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抗日战争初期,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华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立场。各列强虽然对日本侵华表示了强烈不满,但又不敢得罪日本而采取回避和观望态度,纵容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本文尤其强调了美国对这一时期远东国际关系格局的崩溃负有主要责任;同时也指出了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和对华的友好态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规模最大、坚持最久、威力最强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 一、中国抗战打乱了日本的世界战略计划。 日本是当时世界上第二号法西斯强国,是法西斯国家集团在东方的支柱。按照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初期的战略企图,是要“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然后,利用中国的资源,以中国为“兵站基地”,“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英美作战,独霸亚太地区,并进而争霸世界。所以中国战场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过去被日本视为“不知何为”的中国,战端一开,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爆发的抗日战争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时八年的抗战过程中,正如江泽民在莫斯科卫国战争纪念馆揭幕式上所说,“中日战场作为东方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中国人民“同苏联、美国等盟国密切配合,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称霸野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立法院长孙科四次出入苏联,他被蒋介石选作使者乃因他同其父孙中山一样有过俄国情结,他并不赞成苏联的意识形态,但为了中国的抗战大局,他主张把民主国家苏联当成中国的朋友,笔者从他担任“中苏文化协会”会长期间的活动,他同苏联党政领导人进行的谈判,为中国抗战争取到3.5亿美元的贷款,或亲自或促成了几个重要条约的签订等方面,分析孙科为维护战时中苏关系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7日,是半个世纪前我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全面抗战五十周年。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它标志我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转折,是日本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的起点,掀开了国共两党二次合作联合抗日的新篇章,最后导至我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个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本文拟就“七七”抗战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由对日妥协转向抗日的原因蔡丽娟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由地区性急剧向全国性升级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向全国抗战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世界法西斯势力的侵略与扩张为中苏两国关系缓和提供了契机,苏联基于自身利益给予中国以较大援助,并在避免中国内战方面发挥了客观上的作用。但苏日两国签订的中立条约损害中国利益,是两国关系的倒退。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中苏关系日渐向好。  相似文献   

8.
1937年8月,当日本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向中国的东大门——上海时,国民党政府立即组织了抵抗。先后调集70万大军,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了三月之久的会战,这就是名震中外的八一三上海抗战、亦即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国民党战场上规模巨大,战斗惨烈,牺牲最多的一次大会战,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扩大华北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策划攻占上海,借以打击中国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进入中期以后 ,前苏联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友好关系迅速逆转 ,导致了全面恶化。这是诸多因素促成的结果 ,其中 ,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是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国民党政府外交政策具有的不稳定性和依赖外力支撑抗战的思想 ,对中苏关系的恶化又起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抗战爆发前 ,蒋介石在鼓吹“中日亲善”的同时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侵华野心也有所认识 ,并且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紧逼而逐渐加深。蒋介石虽然也泛谈救亡复兴、自立自强 ,但骨子里仍坚持认为中日两国国力悬殊太大 ,中国开战必败 ,因而把抗日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联合美英之上。蒋氏斑驳庞杂、矛盾抵牾的日本观和抗战观 ,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它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是抗日战争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七七事变,仅指1937年7月7日至7月8日,中日两军正式的交锋。广义的七七事变还包括7月8日到7月30日.中日间交涉和军事行动同时进行。战斗逐渐从卢沟桥扩大到平津一带,直至平津失陷。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已半个世纪了。在那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抗战文艺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重要武器。抗战电影便是其中的一支劲旅。电影是作为“新奇的玩意”介绍到中国来的,但很快就被帝国主义所利用,成为它们进行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的工具。1931年,随着中国农村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深入,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开始  相似文献   

13.
川军作为旧中国的地方实力派军队,虽然在一系列的内战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抗战时期,他们从民族利益和自己的生存出发,大多数参加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推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实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中 ,中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棋子 ,每个阶段都穿插着中美中苏关系。第一阶段 (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 6 0年代初期 ) ,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美国敌视中国 ,遏制中国 ;苏联一方面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美苏合作 ,共同主宰世界 ,一方面企图控制中国 ,造成中苏关系逐步恶化。 2 0世纪 6 0年代初 ,中苏之间原有的合作荡然无存。由于这一时期美苏关系出现“缓和”态势 ,因而中美、中苏关系都落入低谷。第二阶段 (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 ) ,这一时期是苏联处于攻势 ,美国转攻为守的时期。苏联用“缓和”战略麻痹西方的同…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也是中国人民打响14 年抗日战争第一枪。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为全国抗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原先视为靠山的英美集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仅没有制裁日本,反而力图利用牺牲中国的办法缓和同日本的矛盾;在国联大会和布鲁塞尔大会上,西方列强的绥靖政策尤为明显,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奉行对英美外交政策的失败。此时,苏联(尽管出于利用中国抗战牵制、削弱日本的需要)却表示支持中国抗日斗争,国民政府遂加强对苏外交,以争取苏联的进一步合作。当时落后的工农业生产,亏额甚巨的财政和薄弱的国防力量等客观条件迫使国民政府转而争取苏联的援助。抗战时期的中苏…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芦沟桥事变。8月13日,又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起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一爆发。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便发表了《关于援助中国抗战的决定》,指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正是世界无产阶级、全体先进人类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通常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在这期间,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组织了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歼敌40余万,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卢沟桥抗战是八年抗日战争第一战。日本侵略者蓄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件,炮轰宛平城;随后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大举进攻,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应战,进行了拼死抵抗,直至7月29日、30日平津相继失陷。这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在疯狂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同时,日军再次对淞沪…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国民党新桂系地方军阀集团,为了民族及自身双重利益关系提出并实施了“焦土抗战”。这对于团结民众、抵御外侮,振奋民族精神,保卫民族安危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新桂系的阶级本质决定了“焦土抗战”的口号及实施都打上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烙印。因而新桂系“焦土抗战”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扩大实力、积蓄力量,与蒋介石分庭抗礼,一争天下的精神。因此新桂系的抗战显现出既坚决又畏缩,既顺应历史潮流又瞻前顾后的有限度的抗战现象。以此达到既抗日又倒蒋、最后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日本侵华,中日苏出现了复杂的小三角关系。中国政府为了抗日,一面不断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得到苏联的有力援助;一面独力抗击日本侵略,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梦想速战速决灭亡中国,当中间突破成为永远的笑话之后,为了南进北翼的安全,改变初衷与苏修好。在中国抗战最艰难时刻,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