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教学理念] 《春》是一篇描写细腻,富于情致,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又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领会作者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尽量体现以下理念:(一)让学生感悟情境,品味语言,在学习语言中培养情感。(二)从文章结构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本文坚持以学生自学为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2.
林美生 《广西教育》2005,(1A):66-67
作文课上,我遵循“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者文之经”的古训,把情感作为写作动力,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大力提倡写真情实感,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以此为准则,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于是,学生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具体并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他们也在作文中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思想、激情、灵感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并最终积淀成为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情义并茂,一篇篇佳作,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其不仅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感染学生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强化认识活动、增强学习效率、形成学生个性行为品质的巨大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7.
王河 《语文天地》2009,(8):41-42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学生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10.
实施新课标以后,作文的分值在考试中增加了。能不能写一篇文理通达,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学好了语文。但是,据调查,目前中学生学习语文最害怕的是作文。一到写作课,就感到厌烦,有的甚至逃避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爱上写作课,提高写作水平,我觉得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精神。作者杰出的写作才华和他高尚的人品,必然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本课的设计过程,教者着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通过相关资料的拓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旨在让学生通过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其情感.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真实情感;创设表演情境,激发道德情感;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情感参与;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情感共鸣;创设音乐情境,激发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是学生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激发不够。文章是思想的反映,更是作者自然情感和艺术情感充分结合的产物。作文过程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艺术表现过程,写前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良好作文心境至关重要。如何启迪、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应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词华章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爱国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用爱国情感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激发学生的情感,可扫除初中学生的“记忆”障碍,一旦产生了情感,就会兴趣盎然。如在讲分子、原子概念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的图像。条件简陋的学校可设计抽拉式投影片演示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变抽象为具体,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对分子、原子产生兴趣,并滋生了深厚的情感,使记忆深刻,永不忘怀。  相似文献   

16.
《我是小小安全员》是五年级第九册品德和社会中的一篇教学内容。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为感受生命的可贵以及居家安全的重要。一个涉及生命安全的话题是非常严肃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引起重视、引以为戒的目的,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制作成录像。  相似文献   

17.
语言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首先把握好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其次在教学环节中注意以情动情,激发情感,运用多种形式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学要成功,必须把握好学生的情绪,激发出积极情感,消除其消极情感。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呢?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态度体验,它反映着学生学习和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乐观、思维开阔、活跃的情感,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反心情沮丧、悲观、思维消极、被动的情感,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创造美好的情感境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古诗教学是“字字落实”,解词释句成了古诗教学的主要任务,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情感体验、意境体验可言,久而久之,便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古诗的兴趣。游戏是儿童生活的象征,我在实践中也思考,如何操作才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