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归语文,就是语文教学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坚决反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打外围战的彩色语文。我们应积极倡导"本色语文"、"自然语文"和"绿色语文"。首先,"回归语文"就是要回归"本色语文"。就是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色与着色     
本色就是本来面目,例如英雄本色就是英雄的本来面目.那么,语文教师的本色、语文课的本色是什么?我以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目中有人",自然流畅地与学生交流,不矫情、不造作,应该属于语文教师、语文课的本色.当然,这个本色是从教师的角度说的,还有学生的本色,这里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3.
让小学作文教学回归本色,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力求作文生活化,使作文走进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需要,巧设情境,靠拢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下进行作文,打破作文难题,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思考和善待生活。作文教学应回归本色,回归生活化,回归学生灵性表达,这也是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它的曾经缺失让语文课堂教学少了许多语文味,所幸语文教师们能及时在实践中发现朗读教学是语文细酌入"味"的佳法之一。要使朗读教学指导"得法"、"有效"需教师们根据学情,依据不同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实践,如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与不读,就是不一样"的效果,才能真正使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相似文献   

5.
回归本色语文,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要牢牢把握本色语文的内涵,抓住本色语文应有的本质和本位,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真、善、美理念的认同,另一方面有利于本色语文教学引导其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叶老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平实的话语点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本色,是笔者对语文教学不懈的追求.回归本色就是要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质,明确目标,简化流程,让学生通过字、词、句、篇的学习,训练并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与此同时,体悟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形成并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态度与独立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要把学生塑造成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即促使学生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志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中国化的方向。回归"本色语文",崇尚"简约语文",构建"和谐语文",追求"诗意语文",呼唤"生态语文"。1.回归"本色语文"。本色语文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摒弃那种忽视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想法和做法,还语文教育本来就具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奠基固本,这也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语文还原本色,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悄无声息地润泽学生的心田,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要让语文课回归本色,首先就必须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突破。新课程实施以来,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努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就是深度发掘其教育主旨,还原其真实本色。教师应在返璞归真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走向创新与高效,这也是语文教学需要达到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过去"课内外衔接"的语文教学实践,还是"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都是为了回归语文课的本色。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阅读文章的过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应从文本解读、语言本色、课堂管理三个方面去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的学习更能发挥个性,也要让教学过程更加真实,注重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教师可以从自读、精读以及诵读三个角度让学生的学习更能发挥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相似文献   

13.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追寻语文的本色和本色的语文》一文中指出:"什么是本色语文?就是必须把语文课当语文教,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都是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特点研究出独特的教学方法的.如洪宗礼把语文的要素及其构成关系、规律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寻求高效的语文教学途径.魏书生则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四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组成了一棵美丽的知识树.宁鸿彬对"卡片辅助教学法"情有独钟,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作为母语决定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教师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一、在"读"中体现"语文味"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6.
搞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直是每个语文教师执着的追求目标.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许多创新之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重要的是要追求和谐的课堂教学,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追寻“简约”的和谐. 当前有些语文教学看似热闹,讨论、唱歌、跳舞样样都被搬到了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好像所有学生都“动”了起来,但学生并没有从中真正学到什么,更不要说学习效果如何好了.造成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于课堂上过于热闹、浮躁.纵观名家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常态的阅读教学,是一种原汁原味的语文本色课堂,他们追求的是“简约”的和谐,追求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育教学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语文要姓"语";语文课要回归自己的本色,要有语文味;语文课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语文课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学要与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但语文味是什么?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因此,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本色就内容而言简单的说就是母语的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情感和精神的陶冶;就形式而言,就是通过学生对一篇篇文章的研读来实现的.因此,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研读课文作为基本的学习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文为本体是语文本色的在运作上的两大基本特征.(周一贯<本色语文: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语)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他强调语文学习要举一反三,有道理.相反,通过大量阅读、感悟和体验,举"=三"反"一",同样有道理.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回归语文本色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细节往往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汉字魅力,让识字教学有"厚度";对比词语内涵,让词语教学有"深度";分析概括句子,让句子教学有"广度"。  相似文献   

20.
罗勤凤 《考试周刊》2013,(40):49-49
"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文章提出应立足校情,追求语文教学的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