉收藏,嗣经罗氏献与伪满奉天图书馆。解放后,经东北图书馆接收,现藏于我馆。这份实录稿抄本虽不完整,但从其文字风格、人称用语、人名地名,以至部分内容看,均与公开发行的明太祖实录不尽相同。根据文字风格、人物称谓等判断,当属建文时所修太祖实录稿之抄本。它对于校勘《明实录》以及研究明史是甚有价值的。原本内错字颇多,人名、地名舛错亦每每可见,为维持原貌,编辑时,原则上未作修改。  相似文献   

10.
连国义 《图书馆杂志》2018,(2):116-119,128
上海图书馆藏四册抄本《松隐文集》为弥补原第十四卷散佚的缺憾,从《宋诗抄》中抄录杨万里、许月卿、方岳、林景熙、文天祥、郑震的诗歌共28首,拼凑成第十四卷,其为伪作无疑。《全宋诗》所收录的该卷诗歌当剔除。同时上海图书馆将该书著录为明抄本,当改为清抄本。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