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以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由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城乡劳动力以城镇为中介,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和从城市向农村流动并存的态势.而我国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单向流动,给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文章认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缓解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双重过剩局面,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下农村空间整合研究——以南京市郊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发展与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任务,农村空间整合是我国当前及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南京,强中心、弱边缘的地域空间特征非常明显,郊县城镇体系不完整,村镇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针对城乡空间特征和郊县村镇建设现状,南京市郊县农村空间整合应采取的主要策略:一是以“三城九镇”为重点,规划建设农村城市化三级平台——农村城市化策略;二是以村镇布点规划为抓手,重构农村生产与生活空间——农村空间整理策略;三是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策略。城乡统筹发展是农村空间整合的基本立足点和目标,建设农村城市化的核心载体是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整理与重构农村空间则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空间重构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祥卉 《职教论坛》2004,(31):49-5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约五分之四的人口在农村.由于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存在着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较大幅度地提高城市化水平,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模式,它在使原有的农村基础教育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和谐。这一状况不仅削弱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也会对将来城镇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建立城乡低收入家庭综合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河北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河北省已经具备建立城乡低收入家庭综合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在河北省建立城乡低收入家庭综合社会保障体系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职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大有作为1、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随着各地政府的大规模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急需大量懂技术、会经营的技能型  相似文献   

7.
刘维俭  杨燕 《职教通讯》2015,(1):40-43,51
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使其更好更快得融入城镇生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吸引力,并要求兼有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多方办学的多元化培训主体;覆盖职业技能、创业理念、城市文化、心理健康的多样化培训内容;集散、长短、远近相结合的灵活化培训形式;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合理化培训经费。  相似文献   

8.
河南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尤其是豫南地区,在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化"协调时,要避免陷入传统城镇化发展,驻马店作为农业大省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文化等落后因素导致城镇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河南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为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基于对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的分析基础之上,探了讨"二元体制"的背景下,两种城镇化力量对中国城镇化的作用表现以及中国城镇化的特殊发展模式。城镇化按推动力量的不同,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类型。基本结论是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实践的热点和难点,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虽然也涉及到城镇化中政府作用、管理体制等相关内容,但最终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的层面。本调研报告以福建省为研究案例,分析了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面临的主要瓶颈,并从城镇规划引领策略、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策略、城镇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社会建设管理策略、城乡财政金融调整策略和城镇管理体制创新策略等6个方面,构建福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框架,为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制定积极稳妥的城镇化推进政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村城镇化要将中心村镇的村庄建设作为城镇序列体系的基础层次。中心村镇建设能有效地改造农村面貌,培养农民城市化意识,为湖南农村特别是边远和落后地区农村城镇化作好准备。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明显的中心村镇能够克服过去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成为湖南农村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主要限于城镇,社会保障在农村的覆盖面很小,保障程度很低,城乡社会保障严重失衡,需要政府进行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建设.我国需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的成功经验,发挥政府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职能和主导作用:制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内容和模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建设中的财政支持: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村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及其实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是在二元化体制的背景和格局下进行的,表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和控制的特点,当前城镇化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依靠农民的土地贡献支持.这是一种不经济、不公平及不可持续的城镇化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统筹城乡,走城乡一体的城镇化之路;转变方式,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之路;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城镇化之路;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城镇化资金筹措方式,转变单纯依靠"土地财政"支持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五"期间要以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拓宽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就业新领域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优势,努力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帮助、引导广大农民、城镇下岗职工和低收入者科教兴家,创业富家,文明立家,是教育责无旁贷的重要责任.根据省教育厅和省农林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科技厅、科协等部门联合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的要求,扬州市市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真抓实干,把"5112"教育富民工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城市化理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于我国城镇化有重要的分析与指导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镇化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回顾城镇化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政策导向与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人口来源、人口的增加与土地利用的扩大、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与城市差距扩大等方面。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根本、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城镇承载量为手段,以及以城乡融合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西部城镇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镇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环节 ,西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 ,城市重工业型特征突出 ,城镇基础设施滞后 ,科教对城镇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足 ,城镇发展以粗放式扩张为主 ;西部应确立城镇发展总体原则 ,把握城镇化加快的历史机遇 ,依靠观念、制度、科技创新 ,运用市场机制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转换城镇发展方式 ,走集约型城镇发展之路 ,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中小城市为支点 ,以小城镇为基础的结构合理、分工协作、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化的西部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措施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改革以土地为保障的农村社保措施,将农村人口纳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三农”问题的根治.  相似文献   

18.
根据社会保障性支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内生机理理论,利用我国2000-2011年城乡社会保障转移性支出和居民消费的数据对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性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转移支付对居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挤入效应,农村转移支付对居民消费却呈现出挤出效应,城乡转移支付水平差距过大.最后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如何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工非农职业培训状况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青年经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启蒙,向往城市的心愿更加强烈,与前辈相比,他们文化程度较高,求知欲强.反应灵敏,适应性强,多数人想融入城镇社会,但受制于缺乏城镇生存的基础条件等,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将他们迅速地转化为非农产业的城镇人.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全面综合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当前如何抓紧时机充分利用经济相对疲软.不少农村青年工闲置等状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迎接下一波经济暴发力增长和城镇化的浪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相关调查中,对培训市场"供不足、需不旺"的怪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齐抓共做不断改进政府有关部门、企业、职校或社会培训机构等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以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学前教育提出了"教育质量"的挑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政府投入不足、办园条件差、"小学化"倾向严重以及师资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妥善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必须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明确政府职责,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力度,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农村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才能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