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学者多认为乔叟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者,其作品具有反宗教的性质。文章通过分析《坎特伯雷故事》中“梅利比的故事”,阐述该故事中的《圣经》典故、原型及思想,以说明乔叟作品中的宗教色彩及其对基督教因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梁素素 《时代教育》2012,(13):96-97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而杰弗里.乔叟则是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他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由于其生动地描绘了十四世纪英国各阶层人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其精神风貌,成为了英国中世纪第一部堪称完美的杰作,也奠定了乔叟在英国文学上的地位,而作家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不同人物及他们所叙述的故事的生动描写,打破了之前宗教对人们精神及人性的束缚,宣扬了人文主义的人生观点和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3.
乔叟一方面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百态,热情讴歌冒险发财的商人,指责教会的腐败堕落;另一方面,他又执著于精神救赎,唯恐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影响自己获得彼岸的永生。本文通过分析《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宗教主题,试图阐明乔叟宗教观中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4.
乔叟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便是他对中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个人解读,并通过此作品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磨坊主的故事”是组成本作品的一个小故事。本文欲从乔叟的创作动机,中世纪磨坊主的原型,以及本故事的体裁特点三个大方面来分析这篇故事,细化对于《坎特伯雷故事集》全文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坎特伯雷故事》是诗人乔叟身处英国社会历史急剧变革的时代条件下,既受到中世纪狂欢化文学传统,又深受中世纪宫廷文化以及意大利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所创作出来的一部经典作品。在巴赫金狂欢诗学的观照下,通过深入探究《坎特伯雷故事》中狂欢化特征,揭示了它是如何从其狂欢化朝圣旅程、狂欢化的广场语言、讽刺性摹拟手法以及基于肉体物质性原则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坎特伯雷是英格兰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基督教朝圣地。由于圣徒托马斯·贝克特在殉道后所显示了大量的"神迹",吸引了大量的"善男信女"前往朝圣,祈求获得祝福,治愈疾病。乔叟是英国中世纪晚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其名著《坎特伯雷故事》正是以一行香客们前往坎特伯雷朝圣这一活动为背景而完成的。对于《坎特伯雷故事》的文本,学界多以文学的角度来进行解读,但是就中世纪史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该作品,仍然所涉不深。文章试图以中世纪史研究的角度来对乔叟《坎特伯雷故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坎特伯雷故事》是"英语诗歌之父"乔叟在其诗歌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文学杰作不仅集中体现出诗人精湛的创作手法和多样的表现方法,其蕴涵丰富的内容和对人性和社会关系本质的深刻剖析,充分再现十四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图景。本文针对作品中存在的体裁多样化特征进行梳理和探究,以厘清乔叟诗歌叙事艺术手法的源流和创新,进一步理解乔叟文学创作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里,女性形象通过逻辑话语、沉默、闲谈和诅咒的言语行为来表达自我、追寻身份。这表明乔叟虽处于十四世纪厌女情节严重的英国社会,他对于女性和女性的命运仍有深刻的同情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赵红  李燕 《现代语文》2007,(6):57-59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诗体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是英国丈学的奠基之作,它是框架故事集的“承旧启新”,它大大拓展了英国文学的体裁,它的现实主义写作展现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它更是宗教情怀和人文主义的混合体。乔叟通过《坎特伯雷故事集》,充分展示了他杰出的创作才华。  相似文献   

10.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最优秀的女性小说家之一,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常常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其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贝德》中的人物、场景、结构和主题与《圣经》相互呼应,呈现出互文性特征。但乔治·爱略特对于《圣经》故事的借用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复制,而是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基础上的借鉴、吸收和改造。互文性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有利于理解作者为宗教道德主题服务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